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光顺专利>正文

仿古建筑地下室采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892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仿古建筑地下室采光结构。包括地面建筑以及设置在地面建筑正下方的地下室,地面建筑一层的外墙上方设置有外挑的中式仿古屋檐,中式仿古屋檐的下方设置有采光窗,采光窗的一侧与地面建筑外墙的底端墙角衔接,采光窗的下方设置有连通地下室的采光仓。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兼具采光通风效果,既能满足夏季防晒冬季防雨雪灰尘覆盖的需求,又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作为辅助能源。电作为辅助能源。电作为辅助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古建筑地下室采光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仿古建筑地下室采光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各种房屋建筑的地下室普遍存在采光和通风条件差的问题,电灯照明和鼓风机、排气扇通风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照明和通风的需求,但这些方案不仅需要消耗电能,鼓风机、排气扇运转中还会产生噪音,体验较差。自然光照明、空气对流通风,不仅更加节能环保,也能够提供更加舒适自然的居住环境。为此,对地下室导入自然光照明和对流通风成为现代建筑设计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09586878、授权公告号CN21024143U公开了《一种地下室施工采光补偿装置》,其采用两面平面镜和一组凸面镜的反射、散射原理将室外的光线引导进入地下室,达到照明的目的。这种装置结构复杂,维护和使用非常不方便,不仅需要定期清洁镜面的灰尘,还要防止磕碰易碎的玻璃,自然光照射角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其使用效果,最致命的缺陷是曲折的光路阻挡了空气流通,使地下室的通风效果更加恶化。另一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6117565、申请公布号CN111677419A公开了《全埋地下室采光窗及其施工方法》,在地下室的建筑外墙上设置一个墙洞,该墙洞垂直向上延伸穿过地面形成窗洞,并在窗洞上安装窗户,这样使窗洞通过墙洞与地下室内部贯通,外部光线可以透过窗洞上的窗户、由墙洞散射进入地下室内部,达到改善室内照明的目的。这种地下室采光窗结构简单、不消耗能源,但窗洞上的窗户裸露在外,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对密封、防水性、老化等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基本水平设置的窗户直接遭受日晒雨淋要求有很高的防水密封性能,夏季日光直射、冬季冰雪覆盖又对窗户的密封件的抗老化以及温度适应性能提出更加严酷的考验。另外,上述两专利都只是无动力地改善采光效果,要想进一步提高照明和通风,只能结合市电照明或者鼓风机通风,无法采用自给自足的清洁能源作为辅助照明和通风的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兼具采光通风效果的仿古建筑地下室采光结构,满足夏季防晒冬季防雨雪灰尘覆盖的需求,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作为辅助能源。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仿古建筑地下室采光结构包括地面建筑以及设置在地面建筑正下方的地下室,所述地面建筑外墙的底端墙角处设置有连通地下室的采光窗,所述采光窗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地面建筑外墙上的中式仿古屋檐,采光窗的下方设置有连通地下室的采光仓;所述采光窗包括窗框和安装在窗框上的窗扇,所述窗框包括紧贴地面建筑外墙的底端墙角设置的内边框、固定连接在内边框两端并向外侧延伸的侧边框以及固定连接在侧边框的外侧端并与内边框平行设置的外边框;所述窗框的外侧设置有矮墙,窗框的外边框固定安装在矮墙的上端。
[0005]所述地面建筑的外墙上方设置有阳台,所述中式仿古屋檐设置在阳台的外侧壁上。
[0006]所述所述窗扇的外端铰接在外边框上、窗扇的内端活动搭接在内边框上;所述窗框上设置有开窗器,所述开窗器包括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内边框和外边框上的丝杠、通过螺纹配合套装在丝杠上的滑块、固定连接在窗扇上的连接块以及铰接在滑块和连接块之间的连杆,所述丝杠上安装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装置。
[0007]所述矮墙的外侧壁上低于外边框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铰链,所述窗扇的外端固定连接在摆杆的上端,所述摆杆的下端安装在限位铰链上;在窗扇的内端安装有用于推动窗扇升降的升降撑杆杆,所述升降撑杆杆的下端连接在采光仓的侧壁上;所述限位铰链包括固定连接在矮墙上的底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轴套以及安装在轴套中的转轴,所述轴套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摆杆的下端闯过限位孔固定连接在转轴上。
