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首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172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首饰,包括:第一半圈体、扭力针部、弹片部、插针部及第二半圈体;第一半圈体的第一端与第二半圈体的第一端可相对旋转地连接;扭力针部包括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第一端穿过第一半圈体的第一端并与第二半圈体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部分的第二端和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一半圈体内并能够随第二半圈体的第一端一起相对所述第一半圈体的第一端旋转;弹片部的第一端抵接在第一部分的第二端上,弹片部的第一端端面与第一半圈体的第一端的内表面之间设置间隙,弹片部的第一端的第一侧面与第二部分的第一侧面接触,弹片部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半圈体内;插针部与第一半圈体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半圈体的第二端设置凹槽部。的第二端设置凹槽部。的第二端设置凹槽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首饰


[0001]本技术属于装饰品
,具体涉及一种首饰。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首饰开合结构,通常都是以一端三筒较10为开合轴,另一端配合鸭梨制20(双层V形弹片)和鸭梨箱体30达成首饰的打开、关闭的功能,底盖保险制40起到固定关闭防止意外打开的作用。该类型的首饰整体被分为两部分,且以三筒较1连接为中轴旋转向外打开(如图1、图2所示)。闭合时,以三筒较10为中轴旋转将鸭梨制20插入鸭梨箱体30中,鸭梨制20的双层V形弹片推入鸭梨箱体30时,鸭梨箱体30挤压上层弹片,到达空位时鸭梨制20的上层弹片弹起,牢牢固定于鸭梨箱体30中。需要打开时,向下按压鸭梨按键50(如图3所示),挤压鸭梨制20的上层弹片与下层弹片贴合,使上层弹片脱离鸭梨箱体30的卡位,从而能够顺势将鸭梨制20拔出。这样,现有的首饰开合结构借助三筒较10作为开合的支撑,另一端用鸭梨制20、鸭梨箱体30、底盖保险制40和鸭梨按键50达到首饰打开、闭合及固定的功能。但是,现有的首饰开合结构复杂,零配件多,加工工序复杂,开合操作复杂。并且,现有的首饰开合结构不能隐形,底盖保险制40和鸭梨按键50非常突兀的显现在首饰表面,无法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同时,三筒较10和鸭梨按键50的位置不能镶嵌宝石。如果是全身镶嵌宝石的首饰,现有的开合结构会破坏整体的镶嵌效果。并且,随着消费者审美眼光的提高,对个性化和独特性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首饰已经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因此,市场上迫切需要一些创新性的结构设计以实现新颖的款式设计来提升产品品质。
技术内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首饰,能够简捷高效地打开或闭合,且首饰的开合位置的表面了无痕迹,使得整个首饰具有浑然一体的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首饰,包括:第一半圈体、扭力针部、弹片部、插针部以及第二半圈体;其中,所述第一半圈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圈体的第一端可相对旋转地连接;所述扭力针部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半圈体的所述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二半圈体的所述第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圈体的内部并能够随所述第二半圈体的所述第一端一起相对所述第一半圈体的所述第一端旋转;所述弹片部的第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二端上,所述弹片部的第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一半圈体的所述第一端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弹片部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侧面接触,所述弹片部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圈体的内部;所述插针部与所述第一半圈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半圈体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插针部相配合的凹槽部;所述插针部插设在所述凹槽部内时,所述第一半圈体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半圈体的所述第二端连接在一起;所述插针部从所述凹槽部内拔出时,所述第一半圈体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半圈体的所述第二端分离开来。
[000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半圈体的所述第一端端面和所述第二半圈体的所述第一端端面并插设在所述第二半圈体的所述第一端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半圈体的所述第一端连接在一起。
[000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半圆台体,所述半圆台体的大端面的中部与所述圆柱体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部分连接,所述圆柱体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二部分凸出所述半圆台体的所述大端面,所述弹片部的所述第一端抵接在所述圆柱体的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弹片部的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半圆台体的所述第一侧面接触,所述半圆台体的第二侧面上靠近所述半圆台体的小端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半圈体的内表面接触。
[0007]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半圆台体的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成平面,所述半圆台体的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成弧形面。
[000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半圆台体的所述小端设置成自由端。
[000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圆柱体的所述第二端的外部套设有圈体,所述圈体的底部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半圈体的所述第一端的所述内表面接触,所述圈体的底部的第二侧与所述半圆台体的所述大端面接触,所述弹片部的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凹位,所述圈体的中部设置在所述凹位内,所述圈体的顶部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半圈体的所述第一端的所述内表面接触。
[001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针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半圈体的所述第二端连接的连接块和与所述连接块连接的插针,所述凹槽部包括:与所述连接块相配合的第一槽体和与所述第一槽体相连通且与所述插针相配合的第二槽体。
[0011]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针上朝向所述凹槽部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槽体内设置有具有凸起部的弹性体,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相配合。
[0012]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针的第一端至所述插针的第二端的外径逐渐减小。
[0013]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设置在靠近所述插针的所述第二端的位置。
[0014]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针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插针的所述第二端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001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片部的中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半圈体连接。
