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89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所述轿厢本体内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壁对称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柱、连接杆、弹簧、滑动柱使得轿厢本体内部的扶手杆便于进行伸缩,轿厢本体内部的人数较多时,乘客通过横向挤压扶手杆,从而使得扶手杆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连接杆则带动第一连接柱进行滑动,则第一连接柱挤压弹簧,从而使得扶手杆进入到容纳槽中,轿厢本体得到较多的空间,同时也不影响乘客利用扶手杆保持重心的作用。乘客利用扶手杆保持重心的作用。乘客利用扶手杆保持重心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电梯轿厢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轿厢,具体是一种装配式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0002]轿厢是一种可以运输人或者货物的箱子,一般是由轿底、轿壁、轿门等零部件组成,轿厢内部的结构可以分为轿厢架、轿厢体、厢内装置、称量装置,根据种类也可以分为货梯轿厢、电梯轿厢、客梯轿厢等。
[0003]而现有电梯轿厢一般在轿厢的内壁安装有扶手杆,从而使得轿厢在上下运行或者坠落过程中,乘客可以握住扶手杆从而维持重心平稳,但是在人员高峰的时候,扶手杆往往容易占用空间,同时乘客身体挤压到扶手杆上容易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电梯轿厢,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装配式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所述轿厢本体内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壁对称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所述连接板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柱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壁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扶手杆,所述扶手杆的外壁套设有橡胶套。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轿厢本体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侧与固定片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轿厢本体的内壁的两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弧形垫,所述弧形垫的高度与轿厢本体的高度相等且材质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弹簧的材质和第二弹簧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弹簧材质制成。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板的尺寸与底板的尺寸相等。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柱、连接杆、弹簧、滑动柱使得轿厢本体内部的扶手杆便于进行伸缩,轿厢本体内部的人数较多时,乘客通过横向挤压扶手杆,从而使得扶手杆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连接杆则带动第一连接柱进行滑动,则第一连接柱挤压弹簧,从而使得扶手
杆进入到容纳槽中,轿厢本体得到较多的空间,同时也不影响乘客利用扶手杆保持重心的作用。
[0014]2、通过设置的第二弹簧、缓冲板、第二连接柱使得轿厢本体在坠落的过程中,通过先由缓冲板进行缓冲,在经过第二连接柱挤压第二弹簧的缓冲,降低坠落地面的冲击力,减少坠落时对人员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装配式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装配式电梯轿厢中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一种装配式电梯轿厢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1、轿厢本体;2、容纳槽;3、连接板;4、第一弹簧;5、第一连接柱;6、固定板;7、连接杆;8、扶手杆;9、滑槽;10、滑动柱;11、底板;12、第二连接柱;13、固定片;14、第二弹簧;15、连接座;16、连接槽;17、导向柱;18、弧形垫;19、缓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3一种装配式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1,所述轿厢本体1内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容纳槽2,所述容纳槽2的内壁对称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5,所述第一连接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柱10,所述连接板3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动柱10的外壁与滑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5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6,两个所述固定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壁铰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铰接有扶手杆8,所述扶手杆8的外壁套设有橡胶套。
[002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轿厢本体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12,所述第二连接柱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13,所述固定片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5。
[0022]所述连接座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9,所述连接座15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连接槽16,所述连接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柱17,所述导向柱17的一侧与固定片13的一侧固定连接。
[0023]所述轿厢本体1的内壁的两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弧形垫18,所述弧形垫18的高度与轿厢本体1的高度相等且材质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002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两个弧形垫18,从而使得轿厢本体1内壁两个直角处堆积的赃物便于进行清理,避免死角不便清理从而影响轿厢箱体1内部的清洁。
[0025]所述第一弹簧4的材质和第二弹簧14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弹簧材质制成。
[0026]所述缓冲板19的尺寸与底板11的尺寸相等。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8]本技术在使用时,当较多的乘客进入到轿厢本体1的内部时,靠近轿厢本体1内壁的乘客接触到扶手杆8时,同时乘客受到横向较大挤压力后,乘客身体对扶手杆8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扶手杆8进入到容纳槽2的内部,则扶手杆8推动两个连接杆7,则两个连接杆7分别带动两个第一连接柱5对弹簧4进行挤压,两个第一连接柱5在对弹簧4进行挤压的过程中则带动滑动柱10在滑槽9的内壁进行滑动,则第一连接柱5保持直线运动,当乘客离开轿厢本体1时,则扶手杆8受到弹簧4回弹从容纳槽2的内部出来,使得在较多乘客进入到轿厢本体1内部时,既可以增加轿厢本体1内部的空间,同时也不影响乘客手扶扶手杆9保持重心的情况。
[002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本体(1)内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容纳槽(2),所述容纳槽(2)的内壁对称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5),所述第一连接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柱(10),所述连接板(3)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动柱(10)的外壁与滑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5)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6),两个所述固定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壁铰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铰接有扶手杆(8),所述扶手杆(8)的外壁套设有橡胶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本体(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12),所述第二连接柱(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13),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宜蓉赵坤宋裕青唐文兴潘阿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登堡电梯宜昌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