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内窥镜手术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850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内窥镜手术冲洗装置,包括控制柄和导管,所述控制柄的前端设置有冲吸管,所述控制柄的下部设置有冲液阀门和吸液阀门并分别连通冲吸管和导管,所述控制柄的上部设置有握持凹凸块,所述冲吸管的内部设置有隔板并将其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流道,所述隔板上部的流道后端连通吸液阀门,所述隔板下部的流道后端连通冲液阀门,所述阀门的按钮按压面设置有“+”形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内窥镜手术冲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内窥镜手术冲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带给患者最直接的益处就是通过先进的技术,使手术越来越简单高效,创口越来越小,效果越来越好。内窥镜是目前在医疗诊治中常用的设备,很多内窥镜手术需要配合内窥镜手术冲洗装置进行,其主要用来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以及冲洗后对清洗液及人体渗出物等的吸取排出,以保持内窥镜照视处影像的清晰,操作人员判断准确,确保手术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不易操作失误,冲液和吸液效率高的医用内窥镜手术冲洗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医用内窥镜手术冲洗装置,包括控制柄和导管,所述控制柄的前端设置有冲吸管,所述控制柄的下部设置有两个并列设置的阀门,所述阀门包括冲液阀门和吸液阀门,所述冲液阀门位于吸液阀门的前面,所述阀门连通其前端的冲吸管和后端的导管,所述导管的数量为两根,分别连接冲液阀门和吸液阀门,所述控制柄的上部设置有握持凹凸块,所述冲吸管的内部设置有隔板并将其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流道,所述隔板上部的流道后端连通吸液阀门,所述隔板下部的流道后端连通冲液阀门。
[0006]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为按压式且按钮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冲液阀门的按钮按压面设置有“+”形凸起,所述吸液阀门的按钮按压面设置有
“‑”
形凸起,所述冲液阀门和吸液阀门的按钮颜色不同。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的中段设置有罗伯特夹和止回阀,所述导管的末端设置有连接头。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冲吸管由不锈钢管制成,长度范围为200mm

300mm,所述冲吸管的前端进行倒圆角加工处理,外面套有保护帽。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柄由透明ABS制成,所述握持凹凸块的上部为波浪起伏形,采用橡胶软性材质制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冲吸导管通过连接头与控制柄连接,所述控制柄的后端设置有可拆卸式的封堵后盖,所述连接头和封堵后盖均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与控制柄相连。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上缠绕有一段捆扎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分隔开的独立的冲液管路和吸液管路,实现快速冲洗、吸引,转换方便,管路的不共用也避免了污染的产生,冲吸管的尺寸适中,易于到达所需伸入的部位,前端圆润,不易伤害人体;通过设置按压式的阀门,管路通断控制迅速且精准;通过设置
触感和颜色区分明显的阀门按钮,极其便于操作人员识别,利用指尖即可轻松控制冲液和吸液,从而大大降低误操作率,确保医疗安全;通过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控制柄,手感好,方便操作人员握持,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易产生疲劳,此外管路可捆扎,从而不易产生缠绕现象,操作不费力,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

