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棚补温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7595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大棚补温技术领域,具体为冷棚补温控制系统,包括:温度获取单元,用于采集并发送冷棚内部温度数据;补温单元,用于对冷棚进行补温;智能网关,分别与温度获取单元和补温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温度获取单元的采集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以及接收服务器的控制数据并发送至补温单元;服务器,与智能网关连接,用于数据的接收、存储、计算以及发送;移动终端,与服务器连接,用于控制补温单元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棚温度补温作业不能实现远程或者自动补温,导致人工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增加的问题。人工成本增加的问题。人工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棚补温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大棚补温
,具体为冷棚补温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冷棚指的是塑料大棚,一般不需要加盖草笘,只有一层塑料薄膜,而且没有后土墙及山墙。冷棚作为中国设施种植业的主要方式,其规模逐年增加。随着冬季的强冷空气到来,会导致一些地区出现较强的低温过程,冷棚中农作物可能发生冻害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所以,冷棚在冬季低温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补温措施。
[0003]目前,利用简易燃煤补温炉等补温设备加热冷棚内气体的方法较为常见,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人工经常关注冷棚内温度是否降低,不能实现远程或者自动补温,导致人工劳动强度大,且人工成本增加,不适合现代农业向自动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冷棚补温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冷棚温度补温作业不能实现远程或者自动补温,导致人工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增加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冷棚补温控制系统,包括:
[0006]温度获取单元,用于采集并发送冷棚内部温度数据;
[0007]补温单元,用于对冷棚进行补温;
[0008]智能网关,分别与所述温度获取单元和补温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温度获取单元的采集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以及接收所述服务器的控制数据并发送至所述补温单元;
[0009]服务器,与所述智能网关连接,用于数据的接收、存储、计算以及发送;
[0010]移动终端,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补温单元的工作状态。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温度获取单元包括:
[0012]温度传感器一,用于检测冷棚内部温度;
[0013]通信模块一,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一和智能网关连接,用于将所述温度传感器一检测的温度数据发送至智能网关。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补温单元包括:
[0015]加热组件,用于对冷棚进行补温;
[0016]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加热组件和智能网关连接,用于控制加热组件开启或关闭供热。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0018]补温炉,其供热腔内设置有燃料块;
[0019]打火器,位于所述燃料块下方,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对燃料块引燃。
[002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为电加热器、油汀加热器的其中一种。
[002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0022]控制器,与所述加热组件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加热组件的开启或关闭;
[0023]温度传感器二,用于检测所述加热组件的供热状态;
[0024]通信模块二,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二和智能网关连接,用于所述控制器与智能网关间、温度传感器与智能网关间的数据传输。
[002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服务器为云服务器,具体包括:
[0026]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存储、计算温度数据和加热组件工作状态数据,并发送计算结果;
[0027]命令设定模块,用于接收、存储、计算并发送指令数据,所述指令数据包括温度下限阈值、加热组件开启或关闭。
[002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显示计算结果的可视化屏幕和操控界面,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的计算结果、输入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转化为指令数据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
[002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安装有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操作系统为基于Android、iOS、Windows Phone系统设计的app应用软件。
[003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一、通信模块二和智能网关的连接方式包括WIFI、蓝牙、ZigBee或者其他无线通讯方式;所述智能网关、移动终端与服务器连接的方式包括5G、WIFI或其他无线通讯方式。
[003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32]本技术提供了冷棚补温控制系统,以温度获取单元采集温度数据、补温单元对冷棚进行补温作业,通过智能网关与服务器连接,并通过与服务器连接的移动终端对冷棚内温度和补温单元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实现冷棚补温作业的远程控制、自动化控制,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还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支出。
[0033]上述技术效果主要是由以下详细的技术改进所实现的:
[0034]本技术在冷棚补温作业时,可以选择采用半自动化控制或全自动化控制模式。
[0035]1.半自动化控制模式下,温度获取单元中的温度传感器一检测冷棚内部温度数据,经通信模块一发送至智能网关。智能网关通过5G、WIFI或其他无线通讯方式,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进行计算,并得到计算结果。服务器将计算结果发送至移动终端,并在移动终端上显示。操作人员根据显示的温度,在移动终端上输入加热组件开启或关闭的控制指令,并发送指令数据至服务器,并经智能网关、通信模块二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开启或关闭,从而实现冷棚补温作业的远程控制。
[0036]用于检测加热组件工作状态的温度传感器二,将检测的数据经通信模块二、智能网关发送至服务器,其计算结果在移动终端上显示后,工作人员即可了解加热组件是否工作,避免由于加热组件未正常工作而导致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现象发生。
[0037]2.全自动化控制模式下,通过移动终端在服务器内设置温度下限阈值,当冷棚内部温度数值小于或等于温度下限阈值时,在温度获取单元中的温度传感器一检测冷棚内部温度数据,并经通信模块一、智能网关发送至服务器后,服务器自动发送加热组件开启命令并同时在移动终端显示冷棚内温度以及加热组件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冷棚补温作业的自动
化操作。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9]图1为本技术所述冷棚补温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技术所述冷棚补温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0041]附图标记说明:
[0042]10

温度获取单元,20

补温单元,30

智能网关,40

服务器,50

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冷棚补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获取单元,用于采集并发送冷棚内部温度数据;补温单元,用于对冷棚进行补温;智能网关,分别与所述温度获取单元和补温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温度获取单元的采集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以及接收所述服务器的控制数据并发送至所述补温单元;服务器,与所述智能网关连接,用于数据的接收、存储、计算以及发送;移动终端,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补温单元的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棚补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温单元包括:加热组件,用于对冷棚进行补温;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加热组件和智能网关连接,用于控制加热组件开启或关闭供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棚补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补温炉,其供热腔内设置有燃料块;打火器,位于所述燃料块下方,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对燃料块引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棚补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为电加热器、油汀加热器的其中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棚补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获取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一,用于检测冷棚内部温度;通信模块一,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一和智能网关连接,用于将所述温度传感器一检测的温度数据发送至智能网关;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与所述加热组件电性连接,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宋楠范凤翠刘胜尧贾妍齐浩王泽鹏梁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