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125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包括U形底座,海绵,织物层和脚架;所述U形底座表面包覆织物层,所述U形底座1上端的织物层内对称填充海绵,填充的海绵形成两个对称的凸起,两个凸起之间形成弧状下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可提高患者头颈部舒适性,预防额部及面部皮肤压力性损伤,改善患者呼吸畅通度,实现患者术后体位准确性及预防头面部皮肤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护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

技术介绍

[0002]玻璃体切除手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眼科治疗史的一大革命,打破很多以前不能治疗的手术禁区,给无数眼疾患者带去了光明。在发达国家眼科治疗中心,玻璃体手术仅次于晶状体手术,成为第二位主要的眼科手术。
[0003]玻璃体切除术后体位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一般需要病人每天头低位12

16小时,对于有眼内填充物(气体或硅油)的患者一般需要每天头低位12小时以上,时间为1

3个月,患者术后头低位时间较长且姿势要求很高。
[0004]目前病人使用市面上的U形枕保持头低位,使用U形枕弊端很多,具体包括:1、透气性不佳,特别是夏季,容易诱发患者额部、面部皮肤疾病及压力性损伤;2、不能调节高度,患者体型高大时需要单独找枕头辅助抬高头部,否则易造成颈部不适;3、额部与皮肤贴合不严,患者头部着力点不恰当,易造成患者头颈部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U形枕不能调节自身高度,透气性差进行改进和改善,提供一种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可提高患者头颈部舒适性,预防额部及面部皮肤压力性损伤,改善患者呼吸畅通度,实现患者术后体位准确性及预防头面部皮肤压力性损伤。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包括U形底座,海绵,织物层和脚架;所述U形底座表面包覆织物层,所述U形底座1上端的织物层内对称填充海绵,填充的海绵形成两个对称的凸起,两个凸起之间形成弧状下凹;所述U形底座的底部安装四个脚架;
[0007]所述脚架包括固定柱,螺母和螺钉;所述固定柱上端与所述U形底座的底部固定,所述固定柱下端开设盲孔,所述盲孔开口处固定所述螺母,所述螺钉的螺钉杆向上经过所述螺母延伸入所述盲孔中。
[0008]进一步地,所述脚架的高度范围为10

20cm。
[0009]进一步地,所述海绵为记忆海绵。
[0010]进一步地,所述海绵为半球状海绵块。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可提高患者头颈部舒适性,预防额部及面部皮肤压力性损伤,改善患者呼吸畅通度,实现患者术后体位准确性及预防头面部皮肤压力性损伤。
[0013]本技术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弧状下凹适用于额部支撑,额部处下凹加宽受力面积,解决患者头低位及趴睡时额部皮肤受压及头颈部舒适问题;可调节高度脚架既可以调节支撑高度,又可以提高产品内外透气性,解决患者因头低位及趴睡时颈部不适、面部皮肤潮湿及呼吸不通畅问题。
[0014]本技术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额部凹型设计与人体额部曲线贴合,提高患者头低位时额部舒适性;增加头低位及趴睡时额部受力面积,降低额部皮肤压力性损伤风险;额部着力点恰当,减轻颈部承重力,增加患者头颈部舒适性。
[0015]本技术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U形底座底部设计可调节高度脚架,解决不可调节高度问题,患者可通过调节辅助器高度提高颈椎舒适性,从而保证玻璃体切割术后体位准确度。脚架支撑起10

20cm对流间隙,使得该体位辅助器内外空间相通,患者头低位及趴睡时面部与辅助器内外空气流通,从而提高患者面部空气流通量,改善患者呼吸通畅度,也可降低夏季因空气不流通造成局部皮肤潮湿、引发面部皮肤疾病及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为本技术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主视图;
[0017]附图2为本技术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右视图;
[0018]附图3为本技术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俯视图;
[0019]附图4为本技术U形底座和脚架仰视图;
[0020]附图5为本技术附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1]附图标记:U形底座1,海绵2,织物层3,脚架4,固定柱41,螺母42,螺钉4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包括U形底座1,海绵2,织物层3和脚架4。U形底座1表面包覆织物层3,U形底座1上端的织物层3内对称填充海绵2,填充的海绵2形成两个对称的凸起,两个凸起之间形成弧状下凹。U形底座1的底部安装四个脚架4,支撑U形底座1。
[0025]实施例2
[002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脚架4包括固定柱41,螺母42和螺钉43。固定柱41上端与U形底座1的底部固定,固定柱41为塑料材质。固定柱41下端开设盲孔,盲孔开口处固定螺母42,螺钉43的螺钉杆向上经过螺母42延伸入盲孔中,通过旋转螺钉43调节该体位辅助器的高度。
[0027]实施例3
[002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脚架4的高度范围为10

20cm,满足不同患者的多种体位准确度要求。
[0029]实施例4
[003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海绵2为记忆海绵,凸起的形状可自动恢复。
[0031]实施例5
[003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海绵2为半球状海绵块,便于填充和取出操作,凸起和弧状下凹的形状稳定平滑。
[003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专用体位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底座,海绵,织物层和脚架;所述U形底座表面包覆织物层,所述U形底座(1)上端的织物层内对称填充海绵,填充的海绵形成两个对称的凸起,两个凸起之间形成弧状下凹;所述U形底座的底部安装四个脚架;所述脚架包括固定柱,螺母和螺钉;所述固定柱上端与所述U形底座的底部固定,所述固定柱下端开设盲孔,所述盲孔开口处固定所述螺母,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欢倪元群周林佳韦思羽陈洁杨西
申请(专利权)人:雅安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