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主切换恒流/恒压输出模式的无线充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功率无线充电
,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自主切换恒流/恒压 输出模式的无线充电系统,尤其是一种具有高抗偏移性能的可自主切换恒流/恒压输 出模式的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面对能源危机,较之传统的有限充电技术,无线充电技术具有独特的优点,如 便利性、安全性和环境友好等,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其中,在无线充 电系统中,初级侧线圈和次级侧线圈之间的耦合是能量传输的重要路径,影响其传 输效率的是初级侧线圈和次级侧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而实际中,由于定位误差, 无线充电的初级侧和次级侧线圈通常不能完全对准,这会导致初级侧线圈和次级侧 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下降,从而降低系统的充电效率,甚至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实际中有必要提高系统的抗偏移性,使系统在偏移发生时仍然具有相对稳定 的输出。
[0003]提高系统抗偏移性能的主要方法如下:1、通过额外的机械机构实现线圈的对 准;2、通过控制装置实现偏移发生时输出的稳定;3、采用多个线圈,利用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主切换恒流/恒压输出模式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压源、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辅助回路(7)以及电池负载(6);所述直流电压源连接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和所述辅助回路(7),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连接所述电池负载(6);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包括初级侧补偿线圈L
f1
(10)和次级侧补偿线圈L
f2
(12);所述辅助回路(7)包括辅助线圈L
a
(11);所述初级侧补偿线圈L
f1
(10)、所述次级侧补偿线圈L
f2
(12)以及所述辅助线圈L
a
(11)均为双极性线圈,所述双极性线圈包括四个相同的方形线圈,四个所述方形线圈呈田字格式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切换恒流/恒压输出模式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包括全桥逆变器(1)、原边补偿电路(2)、耦合机构(3)、副边补偿电路(4)以及第一全桥整流器(5);所述全桥逆变器(1)连接所述原边补偿电路(2),所述原边补偿电路(2)连接所述耦合机构(3),所述耦合机构(3)连接所述副边补偿电路(4),所述副边补偿电路(4)连接所述第一全桥整流器(5);所述直流电压源连接所述全桥逆变器(1),所述电池负载(6)连接所述第一全桥整流器(5);所述原边补偿电路(2)包括所述初级侧补偿线圈L
f1
(10),所述副边补偿电路(4)包括所述次级侧补偿线圈L
f2
(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主切换恒流/恒压输出模式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补偿电路(2)还包括电容C
s1
、容C1以及电容C
p1
;所述初级侧补偿线圈L
f1
(10)的一端连接所述全桥逆变器(1)的一桥臂中点,所述初级侧补偿线圈L
f1
(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
s1
的一端;所述电容C
s1
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
p1
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耦合机构(3);所述电容C
p1
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全桥逆变器(1)的另一桥臂中点和所述耦合机构(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主切换恒流/恒压输出模式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机构(3)包括初级侧传输线圈L
P
(9)和次级侧传输线圈L
S
(13);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初级侧传输线圈L
P
(9)的一端,所述电容C
p1
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初级侧传输线圈L
P
(9)的另一端;所述次级侧传输线圈L
S
(13)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副边补偿电路(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主切换恒流/恒压输出模式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边补偿电路(4)还包括电容C
s2
、电容C2以及电容C
p2
;所述次级侧补偿线圈L
f2
(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次级侧补偿线圈L
f2
(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
p2
的一端和所述全桥整流器的一桥臂中点;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
s2
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
p2
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
s2
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次级侧补偿线圈L
f2
(12)的一端,所述次级侧补偿线圈L
f2
(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全桥整流器的另一桥臂中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主切换恒流/恒压输出模式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辅助回路(7)包括第二全桥整流器、辅助线圈L
a
(11)以及电容C
a
;所述第二全桥整流器的阴极连接所述直流电压源的正极,所述第二全桥整流器的阳极连接所述直流电压源的负极;所述辅助线圈L
a
(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全桥整流器的一桥臂中点,所述辅助线圈L
a
(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
a
的一端;所述电容C
a
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全桥整流器的另一桥臂中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自主切换恒流/恒压输出模式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传输线圈L
P
和所述次级侧传输线圈L
S
(13)组成一个耦合,所述初级侧补偿线圈L
f1
(10)、所述次级侧补偿线圈L
f2
(12)以及所述辅助线圈L
a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翀,殷承良,杨束雨,李佳,谢吉勰,张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