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社区人脸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包括:布置于社区内的多个人脸采集装置;与人脸采集装置数据连接的终端;接收终端汇总上传的人脸数据信息的云平台;人脸采集装置布置于所述社区进出口处、社区各楼栋电梯内、社区内各楼栋内的楼层入口处以及社区内各楼栋的各楼层的楼梯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于社区内的人脸采集装置获取社区内的人员的人脸数据信息,获取的人脸数据信息发送至终端,终端可将获取的人脸数据信息进行汇总预处理并发送至云平台,需要对人脸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时,可以直接从云平台上调取即刻进行后续深度的处理。通过各个社区的分块采集汇总,为后续的人脸数据处理提供便利。为后续的人脸数据处理提供便利。为后续的人脸数据处理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慧社区人脸数据信息采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人脸数据采集
,尤其涉及一种智慧社区人脸数据信息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
[0003]现有技术中,国家公务人员,例如公安人员在进行人脸数据处理时,由于人脸数据太多,不能很好的进行区域分类,处理的工作量较大,而且某些社区内的人脸采集装置不完善,数据采集不完整,因此也给最终的人脸数据处理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社区人脸数据信息采集系统。
[000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
[0006]智慧社区人脸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包括:
[0007]布置于社区内的多个人脸采集装置;
[0008]与所述人脸采集装置数据连接且可获取所述人脸采集装置采集的人脸数据信息的终端;
[0009]接收所述终端汇总上传的人脸数据信息的云平台;
[0010]所述人脸采集装置布置于所述社区进出口处、社区各楼栋电梯内、社区内各楼栋内的楼层入口处以及社区内各楼栋的各楼层的楼梯口处。
[001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于社区内的人脸采集装置获取社区内的人员的人脸数据信息,获取的人脸数据信息发送至终端,终端可将获取的人脸数据信息进行汇总预处理(具体的汇总预处理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可以有多种现有处理方式,在此不做赘述),然后再发送至云平台,国家公务人员需要对人脸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时,可以直接从云平台上调取经过预处理之后人脸数据信息进行后续深度的处理即可。通过各个社区的分块采集汇总,为后续的人脸数据处理提供便利。
[0012]本技术中人脸采集装置有多种形式,作为优选,所述人脸采集装置包括刷脸门禁以及摄像头,所述刷脸门禁设置于社区进出口处,所述摄像头分布于所述区各楼栋电梯内、社区内各楼栋内的楼层入口处以及社区内各楼栋的各楼层的楼梯口处。
[0013]为了提高人脸数据的采集率,本技术中还可以设置其他的人脸采集装置,作为优选,所述人脸采集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正衣镜,所述支架上安装有采集人脸数据的取像器,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所述正衣镜的外框以及支撑所述外框的底座,所述取像器固定于所述外框,所述外框设置有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设置于所述正衣镜的周围,所述外框还设置有向所述补光灯供电的电源,所述补光灯与所述电源之间设置有控制
所述补光灯点亮或熄灭的光敏开关。
[001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设置正衣镜,人员在通过特定位置或在需要在特定位置等待时,可能具有照镜子的需求,此时,人员在使用镜子时通常正面对着正衣镜,设置于外框上的取像器即可抓拍人员的正面人脸数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采集人脸正面数据,提高了人脸数据的采集精度。
[0015]另外,通过设置补光灯可以补偿环境光线,一方面使正衣镜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取像器的数据采集精确度,优化了人脸数据信息采集装置的应用性能。
[0016]作为优选,所述外框包括前框和后框,所述前框与所述后框之间形成安装所述正衣的安装槽,所述前框与所述后框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0017]本方案中,正衣镜易于与外框连接,外框与正衣镜易于装配。
[0018]作为优选,所述正衣镜与所述前框之间设置有弹性垫,所述正衣镜与所述后框之间设置有弹性垫。
[0019]本方案中,正衣镜不易损坏,延长了正衣镜的使用寿命。
[0020]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与所述正衣镜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厚度不小于所述安装槽深度的一半。
[0021]本方案中,正衣镜不易损坏,延长了正衣镜的使用寿命。
[0022]作为优选,所述底座还设置有测量使用者身高的测量杆,所述测量杆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测量杆还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沿所述测量杆滑动,所述滑杆与所述测量杆垂直设置。
[0023]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测量杆使人员可以测量身高,人员在测量身高的过程中查看数据时有利于取像器采集人员正面人脸数据。
