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桩支护用简易组合式内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0481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板桩支护用简易组合式内支撑装置,所述装置安装在左右对称设置的钢板桩上,包括:檩托、围檩、钢支撑;一侧的所述钢板桩上端内侧紧密焊接至少2个檩托,另一侧的所述钢板桩上对称设置有相同数量的檩托;两侧的所述檩托上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围檩;两侧的所述围檩之间设置有至少2个钢支撑,连接两侧的所述围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的基坑支护方式相比结构简单、可就地取材,安装拆除方便快捷,有利于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满足材料周转。满足材料周转。满足材料周转。

A simple combined internal support device for steel sheet pil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桩支护用简易组合式内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混凝土基础施工领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板桩支护用简易组合式内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比较常见的基坑支护方式包括钢板桩支护和工法桩支护,其所采用的支撑形式一般都是609圆管+活络头(内含千斤顶加预应力),以保证满足基坑变形要求。因为目前规范对基坑变形要求比较严格,三级基坑累计变形不超过80mm,一般钢板桩的施工偏差都有50mm,所以不加预应力,很难满足规范要求;但采用圆管+活络头,或采用其他措施,存在材料不足,而且因为材料比较笨重,安装与拆除都不方便。
[0003]综上所述,现有的基坑支护方式显然仍存在基坑形变偏差较大且安装拆卸不方便等缺陷,亟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板桩支护用简易组合式内支撑装置,更能够适用于对基坑变形不敏感,支护时间比较短,需高周转的项目。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板桩支护用简易组合式内支撑装置,所述装置安装在左右对称设置的钢板桩上,包括:檩托、围檩、钢支撑;
[0006]一侧的所述钢板桩上端内侧紧密焊接至少2个檩托,另一侧的所述钢板桩上对称设置有相同数量的檩托;两侧的所述檩托上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围檩;两侧的所述围檩之间设置有至少2个钢支撑,连接两侧的所述围檩。
[0007]优选地,所述钢支撑的端部翼缘处设置有至少4根螺纹钢。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板桩支护用简易组合式内支撑装置,采用常规H型钢作为支撑材料,结构简单、方便快速安装及拆除,有利于缩短工期,满足材料周转。
附图说明
[0010]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构件或动作。附图中构件的尺寸和相对位置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例如,各种构件的形状和角度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并且这些构件中的某些构件可能被随意放大和定位以改善附图的清晰度。此外,所绘制的构件的特定形状并不一定传递关于特定构件实际形状的任何信息,仅仅选择成在附图中容易识别的形状。
[0011]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钢板桩支护用简易组合式内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0012]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钢板桩支护用简易组合式内支撑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钢板桩10,檩托20,围檩30,钢支撑40,螺纹钢50。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0015]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板桩支护用简易组合式内支撑装置,所述装置安装在左右对称设置的钢板桩10上,包括:檩托20、围檩30、钢支撑40;
[0016]一侧的所述钢板桩10上端内侧紧密焊接至少2个檩托20,另一侧的所述钢板桩10上对称设置有相同数量的檩托20;两侧的所述檩托20上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围檩30;两侧的所述围檩30之间设置有至少2个钢支撑40,连接两侧的所述围檩30。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在本专利技术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檩托20可以采用槽钢与所述钢板桩10焊接或者采用10mm钢板裁剪成梯形,把梯形钢板的底边与所述钢板桩10焊接以起到支撑作用,凡是能与所述钢板桩10连接并能对所述围檩30起到支撑作用的结构均为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檩托20。
[0017]优选地,所述钢支撑40的端部翼缘处设置有至少4根螺纹钢,所述螺纹钢是为了校对支撑位置以及起到所述钢支撑40与围檩30焊接前的临时搁置支撑作用。
[0018]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以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例,首先在基坑降水满足现场开挖条件后,先开挖首层1.5m后的表层土,然后在两侧钢板桩10顶往下1.0m的位置各焊接焊接2个20#槽钢作为檩托20,所述檩托20长600mm设置间距为5.0m,在两侧所述槽钢檩托20上各安装1个规格H400*400*13*21型钢围檩30,在所述围檩30上安放规格H400*400*13*21型钢支撑40,钢支撑40与两侧围檩30直接焊接固定。
[0019]在所述围檩30上安放规格H400*400*13*21型钢支撑40前,所述钢支撑40两个端部的翼缘处各设置有至少4根螺纹钢,其中一个实施例采用直径18mm的四根螺纹钢焊接在所述钢支撑40翼缘末端,焊接长度180mm,采用双面焊技术。伸出长度不小于200mm,伸出的所述螺纹钢搁置在所述围檩30上。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本技术采用钢板桩、檩托、围檩、钢支撑的组合式支撑方式,所用材料均为成品构件,方便取材,结构简单方便安装,拆卸时只需切断组装即可,方便快捷,尤其适用于对基坑变形不敏感,支护时间比较短,需高周转的项目。
[0021]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2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桩支护用简易组合式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安装在左右对称设置的钢板桩(10)上,包括:檩托(20)、围檩(30)、钢支撑(40);一侧的所述钢板桩(10)上端内侧紧密焊接至少2个檩托(20),另一侧的所述钢板桩(10)上对称设置有相同数量的檩托(20),所述檩托(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