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77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6
本申请适用于电芯卷绕工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卷绕机构,包括:机架;换向组件,转动安装于机架上;卷针组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换向组件上,并用于夹持隔膜;传动组件,包括与换向组件同轴设置的传动轴,设置于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啮合于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连接于第二齿轮且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三齿轮,以及啮合于第三齿轮的第四齿轮;第四齿轮设置于卷针组件上,且与卷针组件同轴设置。如此设置,能够减短当卷针组件在换向组件的带动下旋转至另一个工位时,卷针组件一次性牵引出的极片的长度,进而使得卷针组件牵引出的极片的长度能够适用于短小电芯的首尾两端的极片长度,如此,本实施例的卷绕机构能够应用于短小电芯的卷绕工作中。绕工作中。绕工作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绕机构


[0001]本申请属于电芯卷绕工艺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卷绕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电芯卷绕领域中,卷绕机构通常包括卷针组件和卷针驱动组件,工作时,卷针驱动组件驱动卷针组件旋转,使得卷针组件实现电芯卷绕工作;且一般的,为提高卷绕效率,卷针组件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则卷绕机构还设置有盘状的转动架,该转动架用于将卷针组件旋转至不同工位。
[0003]传统方案中,为使得卷针驱动组件能够同时实现至少两个卷针组件的旋转工作,卷针驱动组件需要同时与至少两个卷针组件传动连接,这样则使得卷针组件距离转向架的中心轴线较远;如此,当卷针组件在转向盘的带动下旋转,以旋转至另一个工位时,会使得卷针组件一次性牵引出较长的极片,进而使得被牵引出的极片无法适应短小电芯的首尾两端的极片长度,从而,传统方案中的卷绕机构难以应用于短小电芯的卷绕工作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卷绕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卷绕机构难以应用于短小电芯的卷绕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换向组件(2),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卷针组件(3),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换向组件(2)上,并用于夹持隔膜;传动组件(4),包括与所述换向组件(2)同轴设置的传动轴(41),设置于所述传动轴(41)上的第一齿轮(42),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42)的第二齿轮(43),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43)且与所述第二齿轮(43)同轴设置的第三齿轮(44),以及啮合于所述第三齿轮(44)的第四齿轮(45);所述第四齿轮(45)设置于所述卷针组件(3)上,且与所述卷针组件(3)同轴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针组件(3)、所述第一齿轮(42)、所述第二齿轮(43)、所述第三齿轮(44)以及所述第四齿轮(45)均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齿轮(42)沿轴向间隔分布于所述传动轴(41)上,各所述第一齿轮(42)啮合于各所述第二齿轮(43),各所述第三齿轮(44)同轴连接于各所述第二齿轮(43),各所述第四齿轮(45)设置于各所述卷针组件(3)上,且啮合于各所述第三齿轮(44);三个所述卷针组件(3)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换向组件(2)的中心轴线外周,且均位于三个所述第三齿轮(44)围合形成的空间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2)包括沿轴向间隔分布且相对固定的第一转动架(21)和第二转动架(22);所述卷针组件(3)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架(21)上,所述传动轴(41)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架(22)上,且与所述第二转动架(22)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转动架(22)沿轴向贯设有可旋转的连接轴(46),所述第二齿轮(43)和所述第三齿轮(44)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轴(46)的相对两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针组件(3)包括用于夹持隔膜的卷针(31)和套设于所述卷针(31)的传动套筒(32),所述传动套筒(3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换向组件(2)上,所述第四齿轮(45)设置于所述传动套筒(32)上;所述传动套筒(32)能够带动所述卷针(31)旋转,且所述卷针(31)能够沿其轴向相对所述传动套筒(32)移动,以前进出针或后退收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针(31)包括第一卷针瓣(311)和第二卷针瓣(312),所述传动套筒(32)套设于所述第一卷针瓣(311)和所述第二卷针瓣(312)外;所述传动套筒(32)的内周壁开设有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