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净化工程电子联锁门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038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净化工程电子联锁门锁机构,包括门板、门框、气密舌和锁;本装置中,锁包括锁转轴、连接片、开关触发器、安装座、盖板、锁把手、轴承、套筒、锁孔、电动伸缩器;所述安装座嵌设在门板内,盖板盖设在安装座上,轴承安装在安装座的内侧,锁转轴设置在轴承内,锁转轴上设置连接片,连接片与开关触发器接触设置,开关触发器设置在门板内并连接至控制器,锁把手嵌设在锁转轴上,在锁转轴上设置锁转轴;在锁转轴的下侧设置有锁孔,在门板内设置电动伸缩器,电动伸缩器与锁孔相适配且电连接至控制器;在门板的转轴上设置有角度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解决了现有的互锁门锁没有实际的设备上互锁机构的问题。有实际的设备上互锁机构的问题。有实际的设备上互锁机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净化工程电子联锁门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绿色建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净化工程电子联锁门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用等很多医用工程中,很多地方都需要使用到净化室,在进入净化室的时候,有的需要通过一条风淋通道,没有风淋的通道也设置一个隔离通道,该通道只是设置两道门,而这两道门是不能同时打开的,必须实现连锁,当一扇门打开的时候另一扇门必须是被关闭的,这样才能保证净化工程中的要求。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对于门锁,很多地方都是采用普通的门锁,而互锁要求只是通过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并没有实际上的设备上的互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净化工程电子联锁门锁机构,解决现有的互锁门锁没有实际的设备上互锁机构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医用净化工程电子联锁门锁机构,包括门板、门框、气密舌和锁;所述门板包括框体和板体,板体嵌设在框体内,框体的外侧四周设置有U形的第一气密舌槽;所述门框的内侧设置有U形的第二气密舌槽,第二气密舌槽内伸缩设置气密舌,气密舌的一端连接设置第一电动伸缩器并连接至控制器,第一电动伸缩器设置在门框的侧壁内部;气密舌与第一气密舌槽相适配;气密舌设置为一块板,在气密舌的上下两侧设置有侧橡胶气囊,在端面上设置有顶橡胶气囊,在板体内设置有气道;在门框的四周设置有气泵并通过管道连接至气道;在门板上设置有锁;锁包括锁转轴、连接片、开关触发器、安装座、盖板、锁把手、轴承、套筒、锁孔、第二电动伸缩器;所述安装座嵌设在门板内,盖板盖设在安装座上,轴承安装在安装座的内侧,锁转轴设置在轴承内,锁转轴上设置连接片,连接片与开关触发器接触设置,开关触发器设置在门板内并连接至控制器,锁把手嵌设在锁转轴上,在锁转轴上设置锁转轴;在锁转轴的下侧设置有锁孔,在门板内设置第二电动伸缩器,第二电动伸缩器与锁孔相适配且电连接至控制器。在门板的转轴上设置有角度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框体包括第一气密舌槽、填充槽、板槽、紧固孔,框体设置为一个方形板体,其一侧设为U形第一气密舌槽,在第一气密舌槽的对面设置为U形的填充槽,在填充槽的两侧设置有板槽,板槽上设置有紧固孔,所述板体嵌设在板槽内并通过螺钉在紧固孔内固定。
[0007]进一步的,在第一气密舌槽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
[0008]进一步的,板体与填充槽形成一个填充腔,填充腔内填充设置有泡沫材料。
[0009]进一步的,在侧橡胶气囊和顶橡胶气囊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
[0010]进一步的,所述门框和门板的框体设置为金属制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锁转轴设置为台阶轴,台阶轴设置为方形,所述连接片套在台阶轴上,台阶轴上套设想适配的套筒,套筒设置在轴承内,轴承设置在安装座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设置为台阶套筒,在套筒的内侧设置有定位环。
[0013]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螺纹连接在安装座并嵌在门板内。
[0014]进一步的,安装座对称设置为两个,安装座一侧设置有供连接片通过的孔和供第二电动伸缩器通过的孔。
