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预制梁基于吊装对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900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预制梁基于吊装对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上端边缘处设置有吊环,吊环一侧设置有电机,电机一端设置有螺杆,螺杆外环面设置有位移块,螺杆一端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内侧设置有轴承,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侧设置有第一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机、螺杆、位移块、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利用电机与螺杆的配合,可以对位移块进行偏移,然后利用位移块可以对第一滑槽内部设置的第一滑块进行位置调整,从而让装置主体下方设置的承重块可以横向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吊机不动的情况下,通过人为控制装置主体对预制梁进行精准对位,从而提高了工作便捷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预制梁基于吊装对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吊装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预制梁基于吊装对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梁,是采用工厂预制,再运至施工现场按设计要求位置进行安装固定的梁,传统预制梁运输、吊装、定位过程主要利用运梁台车将大型预制梁运送到墩位处,再利用吊装设备吊装预制梁,预制梁吊放过程中,现场需要多名测量人员及工人指挥定位,吊装设备司机需根据测量人员指挥不断调整、吊放大型预制梁,以满足精确定位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预制梁在利用吊机进行吊装过过程,吊机在将预制梁吊装到建筑上方时,在进行对位时,由于吊机司机视野会出现盲区,从而在对位操作时,无法满足精准定位的要求;
[0005]2、现有的技术在对预制梁进行固定时,通常都是利用绑带或者钢绳的方式对预制梁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这种方式不仅对预制梁会造成损伤,而且钢绳在吊装预制梁时,会出现钢绳偏移的情况,从而导致预制梁掉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提出了一种建筑预制梁基于吊装对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预制梁基于吊装对位装置,解决了现今存在的吊装预制梁无法精准定位的情况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预制梁基于吊装对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上端边缘处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一端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外环面设置有位移块,所述螺杆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侧设置有轴承,所述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侧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一端贯穿第一滑槽内壁设置有承重块,所述承重块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设置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一端设置有卡爪。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环的数量四组,所述吊环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上表面拐角处。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杆一端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套接在轴承内侧。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块的形状为T形,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端贯穿装置主体内壁与位移块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底端贯穿装置主体内壁与承重块上端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块一侧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底端贯穿承重块内壁与卡爪上端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爪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卡爪的形状为匚形,所述卡爪对称安装在承重块下方。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爪内表面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材料由橡胶制成,所述垫片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垫片固定粘接在卡爪内表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预制梁基于吊装对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建筑预制梁基于吊装对位装置,通过设置电机、螺杆、位移块、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利用电机与螺杆的配合,可以对位移块进行偏移,然后利用位移块可以对第一滑槽内部设置的第一滑块进行位置调整,从而让装置主体下方设置的承重块可以横向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吊机不动的情况下,通过人为控制装置主体对预制梁进行精准对位,从而提高了工作便捷性。
[0016]2、该一种建筑预制梁基于吊装对位装置,通过设置第二滑槽、液压泵、第二滑块和卡爪,利用液压泵与连接杆的配合们可以对第二滑块进行调整,从而利用第二滑块与卡爪的配合,可以对预制梁进行固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对预制梁的固定效果,而且提高了对预制梁固定时的便捷性,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整体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位移块与螺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液压泵与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第二滑块与卡爪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0023]图中:1、装置主体;101、吊环;2、电机;3、螺杆;4、位移块;5、固定块;6、轴承;7、第一滑槽;8、第一滑块;9、承重块;10、第二滑槽;11、液压泵;12、连接杆;13、第二滑块;14、卡爪;141、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6,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建筑预制梁基于吊装对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上端边缘处设置有吊环101,吊环101一侧设置有电机2,电机2一端设置有螺杆3,螺杆3外环面设置有位移块4,螺杆3一端设置有固定块5,固定块5内侧设置有轴承6,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7,第一滑槽7内侧设置有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8一端贯穿第一滑槽7内壁设置有承重块9,承重块9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槽10,第二滑槽10内部设置有液压泵11,液压泵11一端设置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一端设置有第二滑块13,第二滑块13一端设置有卡爪14。
[0026]本实施例中,吊环101的数量四组,吊环101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1上表面拐角处,通过设置多组吊环101可以提高对装置主体1吊装稳定性;螺杆3一端与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接,螺杆3另一端套接在轴承6内侧,利用电机2与螺杆3的配合,可以对位移块4的位置进行调整;第一滑块8的形状为T形,第一滑块8与第一滑槽7滑动连接,第一滑块8上端贯穿装置主体1内壁与位移块4底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块8底端贯穿装置主体1内壁与承重块9上端固定连接,利用位移块4可以对第一滑块8的位置进行调整;第二滑块13一侧与连接杆12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滑块13底端贯穿承重块9内壁与卡爪14上端固定连接,利用第二滑块13与液压泵11的配合,可以对承重块9的位置进行调整;卡爪14的数量为若干组,卡爪14的形状为匚形,卡爪14对称安装在承重块9下方,将卡爪14设为匚形,可以提高对预制梁固定时的 稳定性,卡爪14内表面设置有垫片141,垫片141的材料由橡胶制成,垫片141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垫片141固定粘接在卡爪14内表面,利用垫片141可以增加卡爪14与预制梁之间的摩擦力。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操作者将吊绳固定在吊环101上后,通过吊机将与预制梁吊运至安装部位后,在需要对预制梁进行微调对位时,通过控制电机2,利用电机2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预制梁基于吊装对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上端边缘处设置有吊环(101),所述吊环(101)一侧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一端设置有螺杆(3),所述螺杆(3)外环面设置有位移块(4),所述螺杆(3)一端设置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内侧设置有轴承(6),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7),所述第一滑槽(7)内侧设置有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一端贯穿第一滑槽(7)内壁设置有承重块(9),所述承重块(9)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槽(10),所述第二滑槽(10)内部设置有液压泵(11),所述液压泵(11)一端设置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一端设置有第二滑块(13),所述第二滑块(13)一端设置有卡爪(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预制梁基于吊装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101)的数量四组,所述吊环(101)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1)上表面拐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预制梁基于吊装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一端与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轩巩运岱巩运刚徐庆彬生茂琪王滕兴刘统海张西启王延强刘宜辉任新新宫庆玉王思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连云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