[0008]所述中式仿古屋檐上覆盖有光伏太阳能瓦。
[0009]所述窗扇上贴附有光伏太阳能薄膜。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兼具采光通风效果,既能满足夏季防晒冬季防雨雪灰尘覆盖的需求,又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作为辅助能源。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春秋冬三季的光照效果示意图。
[0012]图2为夏季的光照效果示意图。
[0013]图3是采光窗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采光窗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开窗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是图6实施例中外置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是窗扇打卡以后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仿古建筑地下室采光结构包括地面建筑1以及设置在地面建筑1正下方的地下室2,该地面建筑1可以只有一层也可以如图1、图2所示为两层以上的多层建筑。所述地面建筑1外墙的底端墙角处设置有连通地下室2的采光窗4,所述采光窗4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地面建筑1外墙上的中式仿古屋檐3,所述中式仿古屋檐3包括固定连接在地面建筑1外墙上具有倾斜上表面的支架以及覆盖在支架上表面的瓦片。采光窗4的下方设置有连通地下室2的采光仓5。这样,地下室2可以通过采光窗4接收室外的光照,实现地下室自然光照明的效果。如图1所示,因为中式仿古屋檐3位于采光窗4的上方,如图中箭头所示春秋冬三季倾斜的光线可以直射采光窗4,增强地下室的采光效果,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
光。如图2中箭头所示,在夏季日光直射地面的时候,位于采光窗4上方的中式仿古屋檐3则可以起到很好的遮挡作用,防止日光直射采光窗4,可以避免暴晒,有效降低地下室内的温度,同时还可以避免暴晒造成采光窗4过早老化,延长使用寿命。另外,在雨雪天气,中式仿古屋檐3的遮挡作用可以防止雨雪直接落在采光窗4上,减轻窗户密封机构的负担,防止密封件因剧烈的温度变化和雨水的浸泡而提前老化变质,延长窗户的使用寿命。另外,所述中式仿古屋檐3上覆盖有光伏太阳能瓦。光伏太阳能瓦不仅具有装饰和遮阳、挡雨的作用,还可以发电为地下室的灯光照明提供能源。当然,如果不需要发电,也可以用普通仿古瓦覆盖所述中式仿古屋檐3。
[0021]针对两层以上的多层建筑,所述地面建筑1的外墙上方设置有阳台6,所述中式仿古屋檐3设置在阳台6的外侧壁上。此时中式仿古屋檐3更加靠外,对采光窗4的遮挡效果更好。
[0022]如图3所示,所述采光窗4包括窗框和安装在窗框上的窗扇45,所述窗框包括紧贴地面建筑1外墙的底端墙角设置的内边框41、固定连接在内边框41两端并向外侧延伸的侧边框42以及固定连接在侧边框42的外侧端并与内边框41平行设置的外边框43,并且所述窗框的外侧设置有矮墙51,窗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仿古建筑地下室采光结构,包括地面建筑(1)以及设置在地面建筑(1)正下方的地下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建筑(1)外墙的底端墙角处设置有连通地下室(2)的采光窗(4),所述采光窗(4)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地面建筑(1)外墙上的中式仿古屋檐(3),采光窗(4)的下方设置有连通地下室(2)的采光仓(5);所述采光窗(4)包括窗框和安装在窗框上的窗扇(45),所述窗框包括紧贴地面建筑(1)外墙的底端墙角设置的内边框(41)、固定连接在内边框(41)两端并向外侧延伸的侧边框(42)以及固定连接在侧边框(42)的外侧端并与内边框(41)平行设置的外边框(43);所述窗框的外侧设置有矮墙(51),窗框的外边框(43)固定安装在矮墙(51)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古建筑地下室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建筑(1)的外墙上方设置有阳台(6),所述中式仿古屋檐(3)设置在阳台(6)的外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仿古建筑地下室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45)的外端铰接在外边框(43)上、窗扇(45)的内端活动搭接在内边框(41)上;所述窗框上设置有开窗器,所述开窗器包括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内边框(41)和外边框(43)上的丝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顺
申请(专利权)人:王光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