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97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至少两个透镜,至少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具有多个第一扣合结构,多个第一扣合结构间隔设置,至少另一个透镜的像侧面具有多个第二扣合结构,第一扣合结构和第二扣合结构扣合连接,以避免相邻两个透镜发生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镜片存在旋转角度大的问题。大的问题。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成像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对拍照需求的差异化愈专利技术显,据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终端成像设想,即通过光学上的特殊设计使得达成类似电影院宽屏效果的成像方案,同时保证视场角及像素无损。为达成此设想,光学设计上采用多个自由度较高的自由曲面镜片,而自由曲面在组装上需保证镜片间绕Z轴旋转角度极小,现有组立工艺及结构无法满足此要求。
[0003]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镜片存在旋转角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镜片存在旋转角度大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至少两个透镜,至少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具有多个第一扣合结构,多个第一扣合结构间隔沿透镜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另一个透镜的像侧面具有多个第二扣合结构,第一扣合结构和第二扣合结构扣合连接,以避免相邻两个透镜发生转动。
[0006]进一步地,第一扣合结构和第二扣合结构中的一个为凸起结构,第一扣合结构和第二扣合结构中的另一个为凹入结构。
[0007]进一步地,凹入结构与透镜的外周面连通,凸起结构的凸起顶面与凹入结构的底面承靠,且凸起顶面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垂直,凸起结构的侧面相对于凸起顶面倾斜设置,凸起结构的侧面与凹入结构的侧面抵接。
[0008]进一步地,凹入结构的深度L2大于等于0.12毫米且小于等于0.2毫米。
[0009]进一步地,凸起顶面与凹入结构的底面的承靠宽度L1大于等于0.3毫米。
[0010]进一步地,凸起结构的侧面与凸起顶面之间的夹角a大于等于30
°

[0011]进一步地,凹入结构与透镜的外周面间隔设置,凸起结构的凸起顶面与凹入结构的底面承靠,凸起结构的侧面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平行,凸起结构的侧面与凹入结构的侧面抵接。
[0012]进一步地,凸起顶面的相对的两侧具有导向面。
[0013]进一步地,凸起结构的凸起高度L3、凸起顶面的宽度L4之间满足:0.05mm≦L3≦L4/2mm。
[0014]进一步地,第一扣合结构为两个,两个第一扣合结构位于透镜相对的两侧。
[001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和至少两个透镜,至少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具有多个第一扣合结构,多个第一扣合结构间隔设置,至少另一个透镜的像侧面具有多个第二扣合结构,第一扣合结构和第二扣合结构扣合连接,以避免相邻两个透镜发生转动。
[0016]通过在透镜上设置多个第一扣合结构和多个第二扣合结构,使得第一扣合结构与第二扣合结构扣合在一起,由于第一扣合结构为多个且间隔设置,这就使得第一扣合结构与第二扣合结构在透镜的周向上具有止挡作用,这样就有效避免了相邻两个透镜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角度,避免了相邻两个透镜之间旋转角度大情况产生,有效保证了透镜位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9]图2示出了图1中光学成像镜头的另一个角度的视图;
[0020]图3示出了图1中具有凸起结构的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示出了图3中透镜的一个角度的视图;
[0022]图5示出了图1中具有凹入结构的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示出了图5中透镜的一个角度的视图;
[0024]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示出了图7中光学成像镜头的另一个角度的视图;
[0026]图9示出了图7中具有凸起结构的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示出了图9中A处的放大图;
[0028]图11示出了图9中透镜的另一个角度的视图;
[0029]图12示出了图7中具有凹入结构的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示出了图12中B处的放大图;
[0031]图14示出了图12中透镜的另一个角度的视图;
[0032]图15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6示出了图15中具有凸起结构的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7示出了图16中透镜的另一个角度的视图;
[0035]图18示出了图15中具有凹入结构的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9示出了图18中透镜的另一个角度的视图。
[003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8]10、镜筒;20、透镜;30、凸起结构;31、凸起顶面;32、导向面;40、凹入结构;50、隔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0]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41]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
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4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镜片存在旋转角度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0043]如图1至图19所示,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10和至少两个透镜20,至少一个透镜20的物侧面具有多个第一扣合结构,多个第一扣合结构沿透镜20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另一个透镜20的像侧面具有多个第二扣合结构,第一扣合结构和第二扣合结构扣合连接,以避免相邻两个透镜20发生转动。
[0044]通过在透镜20上设置多个第一扣合结构和多个第二扣合结构,使得第一扣合结构与第二扣合结构扣合在一起,由于第一扣合结构为多个且间隔设置,这就使得第一扣合结构与第二扣合结构在透镜20的周向上具有止挡作用,这样就有效避免了相邻两个透镜2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角度,避免了相邻两个透镜20之间旋转角度大情况产生,有效保证了透镜20位置的稳定性。
[0045]如图1至图19所示,第一扣合结构和第二扣合结构中的一个为凸起结构30,第一扣合结构和第二扣合结构中的另一个为凹入结构40。凸起结构30能够伸入到凹入结构40中,同时凸起结构30与凹入结构40在透镜20的周向上能够发生止挡配合,以限制透镜20的转动角度,使得透镜20能够被限制在一定的转动范围内,有效保证了透镜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10);至少两个透镜(20),至少一个所述透镜(20)的物侧面具有多个第一扣合结构,多个所述第一扣合结构沿所述透镜(20)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另一个所述透镜(20)的像侧面具有多个第二扣合结构,所述第一扣合结构和所述第二扣合结构扣合连接,以避免相邻两个所述透镜(20)发生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结构和所述第二扣合结构中的一个为凸起结构(30),所述第一扣合结构和所述第二扣合结构中的另一个为凹入结构(4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结构(40)与所述透镜(20)的外周面连通,所述凸起结构(30)的凸起顶面(31)与所述凹入结构(40)的底面承靠,且所述凸起顶面(31)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垂直,所述凸起结构(30)的侧面相对于所述凸起顶面(31)倾斜设置,所述凸起结构(30)的侧面与所述凹入结构(40)的侧面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结构(40)的深度L2大于等于0.12毫米且小于等于0.2毫米。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渭锋方荣波姚泽杰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