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筒灯光学塑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07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筒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色筒灯光学塑件,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所述透镜本体底部的中部设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圆周边为入射斜面,所述圆柱槽的内底壁为二次折射曲面,所述透镜本体顶部的中部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底部为二次平面复眼阵列网点面,所述锥形槽的圆周边为出光折射斜面,所述入射斜面与二次折射曲面之间形成有夹角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入射斜面、二次折射曲面、二次平面复眼阵列网点面和出光折射斜面可控制主光斑中心光强与照度,且可控制光斑大小及光斑所成型的类型,另可控制双色筒灯主副光斑的衔接过度,结构简单,提高了光线利用率。了光线利用率。了光线利用率。

An optical plastic part of two-color down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色筒灯光学塑件


[0001]本技术涉及筒灯
,具体为一种双色筒灯光学塑件。

技术介绍

[0002]筒灯是一种嵌入到天花板内光线下射式的照明灯具,这种嵌装于天花板内部的隐置性灯具,所有光线都向下投射,属于直接配光,可以用不同的反射器、镜片、百叶窗、灯泡,来取得不同的光线效果,筒灯不占据空间,可增加空间的柔和气氛,如果想营造温馨的感觉,可试着装设多盏筒灯,减轻空间压迫感。
[0003]双色筒灯采用两种颜色的LED灯珠,两种灯珠分别控制,可以显示出两种颜色,也可以将两种颜色混光,双色筒灯是常用的筒灯之一,传统双色筒灯的光线过于刺眼,容易造成目眩,且不便对主光斑中心光强与照度进行控制,难以满足用户的照明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色筒灯光学塑件,具备使用方便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双色筒灯的光线过于刺眼,容易造成目眩,且不便对主光斑中心光强与照度进行控制,难以满足用户的照明需求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色筒灯光学塑件,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所述透镜本体底部的中部设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圆周边为入射斜面,所述圆柱槽的内底壁为二次折射曲面。
[0006]所述透镜本体顶部的中部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底部为二次平面复眼阵列网点面,所述锥形槽的圆周边为出光折射斜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入射斜面与二次折射曲面之间形成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角度为70<br/>‑
90
°

[0008]进一步地,所述二次平面复眼阵列网点面与出光折射斜面之间形成有夹角β,所述夹角β的角度为140

160
°

[0009]进一步地,所述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呈圆台状,所述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的直径从下往上依次增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由若干凸起反射镜呈环状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镜的横截面主体为四边形。
[0012]进一步地,所述二次平面复眼阵列网点面的顶部由若干凸起小透镜呈球面凸起状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小透镜的横截面主体为六边形。
[0014]进一步地,所述透镜本体底部的两侧均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与透镜本体一体成型。
[0015]进一步地,所述透镜本体的底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卡槽呈圆周等距设置,且卡槽与支座交错设置。
[0016]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色筒灯光学塑件,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将该透镜本体安装在双色筒灯内,通过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入射斜面、二次折射曲面、二次平面复眼阵列网点面和出光折射斜面可控制主光斑中心光强与照度,且可控制光斑大小及光斑所成型的类型,另可控制双色筒灯主副光斑的衔接过度,结构简单,防炫目,提高了光线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结构仰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
[0023]图中:1、透镜本体;2、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3、入射斜面;4、二次折射曲面;5、二次平面复眼阵列网点面;6、出光折射斜面;7、支座;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下面将结合图1

4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0026]实施例一:
[0027]一种双色筒灯光学塑件,包括透镜本体1,透镜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2,透镜本体1底部的中部设有圆柱槽,圆柱槽的圆周边为入射斜面3,圆柱槽的内底壁为二次折射曲面4。
[0028]透镜本体1顶部的中部设有锥形槽,锥形槽的底部为二次平面复眼阵列网点面5,锥形槽的圆周边为出光折射斜面6。
[0029]将该透镜本体1安装在双色筒灯内,通过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2、入射斜面3、二次折射曲面4、二次平面复眼阵列网点面5和出光折射斜面6可控制主光斑中心光强与照度,且可控制光斑大小及光斑所成型的类型,另可控制双色筒灯主副光斑的衔接过度,结构简单,防炫目,提高了光线利用率。
[0030]实施例二:
[0031]一种双色筒灯光学塑件,包括透镜本体1,透镜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2,透镜本体1底部的中部设有圆柱槽,圆柱槽的圆周边为入射斜面3,圆柱槽的内底壁为二次折射曲面4。
[0032]透镜本体1顶部的中部设有锥形槽,锥形槽的底部为二次平面复眼阵列网点面5,锥形槽的圆周边为出光折射斜面6。
[0033]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2呈圆台状,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2的直径从下往上依次
增大。
[0034]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2由若干凸起反射镜呈环状设置,反射镜的横截面主体为四边形。
[0035]通过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2的设置,可控制主光斑中心光强与照度,且可控制光斑大小及光斑所成型的类型,光斑类型为截止型或过度型,另可控制主副光斑衔接过度,且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2能起到修饰光斑的作用,使照射光线均匀柔和。
[0036]实施例三:
[0037]一种双色筒灯光学塑件,包括透镜本体1,透镜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2,透镜本体1底部的中部设有圆柱槽,圆柱槽的圆周边为入射斜面3,圆柱槽的内底壁为二次折射曲面4。
[0038]透镜本体1顶部的中部设有锥形槽,锥形槽的底部为二次平面复眼阵列网点面5,锥形槽的圆周边为出光折射斜面6。
[0039]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2呈圆台状,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2的直径从下往上依次增大,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2由若干凸起反射镜呈环状设置,反射镜的横截面主体为四边形。
[0040]二次平面复眼阵列网点面5的顶部由若干凸起小透镜呈球面凸起状设置,小透镜的横截面主体为六边形。
[0041]入射斜面3与二次折射曲面4之间形成有夹角α,夹角α的角度为70

90
°
,可控制副光斑中心光强与照度,对光斑进行修饰,使照射光线均匀柔和。
[0042]二次平面复眼阵列网点面5与出光折射斜面6之间形成有夹角β,夹角β的角度为140

160
°
,可控制主光斑中心光强与照度,另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筒灯光学塑件,包括透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偶次非球面全反射菱面(2),所述透镜本体(1)底部的中部设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圆周边为入射斜面(3),所述圆柱槽的内底壁为二次折射曲面(4);所述透镜本体(1)顶部的中部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底部为二次平面复眼阵列网点面(5),所述锥形槽的圆周边为出光折射斜面(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筒灯光学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斜面(3)与二次折射曲面(4)之间形成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角度为70

9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筒灯光学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平面复眼阵列网点面(5)与出光折射斜面(6)之间形成有夹角β,所述夹角β的角度为140

16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筒灯光学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次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特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