A向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阀门3按钮按压面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冲吸管2横截面示意图。
[0018]图中:1、控制柄;2、冲吸管;3、阀门;3a、冲液阀门;3b、吸液阀门;4、导管;5、握持凹凸块;6、隔板;7、封堵后盖;8、罗伯特夹;9、止回阀;10、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如图1~图4所示,一种医用内窥镜手术冲洗装置,包括控制柄1和导管4,控制柄1由透明ABS制成,ABS塑料是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三种单体相对含量可任意变化,制成各种树脂,透明壳体使其不易藏污纳垢,便于清洁及观察内部情况;控制柄1的前端设置有冲吸管2,控制柄1的下部设置有两个并列设置的阀门3,用于控制管路的通断;阀门3包括冲液阀门3a和吸液阀门3b,冲液阀门3a位于吸液阀门3b的前面,打开前端的阀门3进行冲液,打开后端的阀门3则进行吸液,符合人的控制逻辑,从而不易误操作;阀门3连通其前端的冲吸管2和后端的导管4,导管4的数量为两根,分别连接冲液阀门3a和吸液阀门3b,控制柄1的上部设置有握持凹凸块5,握持凹凸块5的上部为波浪起伏形,采用橡胶软性材质制成,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便于握持;冲吸管2的内部设置有隔板6并将其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流道,将冲液流道和吸液流道分隔开来,隔板6上部的流道后端连通吸液阀门3b,隔板6下部的流道后端连通冲液阀门3a,这样的连接设置与阀门3的布局设计相匹配,同时也方便装配和保证内部连接管用料最少,节省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
[0021]阀门3为按压式且按钮表面设置有凸起,阀门3的内部通过压力结构件推动阀芯堵住管路通道,当对其按钮施加作用力后,阀芯移开,管路通流,按压式阀门具有响应快速和操作便捷的优点;冲液阀门3a的按钮按压面设置有“+”形凸起,吸液阀门3b的按钮按压面设置有
“‑”
形凸起,区别很明显,冲液阀门3a和吸液阀门3b的按钮颜色不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触觉分辨和视觉分辨,误操作率极低,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
[0022]导管4的中段设置有罗伯特夹8和止回阀9,目前医疗器械领域大量使用罗伯特夹8,用于夹住软管,调节软管内液体流速,止回阀9则用于防止液体回流,造成污染;导管4的末端设置有连接头10,其用于连接供液和吸液装置。
[0023]冲吸管2由不锈钢管制成,清洁度高,极不易发生锈蚀,长度范围为200mm

300mm,长度适中,便于操作;冲吸管2的前端进行倒圆角加工处理,头部圆润,避免损伤人体,外面套有保护帽,防止异物进入管道。
[0024]冲吸导管4 通过连接头与控制柄1连接,控制柄1的后端设置有可拆卸式的封堵后盖7,连接头和封堵后盖7均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与控制柄1相连,安装和拆卸方便且密封性佳。
[0025]导管4上缠绕有一段捆扎带,用于将一部分并列的导管4缠绕合并起来,这样不易产生缠绕,也有利于前端控制柄1的活动。
[0026]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手术冲洗装置供内窥镜手术中内腔冲洗和吸排用,具备冲洗与抽吸双重功能,单手操作即可;其大致操作方法如下:先通过连接头10将导管4连通供液和吸液装置,打开不锈钢冲吸管2前端的保护帽,即可进行冲吸作业,在使用中,按压前端的冲液阀门3a进行冲液,按压后端的吸液阀门3b则进行吸液,罗伯特夹8可用于固定导管4和调整流量,当使用完成后,即可抛弃,进行无害化处理,一次性的使用方式避免了交叉感染。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进行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内窥镜手术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柄(1)和导管(4),所述控制柄(1)的前端设置有冲吸管(2),所述控制柄(1)的下部设置有两个并列设置的阀门(3),所述阀门(3)包括冲液阀门(3a)和吸液阀门(3b),所述冲液阀门(3a)位于吸液阀门(3b)的前面,所述阀门(3)连通其前端的冲吸管(2)和后端的导管(4),所述导管(4)的数量为两根,分别连接冲液阀门(3a)和吸液阀门(3b),所述控制柄(1)的上部设置有握持凹凸块(5),所述冲吸管(2)的内部设置有隔板(6)并将其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流道,所述隔板(6)上部的流道后端连通吸液阀门(3b),所述隔板(6)下部的流道后端连通冲液阀门(3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手术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3)为按压式且按钮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冲液阀门(3a)的按钮按压面设置有“+”形凸起,所述吸液阀门(3b)的按钮按压面设置有
“‑”
形凸起,所述冲液阀门(3a)和吸液阀门(3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小林陈靓许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健裕健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