【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型泵的散热带、散热线缆及其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设备散热
,尤其是一种基于微型泵的散热带,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基于微型泵的散热带的散热线缆,以及一种包括上述基于微型泵的散热带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采用线缆作为输电线路的电力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时刻伴随着发热问题,一方面是线缆自身的发热,另一方面是电力电子设备内部发热元件的热量传导至外壳上引起的外壳发烫。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去,形成热量累积,既影响产品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又影响用户体验,同时还会成为产品性能提升的制约因素,尤其是在5G背景下,各类电力电子设备都朝着微小型化、便携、可穿戴、高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发热电气元件被布置到愈发狭小的内部空间,导致发热问题更加的凸出。如何实现高效散热,成为急待解决的行业痛点。
[0003]专利CN203982867U《一种散热线缆》提出通过线缆外周包覆的腔体中冷却液的流动,及时地带走线缆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是一种有效的线缆散热方式,但,其通过布置在第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型泵的散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型泵(1),具有进流质口(101)和出流质口(102),微型泵(1)至少有一个;以及带体(2),内部具有散热流道(201),散热流道(201)内填充有液态散热工质,所述微型泵(1)和散热流道(201)配合形成用于供液态散热工质循环流动的封闭循环流动路径,所述微型泵(1)用于给液态散热工质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所述带体(2)的外表面具有与散热流道(201)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液口(2011)和至少一个出液口(2012),所述进流质口(101)和出液口(2012)连通,出流质口(102)和进液口(20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型泵的散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泵(1)固定在带体(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型泵的散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泵(1)的进流质口(101)和出流质口(102)所在侧与带体(2)固定连接,并覆盖住进液口(2011)和出液口(2012),使进流质口(101)和出液口(2012)连通,出流质口(102)和进液口(201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型泵的散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2)为柔性的带体(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型泵的散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2)的材质为高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威图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