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架式双绕组滤光片切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12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架式双绕组滤光片切换器,属于滤光片切换器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滤光片切换器体积较大占用较多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本骨架式双绕组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底座、电磁驱动机构、托盘和盖板,电磁驱动机构包括双绕组骨架、线圈、导磁块、磁石和摆针,线圈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线圈均安装在双绕组骨架上,导磁块呈U型,导磁块的两个侧臂从两组线圈中穿过,底座内设置有芯轴,摆针和磁石套设在芯轴上,磁石位于摆针的上部且磁石位于导磁块的开口处,摆针与托盘连接,托盘滑动设置在底座中,托盘上设置有滤光片。本骨架式双绕组滤光片切换器具有体积小、运行稳定,便于安装和拆卸的优点。和拆卸的优点。和拆卸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架式双绕组滤光片切换器


[0001]本技术属于滤光片切换器
,涉及一种骨架式双绕组滤光片切换器。

技术介绍

[0002]滤光片切换器是摄像器材中重要的组件,为了在白天和夜晚均能有清晰的成像,需要具有双滤光片切换器在白天和夜晚过滤不同的光。IR

CUT双滤镜是指在摄像头镜头组里内置了一组滤镜,当镜头外的红外感应点侦测到光线的强弱变化后,内置的IR

CUT自动切换滤镜能够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随之自动切换,使图像达到最佳效果。
[0003]滤光片切换器目前已在日夜型监控摄像机中得到广泛应用,通常与及镜头座配合使用,主要都由底座、上盖以及内部切换机构组成,切换机构有电磁驱动的也有马达驱动的。现有电磁驱动双滤光片切换器都是通过单组线圈绕设在导磁块上,由于线圈的厚度较厚,从而导致双滤光片切换器的厚度较大,整体体积大,需要预留的安装空间较大,对于一些小体积设备,各部件安装空间有限,需要进一步缩小双滤光片切换器的体积。
[0004]因此,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安装的骨架式双绕组滤光片切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骨架式双绕组滤光片切换器,该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缩小滤光片切换器的体积,减少占用安装空间。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骨架式双绕组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底座、电磁驱动机构、托盘和盖板,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导线,导线的端部连接有接线端子,电磁驱动机构包括双绕组骨架、线圈、导磁块、磁石和摆针,线圈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线圈均安装在双绕组骨架上,导磁块呈U型,导磁块的两个侧臂从两组线圈中穿过,底座内设置有芯轴,摆针和磁石套设在芯轴上,磁石位于摆针的上部且磁石位于导磁块的开口处,摆针与托盘连接,托盘滑动设置在底座中,托盘上设置有滤光片。
[0008]电磁驱动机构驱动摆针转动,摆针转动带动托盘在底座中移动,滤光片装载在托盘上,通过切换托盘的位置,进行滤光片的切换;相对于现有滤光片切换器中电磁驱动结构是将单组线圈直接套设在导磁块上,本技术中,通过两组线圈设在在双绕组骨架上,双绕组骨架套设在导磁块上,通过双绕组线圈结构,可以缩小线圈的厚度,从而缩小滤光片切换器整体结构的体积。
[0009]所述双绕组骨架与导线通过插针进行连接,插针插入双绕组骨架中,双绕组骨架中并排设置有两个线圈安装架,两组线圈分别套设在两个线圈安装架上,导磁块的两个侧臂分别从两个线圈安装架中穿过。
[0010]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双绕组骨架、线圈、导磁块和磁石相互配合,在通电后,产生电磁效应,驱动摆针转动,摆针带动托盘进行位移切换。
[0011]所述双绕组骨架上开设有导线槽,导线从导线槽中穿过后与插针进行连接。
[0012]采用以上结构,导线槽能够对导线进行固定,同时能够规避与托盘的行程干涉。
[0013]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导磁块的定位槽,便于导磁块的定位和安装。
[0014]所述摆针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托盘连接的摆臂,摆针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定摆针转动角度的限位凸起。
[0015]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对摆针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能够准确限定托盘的位移,提高滤光片切换的精准度。
[0016]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用于限制限位凸起转动的第一限位块和用于限制摆臂转动的第二限位块。
[0017]采用以上结构,进行滤光片切换时,第一限位块抵挡凸起转动,托盘上的滤光片到达设定位置,再次切换时,电磁驱动结构驱动摆针转动,摆臂转至第二限位块处,第二限位块抵挡摆臂继续转动,进行限位,通过在底座中设置限位结构,限制托盘的行程,使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有效缩短产品的总长度。
[0018]所述底座和盖板通过卡接的形式快拆连接,底座的侧面设置有若干用于与盖板连接的第二卡块,盖板的上设置有与第二卡块相配合的卡扣。
[0019]采用以上结构,底座和盖板卡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内部组件维修和更换方便。
[0020]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与镜头座连接的第一卡块,通过卡接形式与镜头座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
[0021]所述底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滑轨,底座通过第一滑轨与托盘的上端面滑动连接,盖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滑轨,盖板通过第二滑轨与托盘的下端面滑动连接。
[0022]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分别对托盘进行支撑和滑动连接,使滤光片切换过程更加流畅。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骨架式双绕组滤光片切换器具有以下优点:
[0024]1、本骨架式双绕组滤光片切换器内部设置有双绕组骨架和两组线圈,通过双绕组线圈结构的电磁驱动机构和合理的限位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减小滤光片切换器的体积,从而缩小其安装时占用的空间。
[0025]2、电磁驱动机构带动托盘进行位置移动,实现滤光片的切换,各部件配合紧密,运行稳定,切换快速、精准。
[0026]3、各组件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组装,底座和盖板通过卡扣的形式快拆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内部组件后期维修和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去除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去除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图4滤光片切换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技术中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本技术中摆针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是本技术中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底座;101、第一卡块;102、第二卡块;103、第一滑轨;104、定位槽;105、第一限位块;106、第二限位块;2、导线;3、接线端子;4、盖板;401、卡扣;5、双绕组骨架;501、导线槽;6、线圈;7、导磁块;8、磁石;9、摆针;901、摆臂;902、限位凸起;10、托盘;11、滤光片;12、插针;13、芯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3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38]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架式双绕组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底座(1)、电磁驱动机构、托盘(10)和盖板(4),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导线(2),导线(2)的端部连接有接线端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双绕组骨架(5)、线圈(6)、导磁块(7)、磁石(8)和摆针(9),线圈(6)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线圈(6)均安装在双绕组骨架(5)上,导磁块(7)呈U型,导磁块(7)的两个侧臂从两组线圈(6)中穿过,底座(1)内设置有芯轴(13),摆针(9)和磁石(8)套设在芯轴(13)上,磁石(8)位于摆针(9)的上部且磁石(8)位于导磁块(7)的开口处,摆针(9)与托盘(10)连接,托盘(10)滑动设置在底座(1)中,托盘(10)上设置有滤光片(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架式双绕组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绕组骨架(5)与导线(2)通过插针(12)进行连接,插针(12)插入双绕组骨架(5)中,双绕组骨架(5)中并排设置有两个线圈安装架,两组线圈分别套设在两个线圈安装架上,导磁块(7)的两个侧臂分别从两个线圈安装架中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架式双绕组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绕组骨架(5)上开设有导线槽(501),导线(2)从导线槽(501)中穿过后与插针(12)进行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架式双绕组滤光片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道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奇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