[001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螺丝。
[0017]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片部的所述第二端通过金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圈体的内部。
[001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圈体包括:第一半圈本体和与所述第一半圈本体连接的第一底片部。
[001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片部包括:第一底片和第二底片,所述第一底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半圈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底片的第二端端面与所述第二底片的第一端端面接触,所述第二底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半圈本体的第二端连接。
[002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底片的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紧固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弹片部的所述中部连接。
[0021]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金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底片的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金线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弹片部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半圈本体的内表面连接。
[0022]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片和所述第二底片均为网状底片,所述第一半圈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装饰物。
[0023]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半圈体包括:第二半圈本体和第二底片部,所述第二底片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圈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底片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半圈本体的第二端连接。
[0024]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片部为网状底片,所述第二半圈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装饰物。
[002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首饰包括手镯。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本技术的首饰的扭力针部、弹片部、插针部均设置在首饰的内部,使得首饰的开合位置的表面了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首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圈体(1)、扭力针部(2)、弹片部(3)、插针部(4)以及第二半圈体(5);其中,所述第一半圈体(1)的第一端(11)与所述第二半圈体(5)的第一端(51)可相对旋转地连接;所述扭力针部(2)包括第一部分(21)和与所述第一部分(21)连接的第二部分(22),所述第一部分(21)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半圈体(1)的所述第一端(11)并与所述第二半圈体(5)的所述第一端(5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部分(2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部分(22)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圈体(1)的内部并能够随所述第二半圈体(5)的所述第一端(51)一起相对所述第一半圈体(1)的所述第一端(11)旋转;所述弹片部(3)的第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部分(21)的所述第二端上,所述弹片部(3)的第一端端面(31)与所述第一半圈体(1)的所述第一端(11)的内表面(11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弹片部(3)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一侧面(32)与所述第二部分(22)的第一侧面接触,所述弹片部(3)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圈体(1)的内部;所述插针部(4)与所述第一半圈体(1)的第二端(12)连接;所述第二半圈体(5)的第二端(52)设置有与所述插针部(4)相配合的凹槽部(53);所述插针部(4)插设在所述凹槽部(53)内时,所述第一半圈体(1)的所述第二端(12)与所述第二半圈体(5)的所述第二端(52)连接在一起;所述插针部(4)从所述凹槽部(53)内拔出时,所述第一半圈体(1)的所述第二端(12)与所述第二半圈体(5)的所述第二端(52)分离开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首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21)包括圆柱体(211),所述圆柱体(211)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半圈体(1)的所述第一端(11)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半圈体(5)的所述第一端(51)的端面并插设在所述第二半圈体(5)的所述第一端(51)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半圈体(5)的所述第一端(51)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首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22)包括半圆台体,所述半圆台体的大端面(221)的中部与所述圆柱体(211)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部分(2111)连接,所述圆柱体(211)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二部分(2112)凸出所述半圆台体的所述大端面(221),所述弹片部(3)的所述第一端抵接在所述圆柱体(211)的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二部分(2112)上,所述弹片部(3)的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第一侧面(32)与所述半圆台体的所述第一侧面(222)接触,所述半圆台体的第二侧面(223)上靠近所述半圆台体的小端(224)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半圈体(1)的内表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首饰,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台体的所述第一侧面(222)设置成平面,所述半圆台体的所述第二侧面(223)设置成弧形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首饰,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台体的所述小端(224)设置成自由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首饰,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211)的所述第二端的外部套设有圈体(212),所述圈体(212)的底部(2121)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半圈体(1)的所述第一端(11)的所述内表面(111)接触,所述圈体(212)的底部(2121)的第二侧与所述半圆台体的所述大端面(221)接触,所述弹片部(3)的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凹位(33),所述圈体(212)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强张钊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周大福珠宝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