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弹性约束的空调负荷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0901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弹性约束的空调负荷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空调负荷调用多目标函数建模;第二步,弹性模型线性化处理;第三步,优化结果的控制策略;该技术方案采用弹性约束模型,空调负荷在一般优化场景中仍可满足其舒适度要求,在极端条件下可以牺牲其舒适度转换为可调用资源。引入松弛变量,使得舒适变量可以超越约束限制,因此在极大调度需求的情况下,如在极高的价格时可以节约成本,获得更多的调度资源,使得空调负荷的控制更具有灵活性。得空调负荷的控制更具有灵活性。得空调负荷的控制更具有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弹性约束的空调负荷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度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弹性约束的空调负荷多目标优化调度方 法,属于电力系统需求响应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供需之间的有 功平衡带来了负担,大幅增加了调峰、变频等辅助服务的需求。化石燃料发电机提供的传统 辅助服务与碳效益发生冲突。随着智能计量技术的发展,利用柔性负荷来减负荷已成为可再 生能源大规模发电的关键。空调负荷(Air

Conditioning Loads,ACLs)因其在用电高峰期 间占用电负荷的很大一部分,为电网的灵活运行提供了多种辅助服务而备受关注。
[0003]基于空调负荷固有的热力学特性,在满足用户舒适性要求的同时,可灵活调整空调负荷 的运行耗能。一般而言,其控制方法分为通断开关控制和温度设定点调节两类。开关控制法 不能连续调节负荷运行功率,且适用于时间尺度较短的情景;温度设定点调节法可以长期调 节空调的功率,适用于调用时间尺度较长的调节服务。此外,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弹性约束的空调负荷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空调负荷调用多目标函数建模;第二步,弹性模型线性化处理以及优化结果的控制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弹性约束的空调负荷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空调负荷调用多目标函数建模,具体如下,空调负荷优化模型的目标是在调用过程中,电价成本和不适惩罚最小,表示为:f=min[αC
p
+(1

α)C
d
]
ꢀꢀꢀꢀꢀꢀꢀꢀ
(1)其中,C
p
和C
d
分别表示整个优化期间的电力成本和影响用户侧舒适度的惩罚成本,系数α设置在0<α<1的范围内,如果用户更倾向于选择舒适,α会更小;空调负荷的24小时电量费用表示为:其中,P(t)和p(t)分别表示t时刻的平均耗电量和电价,目标函数中C
d
包含不适惩罚,表示为:其中,η1[c
T_b
(t)+c
T_d
(t)]为室内温度超出舒适区以及温度偏离温度设定值的总惩罚费用;η2c
a
是对过量na的惩罚费用,这些函数用以下非线性公式表示:其中,当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时,惩罚成本为零,函数f(T
in
(t))和g(T
in
(t))表示室内温度超过舒适温度时的惩罚函数,表示如下:其中k1是温度惩罚因子,温度偏离温度设定值的惩罚函数表示如下:其中,λ为温度偏离惩罚因子,负荷调用次数的相关惩罚函数表示如下:n
a
作为松弛变量,当其超过最大极限时,会立即生成惩罚δ,随着n
a
的增加,惩罚成本与k2的速率成比例增加,因此,函数f
a
(n
a
)可以表示为:f
a
(n
a
)=k2Δn
a
=k2(n
a

n
max
)+δ
ꢀꢀꢀꢀꢀꢀꢀꢀ
(8)
此外,该优化模型还需满足热力学约束和功率约束条件,表示如下:其中,T
in
(t)表示t时刻室内温度,℃;T
o
(t)为t时刻室外环境温度;R为等效热阻,℃/kW;C为等效热容,kWh/℃;Q表示等效热交换功率,kW;Δt表示时间步长,h;空调负荷功率约束:0≤P(t)≤P
max
ꢀꢀꢀꢀꢀꢀꢀꢀ
(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弹性约束的空调负荷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弹性模型线性化处理,具体如下,为了将公式(4)和公式(5),转化为等价的显式线性形式,定义了一组辅助变量,分别表示为v
down+
,v
down

,v
up+
and v
up

;当室内温度低于T
min
,则辅助变量和温度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当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时,表达如下:当室内温度高于T
max
时,则:其中,v
down+
,v
down

,v
up+
and v
up

均为非负实数;当满足式(11)时,式(5)中的ΔT可用v
down

代替,且方程v
down


v
down+
=v
down

和v
up


v
up+
=v
up

成立,公式(11)式中第一个方程和第二个方程分别转换为:成立,公式(11)式中第一个方程和第二个方程分别转换为:当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时,公式v
down+

v
down

=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宇庆裴旻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