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玄武岩粉体的隔热阻燃新型环保建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32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玄武岩粉体的隔热阻燃新型环保建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和封装在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外层的发泡聚氨酯层(2)。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玄武岩隔热阻燃板的安装面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的调平柱,能使隔热阻燃新型建材的稳定性更好,在安装时,通过对调平柱的打磨或旋转,实现对隔热阻燃新型建材整体的快速调平,不需要通过反复的对填充的砂浆进行找平来对隔热阻燃新型建材调平,同时可,防止隔热阻燃新型建材随填充的砂浆收水固化而出现沉降,从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的隔热阻燃新型建材安装调平不便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玄武岩粉体的隔热阻燃新型环保建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热阻燃建材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玄武岩粉体的隔热阻燃新型环保建材。

技术介绍

[0002]现目前,市面的隔热阻燃建材主要是以高分子材料制备的聚氨酯或者挤塑板为主,其主要用于家装/工装的室内外绝热材料。其现有的聚氨酯或者挤塑板的导热系数一般在0.02

0.04W/m.k,抗压强度一般在600KPa,其防火等级最高也只能达到能B1。但由于在国家建筑设计规范中,4.0.18明文规定凡是采取电地暖作为冬季取暖方式,其绝热材料、室内地板、墙面、顶棚、室内隔断等装饰材料其燃烧等级必须达到A级。
[0003]同时,现有的隔热阻燃建材的安装面多为平面层,在安装时,需要通过对填充的砂浆的厚度调整,以实现对隔热阻燃建材调平,由于砂浆是软性浆体,使得隔热阻燃建材的调平效率和准确性差,工人操作麻烦,人工费用较高,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增加水平高度调整架。
[0004]因此,目前用于家装/工装的室内外隔热阻燃建材存在安装调平不便、绝热性能差、防火阻燃等级不达标的问题,其已不能满足家装/工装的室内外绝热材料的要求,需要研发一种不仅便于安装调平,还具有优异绝热性能、抗压性能更好、防火等级能达到A级的新型隔热阻燃建材来作为电地暖和室内装饰隔热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隔热阻燃建材存在安装调平不便、绝热性能差、防火阻燃等级不达标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仅便于安装调平,还具有优异绝热性能、抗压性能更好、防火等级能达到A级的基于玄武岩粉体的隔热阻燃新型环保建材。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基于玄武岩粉体的隔热阻燃新型环保建材,包括玄武岩隔热阻燃板,和封装在玄武岩隔热阻燃板外层的发泡聚氨酯层;在玄武岩隔热阻燃板的安装面上设置有三或四根调平柱;所述玄武岩隔热阻燃板中填充有抗拉抗压纤维。
[0008]其中,玄武岩隔热阻燃板包括玄武岩粉体、水泥、水泥发泡剂、水以及阻燃隔热板交联剂。
[0009]当所述调平柱为三根时,三根所述调平柱成“三角形”设置在玄武岩隔热阻燃板的安装面上;所述调平柱为四根时,四根所述调平柱成“四边形”设置在玄武岩隔热阻燃板的安装面上。
[0010]所述调平柱与玄武岩隔热阻燃板为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且调平柱与玄武岩隔热阻燃板活动连接时为螺纹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玄武岩隔热阻燃板为镂空或实心板体;所述玄武岩隔热阻燃板为镂空板体时,该玄武岩隔热阻燃板的镂空处通过泡沫填充。
[0012]所述抗拉抗压纤维为陶瓷隔热纤维或玻璃隔热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或岩棉纤维。
[0013]再进一步的,所述玄武岩隔热阻燃板按照单方用量计,该玄武岩隔热阻燃板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玄武岩粉体37.5~50%,水泥2.5~15%,水泥发泡剂0.05~1.25%,阻燃隔热板交联剂1~8%,水33.51~45.1%;其中,阻燃隔热板交联剂的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按照单方用量计为:胶体90~95%,稀释剂1~5%,以及固化剂0.9~8.5%。
[0014]所述胶体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以及ABS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0015]稀释剂为: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苯、甲苯、丙酮、乙醇以及丁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0016]固化剂为:芳香多安、米坐、酸酐以及聚硫醇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玄武岩隔热阻燃板的制备步骤如下:
[0018]步骤1:按所述玄武岩隔热阻燃板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称取原料。
[0019]步骤2:将称取的玄武岩粉体和水泥加水搅拌,得到玄武岩粉体泥浆后,将称取的水泥发泡剂加入玄武岩粉体泥浆中搅拌,制得隔热板隔热浆体。
[0020]步骤3:在制得的隔热板隔热浆体中加入称取的阻燃隔热板交联剂以及抗拉抗压纤维,进行搅拌后制得隔热板浆料。或在制得的隔热板隔热浆体中加入称取的阻燃隔热板交联剂进行搅拌,制得隔热板浆料后,加入抗拉抗压纤维进行搅拌,使抗拉抗压纤维与隔热板浆料融合。
[0021]步骤4:浆制得的隔热板浆料导入成型模具中静置成型,得到成型的玄武岩隔热阻燃板,对成型的玄武岩隔热阻燃板加水养护。
[0022]步骤5:将加水养护后的玄武岩隔热阻燃板移出烘干水分,在烘干的玄武岩隔热阻燃板外层封装上发泡聚氨酯层,最后制得隔热阻燃新型建材。
[0023]所述步骤2中,通过搅拌器对加水后的玄武岩粉体和水泥以转速600~1000r/min进行顺时针搅拌5~10min后,静置5~10min后再逆时针搅拌5~10min,完成搅拌后再次静置待玄武岩粉体泥中无气泡冒出后,加入水泥发泡剂以100~300r/min进行搅拌。
[0024]同时,所述步骤3中的阻燃隔热板交联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0025]a、按所述阻燃隔热板交联剂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称取原料。
[0026]b、将称取的胶体、稀释剂、固化剂置于搅拌器中,以800~1500r/min搅拌后静置,便制得阻燃隔热板交联剂。
[0027]其中,所述步骤4中,对成型的玄武岩隔热阻燃板进行加水养护15~28天。
[0028]另外,步骤5中的发泡聚氨酯层的封装厚度为15

