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乔建国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808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包括环体、上裙体和下裙体,所述环体环绕在树干的周面上,所述环体的内表面与所述树干表面接触,所述环体的外表面为弧面;所述环体的上端设置有上裙体,所述上裙体外翻形成开口向上的喇叭口,所述上裙体的边缘设置有上折边,所述上折边为弧面内翻结构;所述环体下端设置有下裙体,所述下裙体外翻形成开口向下的喇叭口,所述下裙体的边缘设置有下折边,所述下折边为弧面内翻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拆除,整齐、美观,可重复使用,能够有效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活动。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林木虫害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许多林木害虫如草履蚧、美国白蛾、蜗牛等具有上、下树活动的习性。草履蚧在树下土壤缝隙、落叶、杂物中产卵,而后沿树干爬行上树,长大后进行雌雄交尾,受精雌成虫又沿着树干向下爬行,在缝隙、落叶、杂物中越冬,翌年产卵后继续上树危害;美国白蛾在土中化蛹,成虫飞到树上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变成老熟幼虫后沿树干向下爬行,再寻找化蛹场所;蜗牛在土壤中产卵,遇到多雨天气就会上树危害。这些害虫上树后,或刺吸植物干、叶内的汁液,或咬食植物叶片,造成叶片缺刻、萎蔫,诱发煤污病,传播病原物,影响观赏,降低果实产量和品质。
[0003]为防治这些害虫,常对树干、树冠进行喷药作业,污染环境,影响行人、车辆通过。为防止草履蚧、蜗牛上树危害,通常在树干距地面1

1.2cm处用无纺布制作截杀环,上面涂抹机油或杀虫剂;为防止美国白蛾下树化蛹,通常在树干上距地面1

1.2cm处绑扎草把,诱集幼虫,待幼虫化蛹后再拆除,集中销毁。但是,制作截杀环或绑扎草把都较费时、费力,并且不能重复使用,因此如何开发一种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成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解决喷药作业污染环境,制作截杀环或绑扎草把都较费时、费力,并且不能重复使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包括环体、上裙体和下裙体,所述环体环绕在树干的周面上,所述环体的内表面与所述树干表面接触,所述环体的外表面为弧面;所述环体的上端设置有上裙体,所述上裙体外翻形成开口向上的喇叭口,所述上裙体的边缘设置有上折边,所述上折边为弧面内翻结构;所述环体下端设置有下裙体,所述下裙体外翻形成开口向下的喇叭口,所述下裙体的边缘设置有下折边,所述下折边为弧面内翻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环体、上裙体、下裙体、上折边和下折边一体成型。
[0008]进一步的,所述环体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的接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环体的内表面与所述树干通过双面胶粘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环体包括上环体和下环体,所述上环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下环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插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环体的第一接口与下环体的第二接口不在同一直线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环体、上裙体和上折边一体成型;所述下环体、下裙体和下折边一体成型。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通过在环体的上下两端设置裙体和折边,加大了害虫的翻越难度,能够有效阻止害虫上下树;本技术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采用表面光滑的塑料板制作,使得害虫集中,利于集中喷药杀灭,同时降低了喷药高度,节约了喷药成本和人力成本。总的来说,本技术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拆除,整齐、美观,可重复使用,能够有效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主视图(实施例1);
[0017]图2为本技术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剖视图(实施例1);
[0018]图3为本技术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俯视图(实施例1);
[0019]图4为本技术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主视图(实施例2);
[0020]图5为本技术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剖视图(实施例2)。
[0021]附图标记说明:1、树干;2、环体;201、上环体;202、下环体;203、凹槽;204、插板;3、上裙体;4、下裙体;5、上折边;6、下折边;7、接口;701、第一接口;702、第二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包括环体2、上裙体3和下裙体4。
[0024]所述环体2环绕在树干1的周面上,所述环体2的内表面与所述树干表面接触,所述环体2的内表面与所述树干1通过双面胶粘合。既能固定环体2,又能防止害虫从环体2与树干1的夹缝爬过。
[0025]所述环体2的外表面为弧面,所述环体2的表面光滑,不利于害虫爬行。
[0026]所述环体2的上端设置有上裙体3,所述上裙体3外翻形成开口向上的喇叭口,所述上裙体3的边缘设置有上折边5,所述上折边5为弧面内翻结构。
[0027]所述环体2下端设置有下裙体4,所述下裙体4外翻形成开口向下的喇叭口,所述下裙体4的边缘设置有下折边6,所述下折边6为弧面内翻结构。此种双裙体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害虫上下树。在裙体处可涂抹粘虫胶,或者在害虫集中在裙体处时喷洒无公害杀虫剂进行防治。
[0028]所述环体2、上裙体3、下裙体4、上折边5和下折边6一体成型,采用一定韧性的塑料材质。若选用黄色塑料板,还可诱杀蚜虫、粉虱等害虫。
[0029]环体2的高度为30至50mm,上裙体2和下裙体3的高度均为30至50mm,上折边5和下折边6的高度为10mm。
[0030]不使用时,环体2为平铺状态,使用时根据树干1的直径裁剪合适的环体2的长度,然后围绕成一个圆筒,所述环体2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套入树干的接口7。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4至图5所示,一种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包括环体2、上裙体3和下裙体
4。
[0033]所述环体2环绕在树干1的周面上,所述环体2的内表面与所述树干表面接触,所述环体2的内表面与所述树干1通过双面胶粘合。既能固定环体2,又能防止害虫从环体2与树干1的夹缝爬过。
[0034]所述环体2的外表面为弧面,所述环体2的表面光滑,不利于害虫爬行。
[0035]所述环体2包括上环体201和下环体202,所述上环体201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203,所述下环体20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凹槽203配合的插板204。
[0036]所述上环体201的第一接口701与下环体202的第二接口702不在同一直线上,能够自我保持环体2的圆筒形状。
[0037]所述上环体201的上端设置有上裙体3,所述上裙体3外翻形成开口向上的喇叭口,所述上裙体3的边缘设置有上折边5,所述上折边5为弧面内翻结构。
[0038]所述下环体202下端设置有下裙体4,所述下裙体4外翻形成开口向下的喇叭口,所述下裙体4的边缘设置有下折边6,所述下折边6为弧面内翻结构。此种双裙体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害虫上下树。
[0039]在裙体处可涂抹粘虫胶,或者在害虫集中在裙体处时喷洒无公害杀虫剂进行防治。...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体(2)、上裙体(3)和下裙体(4),所述环体(2)环绕在树干(1)的周面上,所述环体(2)的内表面与所述树干表面接触,所述环体(2)的外表面为弧面;所述环体(2)的上端设置有上裙体(3),所述上裙体(3)外翻形成开口向上的喇叭口,所述上裙体(3)的边缘设置有上折边(5),所述上折边(5)为弧面内翻结构;所述环体(2)下端设置有下裙体(4),所述下裙体(4)外翻形成开口向下的喇叭口,所述下裙体(4)的边缘设置有下折边(6),所述下折边(6)为弧面内翻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2)、上裙体(3)、下裙体(4)、上折边(5)和下折边(6)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害虫上下树活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2)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潇琪郑翔鲲乔建国张玉超刘洽然高靖李淑丽马晶晶韩梦雨
申请(专利权)人:乔建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