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0092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养鱼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包括电机、增氧机和旋转轴,所述电机的一端设有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和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筒上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有四个,所述出气管的一侧设有出气孔,所述增氧机与出气管连通。通过设有的电机,带动转动筒转动,转动筒转动时,带动出气管转动,进而实现出气孔的转动,形成循环供氧的功能,有效的扩大了供氧的范围,提高了鱼类的存活率,通过设有的固定环和第一滑槽,当转动筒转动时,固定环的一端在第一滑槽的内部转动,使转动筒在转动时更加稳定,不易出现倾斜,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养鱼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养鱼池也就是用来养鱼的池子。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而且养鱼池也可以欣赏里面的鱼。
[0003]现有的养鱼池富氧装置还存在部分缺陷,大多富氧的范围较小,只能覆盖部分固定的区域,从而导致鱼池内供氧不足,造成鱼类的死亡,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不能满足鱼池供氧所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食品包装用包装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拟解决现有的养鱼池富氧装置还存在部分缺陷,大多富氧的范围较小,只能覆盖部分固定的区域,从而导致鱼池内供氧不足,造成鱼类的死亡,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不能满足鱼池供氧所需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包括电机、增氧机和旋转轴,所述电机的一端设有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和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筒上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有四个,所述出气管的一侧设有出气孔,所述增氧机与出气管连通,所述转动筒的底部设有固定环,所述转动筒的底面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固定环和第一滑槽转动连接。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08]在使用该养鱼池富氧装置时,启动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筒转动,转动筒转动时,带动出气管转动,进而实现出气孔的转动,通过增氧机形成循环供氧的功能,有效的扩大了供氧的范围,提高了鱼类的存活率,通过设有的固定环和第一滑槽,当转动筒转动时,固定环的一端在第一滑槽的内部转动,使转动筒在转动时更加稳定,不易出现倾斜,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养鱼池富氧装置还存在部分缺陷,大多富氧的范围较小,只能覆盖部分固定的区域,从而导致鱼池内供氧不足,造成鱼类的死亡,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不能满足鱼池供氧所需的问题。
[000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筒的顶部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顶部设有增氧机,所述增氧机和连接筒固定连接。
[0010]通过设有的连接筒和增氧机,实现了氧气的供应,增氧机产生的氧气进入连接筒的内部,再由连接筒运输至转动筒的内部,再通过转动筒进入出气管由出气孔排出,从而实现了供氧的功能。
[00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筒的顶面设有第二滑槽,所述连接筒的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和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0012]通过设有的第二滑槽和滑块,实现了转动筒和连接筒之间的转动,从而当转动筒
转动时,不会对连接筒和增氧机造成影响,提高了该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00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的外侧设有保护箱,所述电机和保护箱通过螺丝固定,所述保护箱由防水材料制成。
[0014]通过设有的保护箱,实现了电机的保护功能,由于其有防水材料制成,从而可避免水进入保护箱的内部,使用时更加安全,提高了该电机的使用寿命。
[001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箱的一侧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嵌设在保护箱的表面。
[0016]通过设有的散热孔,实现了电机的散热功能,从而保证了其正常运行,不会因为温度过高,造成电机的损坏,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孔的一侧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为L型结构,所述散热管和散热孔固定连接。
[0018]通过的散热管,可避免水从散热孔处进入保护箱的内部,从而更好的对电机进行保护,散热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水面,从而可防止水从散热管处进入保护箱。
[001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管远离散热孔的一端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嵌设在散热管的内部。
[0020]通过设有的防尘网,可对散热管起到防尘的功能,避免外界灰尘从散热管的内部进入保护箱内,避免保护箱内灰尘堆积较多,对电机的运行造成影响。
[0021]本技术/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2]1、通过设有的电机,在使用该养鱼池富氧装置时,启动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筒转动,转动筒转动时,带动出气管转动,进而实现出气孔的转动,形成循环供氧的功能,有效的扩大了供氧的范围,提高了鱼类的存活率,通过设有的固定环和第一滑槽,当转动筒转动时,固定环的一端在第一滑槽的内部转动,使转动筒在转动时更加稳定,不易出现倾斜,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养鱼池富氧装置还存在部分缺陷,大多富氧的范围较小,只能覆盖部分固定的区域,从而导致鱼池内供氧不足,造成鱼类的死亡,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不能满足鱼池供氧所需的问题。
[0023]2、通过设有的连接筒和增氧机,实现了氧气的供应,增氧机产生的氧气进入连接筒的内部,再由连接筒运输至转动筒的内部,再通过转动筒进入出气管由出气孔排出,从而实现了供氧的功能,通过设有的散热孔,实现了电机的散热功能,从而保证了其正常运行,不会因为温度过高,造成电机的损坏,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的散热管,可避免水从散热孔处进入保护箱的内部,从而更好的对电机进行保护,散热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水面,从而可防止水从散热管处进入保护箱。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炸开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电机;2、旋转轴;3、转动筒;4、出气管;5、出气孔;6、固定环;7、第一滑槽;8、连接筒;9、第二滑槽;10、滑块;11、增氧机;12、保护箱;13、散热孔;14、散热管;15、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包括电机1、增氧机11和旋转轴2,电机1的一端设有旋转轴2,旋转轴2的一端设有转动筒3,转动筒3和旋转轴2固定连接,转动筒3上设有出气管4,出气管4设有四个,出气管4的一侧设有出气孔5,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包括电机(1)、增氧机(11)和旋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一端设有所述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的一端设有转动筒(3),所述转动筒(3)和旋转轴(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筒(3)上设有出气管(4),所述出气管(4)设有四个,所述出气管(4)的一侧设有出气孔(5),所述增氧机(11)与出气管(4)连通,所述转动筒(3)的底部设有固定环(6),所述转动筒(3)的底面设有第一滑槽(7),所述固定环(6)和第一滑槽(7)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3)的顶部设有连接筒(8),所述连接筒(8)的顶部设有增氧机(11),所述增氧机(11)和连接筒(8)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3)的顶面设有第二滑槽(9),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应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巨海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