250um。
[002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玄武岩隔热阻燃板的安装面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的调平柱,能使隔热阻燃新型建材的稳定性更好,在安装时,通过对调平柱的打磨或旋转,实现对隔热阻燃新型建材整体的快速调平,不需要通过反复的对填充的砂浆进行找平来对隔热阻燃新型建材调平,同时可,防止隔热阻燃新型建材随填充的砂浆收水固化而出现沉降,从而本专利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的隔热阻燃新型建材安装调平不便的问题。
[0031](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玄武岩隔热阻燃板中填充抗拉抗压纤维,能有效的提高隔热阻燃新型建材的整体抗压抗拉性能。
[0032](3)本专利技术在将玄武岩隔热阻燃板设置为镂空时,可有效的减少隔热阻燃新型建材的整体重量;在玄武岩隔热阻燃板的镂空处泡沫,可对玄武岩隔热阻燃板进行更好的定型和提高玄武岩隔热阻燃板的抗压性能。
[0033](4)本专利技术研发通过设置玄武岩粉体、水泥、发泡聚氨酯、水泥发泡剂与新型的阻燃隔热板交联剂相配合,能有效提高隔热阻燃新型建材的绝热性能,提高保暖隔热效果好,其防火阻燃等级能达到A级,从而本专利技术能有效的解决现有用于家装/工装的室内外绝热材料的防火阻燃等级不达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玄武岩隔热阻燃板为实心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玄武岩隔热阻燃板为镂空板体并填充有泡沫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7]上述附图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玄武岩粉体的隔热阻燃新型环保建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和封装在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外层的发泡聚氨酯层(2);在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的安装面上设置有三或四根调平柱(3);所述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中填充有抗拉抗压纤维(4);其中,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包括玄武岩粉体、水泥、水泥发泡剂、水以及阻燃隔热板交联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玄武岩粉体的隔热阻燃新型环保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柱(3)为三根时,三根所述调平柱(3)成“三角形”设置在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的安装面上;所述调平柱(3)为四根时,四根所述调平柱(3)成“四边形”设置在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的安装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玄武岩粉体的隔热阻燃新型环保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柱(3)与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为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且调平柱(3)与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活动连接时为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玄武岩粉体的隔热阻燃新型环保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为镂空或实心板体;所述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为镂空板体时,该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的镂空处填充有泡沫(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玄武岩粉体的隔热阻燃新型环保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抗压纤维(4)为陶瓷隔热纤维或玻璃隔热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或岩棉纤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玄武岩粉体的隔热阻燃新型环保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按照单方用量计,该玄武岩隔热阻燃板(1)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玄武岩粉体37.5~50%,水泥2.5~15%,水泥发泡剂0.05~1.25%,阻燃隔热板交联剂1~8%,水33.51~45.1%;其中,阻燃隔热板交联剂的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按照单方用量计为:胶体90~95%,稀释剂1~5%,以及固化剂0.9~8.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玄武岩粉体的隔热阻燃新型环保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以及ABS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思源方钰珺邹岩辉李军刘剑钟斐翰李扬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聪源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