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标志物识别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111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标志物识别的检测装置,包括:防尘上盖,所述防尘上盖覆盖在反应层衬底的上表面,且反应层衬底的底部设置有载玻片基板,同时防尘上盖的盖板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组定位柱,并且防尘上盖的上表面中心处安装有受力拉手;反应层衬底,所述反应层衬底的底板的表面安装有挡板。该应用于乳腺癌标志物识别的检测装置,在对防尘上盖、反应层衬底进行安装的时候,此时手持反应层衬底,将反应层衬底底部的快插条卡接在快插槽上,以此完成反应层衬底与载玻片基板之间的准确定位安装,降低反应层衬底与载玻片基板进行准确组装的时候,提高装置的检测效率。提高装置的检测效率。提高装置的检测效率。

A detection device for breast cancer marker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标志物识别的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肿瘤标志物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标志物识别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分析,放射免疫测定法、化学发光分析、质谱分析等;但是,这些方法并不能满足即时检测的要求;传统的检测方法:ELISA试剂盒,通过逐个检测,消耗大量的样品来完成多种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电化学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其高通量检测能力有限。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经过检索,公告号为CN113009138A的专利公开一种用于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试剂盒及方法,文中提出“微流控芯片包括反应层衬底1和位于其上的微流道加样层2,反应层衬底1包括载玻片基板3和组装于载玻片基板3上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纳米材料基底4,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纳米材料基底4上印刷有CA153单克隆捕获抗体条形码、CA125单克隆捕获抗体条形码、CEA单克隆捕获抗体条形码、AFP单克隆捕获抗体条形码和CA199单克隆捕获抗体条形码5;”反应层衬底与载玻片基板之间为拼接式结构,反应层衬底与载玻片基板之间在进行对接安装的时候,未设置定位的结构,导致反应层衬底与载玻片基板在进行对接的时候,较为麻烦,对接的时间长,影响检测的效率。
[0004]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标志物识别的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标志物识别的检测装置,包括:
[0007]防尘上盖,所述防尘上盖覆盖在反应层衬底的上表面,且反应层衬底的底部设置有载玻片基板,同时防尘上盖的盖板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组定位柱,并且防尘上盖的上表面中心处安装有受力拉手;
[0008]反应层衬底,所述反应层衬底的底板的表面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两组定位槽,同时底板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快插条,反应层衬底上开设有准备腔。
[0009]优选的,所述防尘上盖包括盖板、定位柱、开槽和受力拉手,且盖板的表面开设有两组开槽,两组开槽分布在受力拉手的两侧。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与定位槽的尺寸相适配,且定位柱插接在定位槽的内部,盖板与挡板之间通过定位柱与定位槽进行定位安装。
[0011]优选的,所述反应层衬底包括挡板、定位槽、准备腔、底板和快插条。
[0012]优选的,所述快插条与快插槽的尺寸相适配,且快插条插接在快插槽的内部,底板与基片之间通过快插条、快插槽进行定位安装。
[0013]优选的,所述载玻片基板包括基片、快插槽和检测腔,且基片的表面两侧均开设有
快插槽,同时基片上开设有检测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对防尘上盖、反应层衬底进行安装的时候,此时手持反应层衬底,将反应层衬底底部的快插条卡接在快插槽上,以此完成反应层衬底与载玻片基板之间的准确定位安装,降低反应层衬底与载玻片基板进行准确组装的时候,提高装置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的组合安装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反应层衬底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结构载玻片基板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结构图2的三维图。
[0020]图中标号:1、防尘上盖;11、盖板;12、定位柱;13、开槽;14、受力拉手;2、反应层衬底;21、挡板;22、定位槽;23、准备腔;24、底板;25、快插条;3、载玻片基板;31、基片;32、快插槽;33、检测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标志物识别的检测装置,包括:防尘上盖1和反应层衬底2;
[0023]防尘上盖1覆盖在反应层衬底2的上表面,且反应层衬底2的底部设置有载玻片基板3,同时防尘上盖1的盖板11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组定位柱12,并且防尘上盖1的上表面中心处安装有受力拉手14;
[0024]反应层衬底2的底板24的表面安装有挡板21,且挡板2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两组定位槽22,同时底板24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快插条25,反应层衬底2上开设有准备腔23。
[0025]在对防尘上盖1、反应层衬底2进行安装的时候,此时手持反应层衬底2,将反应层衬底2底部的快插条25卡接在快插槽32上,以此完成反应层衬底2与载玻片基板3之间的准确定位安装,降低反应层衬底2与载玻片基板3进行准确组装的时候,提高装置的检测效率。
[0026]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防尘上盖1包括盖板11、定位柱12、开槽13和受力拉手14,且盖板11的表面开设有两组开槽13,两组开槽13分布在受力拉手14的两侧。
[0027]如图1

3所示:在反应层衬底2、载玻片基板3进行检测的时候,使用防尘上盖1覆盖在反应层衬底2的上表面,使得外界的灰尘及混合气体不会进入到反应层衬底2的内部,避免对反应层衬底2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
[0028]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定位柱12与定位槽22的尺寸相适配,且定位柱12插接在定位槽22的内部,盖板11与挡板21之间通过定位柱12与定位槽22进行定位安装。
[0029]如图1所示:防尘上盖1在进行安装的时候,手持受力拉手14,将防尘上盖1底部的
定位柱12插接在定位槽22内部,以此完成防尘上盖1的安装工作。
[0030]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反应层衬底2包括挡板21、定位槽22、准备腔23、底板24和快插条25。
[0031]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快插条25与快插槽32的尺寸相适配,且快插条25插接在快插槽32的内部,底板24与基片31之间通过快插条25、快插槽32进行定位安装。
[0032]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载玻片基板3包括基片31、快插槽32和检测腔33,且基片31的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快插槽32,同时基片31上开设有检测腔33。
[0033]反应层衬底2与载玻片基板3拼装完毕之后,可将检测用的液体注入到准备腔23内部,通过载玻片基板3进行检测工作,其具体的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式可参考已获得授权的相关系列专利(申请号:CN202010552691.1),在此不再赘述。
[00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标志物识别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尘上盖(1),所述防尘上盖(1)覆盖在反应层衬底(2)的上表面,且反应层衬底(2)的底部设置有载玻片基板(3),同时防尘上盖(1)的盖板(11)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组定位柱(12),并且防尘上盖(1)的上表面中心处安装有受力拉手(14);反应层衬底(2),所述反应层衬底(2)的底板(24)的表面安装有挡板(21),且挡板(2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两组定位槽(22),同时底板(24)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快插条(25),反应层衬底(2)上开设有准备腔(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标志物识别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上盖(1)包括盖板(11)、定位柱(12)、开槽(13)和受力拉手(14),且盖板(11)的表面开设有两组开槽(13),两组开槽(13)分布在受力拉手(14)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标志物识别的检测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蔡洲许忠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城市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