[0015]进一步的,在安装座和锁转轴上设置有弹簧槽,锁转轴撒花姑娘套设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卡设在弹簧槽内。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装置通过气密舌和其上的胶气囊来多整个门板进行密封,密封效果好,而且整个设备较轻,且是轴推拉开关,解决了现有的气密门太过笨重而不适合医院的洁净科室普通使用的问题;本装置的锁通过相角度传感器和电动伸缩器来集合气密舌来进行互锁,解决了现有的互锁门锁没有实际的设备上互锁机构的问题,二门通过控制器相互互锁,永远只有一扇气密门能够被打开从而实现电控机械自锁。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门框角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门框侧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气密舌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门板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锁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门板(1)、门框(2)、气密舌(3)、锁(4)、第一气密舌槽(11)、填充槽(12)、板槽(13)、紧固孔(14)、橡胶垫(15)、第二气密舌槽(21)、第一电动伸缩器(22)、气泵(23)、侧橡胶气囊(31)、气道(32)、顶橡胶气囊(33)、锁转轴(41)、连接片(42)、开关触发器(43)、安装座(44)、盖板(45)、锁把手(46)、轴承(47)、套筒(48)、锁孔(49)、第二电动伸缩器(410)、扭力弹簧(412)、弹簧槽(4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所示的一种医用净化工程电子联锁门锁机构,包括门板1、门框2、气密舌3和锁4。在本装置中,所述门板1包括框体和板体,板体嵌设在框体内,框体的外侧四周设置有U形的第一气密舌槽11方便锁住。所述门框2的内侧设置有U形的第二气密舌槽21用于藏住气密舌3,在第二气密舌槽21内伸缩设置气密舌3,气密舌3的一端连接设置第一电动伸缩器22并连接至控制器使得气密舌3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向伸出第二气密舌槽21而进入到第一气密舌槽11内,第一电动伸缩器22设置在门框2的侧壁内部方便移动。为了方便连接,气密舌3
与第一气密舌槽11相适配。为了方便连接和驱动,气密舌3设置为一块板,在气密舌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侧橡胶气囊31,在端面上设置有顶橡胶气囊33,橡胶气囊用以密闭第一气密舌槽11。当气密舌3插入到第一气密舌槽11后,橡胶气囊充气膨胀,从而将整个第一气密舌槽11填充而达到密闭的目的,为了方便充气,在板体内设置有气道32,在门框2的四周设置有气泵23并通过管道连接至气道32。为了方便整个密闭与锁紧,本装置在在门板1上设置有锁4。在本装置中,为了方便锁,甚至当有双门的时候为了事项互锁,本装置的锁4包括锁转轴41、连接片42、开关触发器43、安装座44、盖板45、锁把手46、轴承47、套筒48、锁孔49、第二电动伸缩器410。在本装置中,由于门板是组合式的,在生产的时候就先设计好位置并加工出相适配的安装孔,安装座44嵌设在门板1内用于安装整个锁体,盖板45盖设在安装座44上用于防护整个锁体,轴承47安装在安装座44的内侧,锁转轴41设置在轴承47内,方便锁的转动,为了方便控制,锁转轴41上设置连接片42,连接片42与开关触发器43接触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转动把手,连接片42触动开关触发器43从而触发气密舌3的伸出与缩回,将开关触发器43设置在门板1内并连接至控制器进行统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净化工程电子联锁门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1)、门框(2)、气密舌(3)和锁(4);所述门板(1)包括框体和板体,板体嵌设在框体内,框体的外侧四周设置有U形的第一气密舌槽(11);所述门框(2)的内侧设置有U形的第二气密舌槽(21),第二气密舌槽(21)内伸缩设置气密舌(3),气密舌(3)的一端连接设置第一电动伸缩器(22)并连接至控制器,第一电动伸缩器(22)设置在门框(2)的侧壁内部;气密舌(3)与第一气密舌槽(11)相适配;气密舌(3)设置为一块板,在气密舌(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侧橡胶气囊(31),在端面上设置有顶橡胶气囊(33),在板体内设置有气道(32);在门框(2)的四周设置有气泵(23)并通过管道连接至气道(32);在门板(1)上设置有锁(4),锁(4)包括锁转轴(41)、连接片(42)、开关触发器(43)、安装座(44)、盖板(45)、锁把手(46)、轴承(47)、套筒(48)、锁孔(49)、第二电动伸缩器(410);所述安装座(44)嵌设在门板(1)内,盖板(45)盖设在安装座(44)上,轴承(47)安装在安装座(44)的内侧,锁转轴(41)设置在轴承(47)内,锁转轴(41)上设置连接片(42),连接片(42)与开关触发器(43)接触设置,开关触发器(43)设置在门板(1)内并连接至控制器,锁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曲岳凯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佰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