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户门的智能安全无线充电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98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入户门的智能安全无线充电铰链,包括轴杆,第一合页以及第二合页,第一合页以及第二合页的一侧分别连通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以及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另一侧设有气流除尘装置,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管,依序设于第一安装管内的定位管、弹力部件以及压力传感器,定位管内壁滑动连接无线充电接收极;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第二安装管,以及卡接第二安装管内壁的无线充电发射极;气流除尘装置包括设于第二合页侧壁的气流冲洗部件,以及多个供气部件;第一安装管以及第二安装管远离第一合页的一端均设有过热断电保护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便于维修更换的,便于进行灰尘清理的,便于提供安全智能防护的无线充电铰链。铰链。铰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户门的智能安全无线充电铰链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家装五金的
,具体为一种入户门的智能安全无线充电铰链。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时代智能化的推广普及,门体上根据客户需求配置智能电子产品,如:智能电子锁、智能电子猫眼、智能开门机等,上述电子产品需经常更换电池,浪费不环保,因此可通过铰链连接电路,以进行供电。
[0003]根据申请号为CN201420525360.9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新型门用碰触式过线器可知,该产品包括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安装于门框上,其一侧设有若干接触盘,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接线柱,该第一接线柱和接触盘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安装于门扇上,其一侧设有若干撞针,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接线柱,该第二接线柱和撞针连接;所述撞针能抵接在接触盘上。该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4]上述专利中的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不便于进行维修更换,不便于对连接处进行灰尘清理,且不便于提供安全智能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入户门的智能安全无线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户门的智能安全无线充电铰链,包括轴杆(10),以及转动连接轴杆(10)的第一合页(11)以及第二合页(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页(11)以及第二合页(12)的一侧分别连通无线充电接收装置(20)以及无线充电发射装置(30)、另一侧设有气流除尘装置(40),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20)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合页(11)侧壁的第一安装管(21),依序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管(21)内的定位管(22)、弹力部件(23)以及压力传感器(24),所述定位管(22)内壁滑动连接无线充电接收极(25),所述弹力部件(23)用于给予无线充电接收极(25)弹性支撑力;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30)包括连通所述第二合页(12)的第二安装管(31),以及卡接所述第二安装管(31)内壁的无线充电发射极(32);所述气流除尘装置(40)包括设于第二合页(12)侧壁且套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管(31)外部的气流冲洗部件(41),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合页(11)以及第二合页(12)侧壁的多个供气部件(42),所述供气部件(42)用于向气流冲洗部件(41)内供气;所述第一安装管(21)以及第二安装管(31)侧壁均设有温度检测部件(13),所述第一安装管(21)以及第二安装管(31)远离所述第一合页(11)的一端均设有过热断电保护装置(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户门的智能安全无线充电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管(21)以及第二安装管(31)远离所述第一合页(11)的一端均连通传导管(211),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极(25)以及无线充电发射极(32)的一端均设有传输极(251),所述传输极(251)用于接触传导管(211)内壁以进行电流传导,所述第二安装管(31)侧壁设有拆卸孔(3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户门的智能安全无线充电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部件(23)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管(21)内壁且套设于所述传输极(251)外部的环形板(231),以及套设于所述传输极(251)外壁且位于无线充电接收极(25)与环形板(231)间的支撑弹簧(232),所述环形板(2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曼特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