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材料黏粘试验模具及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具体而言,尤其是涉及一种材料黏粘试验模具及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材料试验中,通常会使用模具制作试样,如在为材料进行黏粘时,为保证黏粘效果,使用材料黏粘试验模具进行验证其效果,针对与现有的黏粘模具而言,其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加工成本高,且无法更好提高试验效率。
[000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材料黏粘试验模具,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在保证模具结构的简洁,同时达到黏粘效果;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材料黏粘试验模具组件,通过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保证模具的压制力度,从而保证试验效果。
[0005]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第一方面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材料黏粘试验模具,包括:底板、锁紧组件以及盖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间隔设置,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实现试样黏粘的压制空间;所述锁紧组件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材料黏粘试验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锁紧组件(200)以及盖板(300);所述底板(100)与所述盖板(300)间隔设置,所述底板(100)与所述盖板(300)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实现试样黏粘的压制空间;所述锁紧组件(200)包括锁紧件(210)以及配合件(220),所述配合件(220)依次穿过所述底板(100)、所述压制空间以及所述盖板(300)与所述锁紧件(210)螺纹配合;所述锁紧件(210)具有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所述盖板(300)远离所述压制空间的面相互配合,实现述底板(100)与所述盖板(300)之间的间隙的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材料黏粘试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220)包括固定端(221)以及配合端(222),所述固定端(221)与所述底板(100)可拆卸连接,所述配合端(222)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锁紧件(210)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材料黏粘试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221)为多棱柱结构,所述底板(100)设置有与所述多棱柱结构相适配的通孔(1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材料黏粘试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0)为台阶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111)以及第二通孔(112),所述第一通孔(11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112)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通孔(111)相对于所述第二通孔(112)远离所述压制空间;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多棱柱结构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材料黏粘试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任意一个侧壁设置有限位槽(111a),所述限位槽(111a)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通孔(111)平行;所述限位槽(111a)远离所述第二通孔(112)的端部与外部空间联通;所述固定端(221)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111a)相互配合的限位件(221a)。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材料黏粘试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210)为蝶形螺母结构,包括蝶翼部(211)以及螺纹筒(212),所述螺纹筒(212)设置有与所述配合端(222)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螺纹筒(212)的外壁与所述蝶翼部(211)连接,所述螺纹筒(212)的一端为配合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勇,文琦超,周兰,邹健,文杰,卢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