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99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18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支架,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顶板、设置在所述顶板下方的两个安装块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块下方的夹持装置,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安装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在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对管道进行减震,提高管道的稳定性。高管道的稳定性。高管道的稳定性。

An anti-seismic support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支架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抗震支架在地震中应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可靠的保护,承受来自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建筑工程中需要安装大量的管道,这些管道用来排水通风,这些管道在安装时需要考虑地震时的稳定性,所以需要使用抗震支架进行固定,提高管道固定安装的稳定性。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抗震支架大部分都是通过简单的弹簧进行减震,减震效果单一,稳定性较差,而且现在的抗震支架一般只能抵抗竖直方向的震动,而对于水平方向震动的抗震效果不佳,严重时会损坏管道设施。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支架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支架,对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震动均能起到较好的减震作用。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支架,包括顶板、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设置在所述顶板(1)下方的两个安装块(2)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块(2)下方的夹持装置(3),在所述顶板(1)与所述安装块(2)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4),在所述安装块(2)与所述夹持装置(3)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装置(4)包括第一减震组件(41)以及环绕分布在所述第一减震组件(41)外侧的三组第二减震组件(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41)包括与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管(411)、与所述第一连接管(411)远离所述顶板(1)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块(412)、与所述第一连接块(41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411)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一弹簧(413)、与所述第一弹簧(413)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块(412)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二连接块(414)、与所述第二连接块(414)远离所述第一弹簧(413)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二连接管(415)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弹簧(413)外侧的保护套(416),所述第二连接管(415)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块(414)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42)包括连接杆(421)、分别与所述连接杆(421)的两端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块(422)和第二转动块(423)、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块(422)两侧的第二弹簧(4221)和第三弹簧(4222)以及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块(423)两侧的第四弹簧(4231)和第五弹簧(4232),所述连接杆(421)倾斜设置,三个所述连接杆(421)自上而下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在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424),在固定块(424)内开设有第一滑动槽(4241),在所述第一滑动槽(4241)内设置有第一导向杆(4242),所述第一导向杆(42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槽(4241)的两侧槽壁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块(42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弹簧(4221)的内部、第一通孔以及第三弹簧(4222)的内部相连通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导向杆(4242)贯穿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一转动块(422)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动槽(4241)内滑动;在所述安装块(2)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动槽(4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