[0024]作为优选,所述测量杆有两根,两根所述测量杆分别位于所述正衣镜的左、右两侧,所述滑杆设置有与所述测量杆配合的滑孔,所述滑孔设置于所述滑杆的中部,所述测量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缓冲头。
[0025]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缓冲头,正衣镜翻倒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功能,正衣镜不易损坏,延长了正衣镜的使用寿命。
[0026]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头呈球形,并且,所述缓冲头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滑杆。
[0027]作为优选,所述外框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其中一端,所述外框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具有长度调节能力的角度调节杆,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角度调节杆的另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外框,所述外框还设置有中间杆,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角度调节杆。
[0028]本方案中,正衣镜的角度可以调节,优化了正衣镜的使用性能。
[002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智慧社区人脸数据信息采集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0030]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于社区内的人脸采集装置获取社区内的人员的人脸数据信息,获取的人脸数据信息发送至终端,终端可将获取的人脸数据信息进行汇总预处理,然后再发送至云平台,国家公务人员需要对人脸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时,可以直接从云平台上调取经过预处理之后人脸数据信息进行后续深度的处理即可。通过各个社区的分块采集汇总,为后续的人脸数据处理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0031]出于解释的目的,在以下附图中阐述了本技术技术的若干实施方案。以下附图被并入本文本并且构成具体实施方案的一部分。在一些情况下,以框图形式示出了熟知的结构和部件,以便避免使本技术主题技术的概念模糊。
[0032]图1为本技术第一方向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第二方向的示意图。
[0034]图3为测量杆与滑杆装配处的示意图。
[0035]图4为外框与正衣镜装配处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实施例的智慧社区人脸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0037]图中:
[0038]1、支架,11、外框,12、底座,13、弹性垫,14、缓冲垫,15、测量杆,16、滑杆,17、缓冲头,18、角度调节杆,19、中间杆。
[0039]2、正衣镜,3、取像器。
[0040]4、补光灯,41、电源。
[0041]5、人脸采集装置。
[0042]6、终端。
[0043]7、云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示出的具体实施方案旨在作为本技术主题技术的各种配置的描述,并且,不旨在表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慧社区人脸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于社区内的多个人脸采集装置;与所述人脸采集装置数据连接且可获取所述人脸采集装置采集的人脸数据信息的终端;接收所述终端汇总上传的人脸数据信息的云平台;所述人脸采集装置布置于所述社区进出口处、社区各楼栋电梯内、社区内各楼栋内的楼层入口处以及社区内各楼栋的各楼层的楼梯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社区人脸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采集装置包括刷脸门禁以及摄像头,所述刷脸门禁设置于社区进出口处,所述摄像头分布于所述区各楼栋电梯内、社区内各楼栋内的楼层入口处以及社区内各楼栋的各楼层的楼梯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慧社区人脸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采集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正衣镜,所述支架上安装有采集人脸数据的取像器,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所述正衣镜的外框以及支撑所述外框的底座,所述取像器固定于所述外框,所述外框设置有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设置于所述正衣镜的周围,所述外框还设置有向所述补光灯供电的电源,所述补光灯与所述电源之间设置有控制所述补光灯点亮或熄灭的光敏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慧社区人脸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包括前框和后框,所述前框与所述后框之间形成安装所述正衣的安装槽,所述前框与所述后框之间通过螺钉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秀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数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