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388587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及存储介质,其步骤包括: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情况下对变电站进行规划;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情况下对配电网网架进行规划;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情况下建立配电网双层规划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配电网规划模型中网架规划部分进行求解,针对网架结构出现交叉的现象,采用一种线路交叉判定方法并建立规划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考虑微电网灵活性资源的规划方法会少量增加网架规划的成本,但会提高整个配电网的传输裕度,使得未来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分布式电源波动或负荷预测不准确的情况时,线路留有足够的灵活性使得主网或微电网进行功率传输。网或微电网进行功率传输。网或微电网进行功率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
,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考虑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能源消耗量持续增长,负荷侧资源以多重利用形式出现在配电网中,包括分布式电源、具有源荷双重特性的电动汽车以及储能装置等一系列灵活性资源。除储能装置可控外,其他灵活性资源由于其不确定性对电网造成较大的冲击。微电网作为一种聚合灵活性资源的电气互联系统,承担着使用调度灵活性资源的任务,并且可以在保证主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0003]微电网是一种新型网络结构,是一组微电源、负荷、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构成的系统单元,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对于传统大电网来说,微电网是指多个分布式电源及其相关负载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成的网络,并通过静态开关关联至常规电网。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情况下对变电站进行规划;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情况下对配电网网架进行规划;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情况下建立配电网双层规划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配电网规划模型中网架规划部分进行求解,针对网架结构出现交叉的现象,采用线路交叉判定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情况下对变电站进行规划,包括:步骤1.1、变电站数量及容量的确定是根据容载比公式,利用式(1)建立传统容载比模型,利用式(2)建立含微网灵活性资源的配电网容载比模型:建立含微网灵活性资源的配电网容载比模型:式(1)至式(2)中,R
s
表示容载比;S
i
表示第i个变压器的容量;P
max
表示待规划地区峰荷数值;m为变电站数量;n为每座变电站所用变压器数量;λ为负荷同时率;P
mgeq
为微网等效容量,包括分布式电源出力P
dgeq
和微网灵活性资源出力Fl
mg
;步骤1.2、根据等负荷矩最小原则,利用式(3)建立变电站选址模型,利用式(4)建立单一变电站坐标模型:一变电站坐标模型:式(3)至式(4)中,C1、C2为普通节点负荷矩和微网节点负荷矩;m为变电站数量;Φ
l
、Φ
mg
为规划区域内普通节点集合和微网节点集合;λ
l
、λ
mg
为普通节点和微网节点的负荷同时率;b
ij
、b
ik
为二进制变量,为1时表示变电站向节点供电,为0时表示变电站不向节点供电;P
j
、P
k
为普通节点负荷功率和微网节点负荷功率;CO
l,j/k
表示负荷节点坐标;CO
t,i
表示变电站坐标;
步骤1.3、推导出坐标计算公式后,使用迭代法求出最终变电站坐标,在迭代过程中,初值选择各负荷点坐标的平均值,并在第k+1次结果与第k次结果之差满足精度范围时停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步骤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情况下对配电网网架进行规划,包括:步骤2.1、在网架规划阶段就对线路传输裕度提出约束,以保证待规划区域的灵活性,利用式(5)建立网架规划中的灵活性约束模型:0≤FL
l
≤βFL
max
ꢀꢀꢀꢀꢀꢀꢀꢀꢀꢀꢀꢀꢀꢀꢀꢀꢀꢀꢀꢀꢀꢀꢀꢀꢀꢀꢀꢀꢀꢀꢀ
(5)式(5)中,FL
l
为第l条线路的已用灵活性调节能力,即线路已使用的传输容量;β为裕度系数,其取值范围在[0,1]内;FL
max
为线路最大灵活性调节能力;步骤2.2、除满足灵活性约束外,还利用式(6)建立网架规划的节点电压约束模型:V
i,min
≤V
i
≤V
i,max
ꢀꢀꢀꢀꢀꢀꢀꢀꢀꢀꢀꢀꢀꢀꢀꢀꢀꢀꢀꢀꢀꢀꢀꢀꢀꢀꢀꢀꢀꢀꢀꢀꢀ
(6)式(6)中,V
i
为节点i的电压;V
i,min
和V
i,max
分别表示节点i电压的下限和上限值;步骤2.3、除满足灵活性约束外,还利用式(7)建立网架规划的功率平衡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桂旭冯沛儒徐加银李志伟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