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749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输送装置包括操作手柄、调节件和第一驱动组件,操作手柄具有容置腔;在自然状态下,所述调节件具有弯折段,所述调节件的远离所述弯折段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置腔中;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操作手柄上并与所述调节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调节件的轴向位移,使所述调节件的弯折段与所述植入式器械抵接而实现所述植入式器械的成型。该输送装置能够使植入式器械成型。该输送装置能够使植入式器械成型。该输送装置能够使植入式器械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介入式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经皮介入疗法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疾病治疗手段,并且该疗法适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其中采用经导管介入治疗方法可以放置器械和/或药物到人体的心脏、动静脉血管等部位。其中,器械可以为心脏封堵器、血管封堵器、血管滤器等。
[0004]传统的心脏封堵器或血管封堵器等器械一般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弹性好,释放后能较好的回复原来形状并较好地与缺损部位的组织贴合。但目前的记忆合金材料一般为在生物体不能腐蚀或不能降解的材料,当完成内皮化实现完全封堵后,由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封堵器将永久留存体内,可能会存在远期临床风险。
[0005]采用可吸收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封堵器或其他植入式器械,虽然高分子材料可以在机体内降解,使封堵器能够逐渐降解且降解产物被机体吸收后,在生物体内无残留,但高分子材料一般没有弹性和形状记忆特性,使得封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植入式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操作手柄,具有容置腔;调节件,在自然状态下,所述调节件具有弯折段,所述调节件的远离所述弯折段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置腔中;及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操作手柄上并与所述调节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调节件的轴向位移,使所述调节件的弯折段与所述植入式器械抵接而实现所述植入式器械的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导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导轨和所述第一转动件收容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导轨均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相连,所述调节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连,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操作手柄相连且能够相对所述操作手柄转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所述导轨转动,所述导轨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所述调节件沿轴向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固定部、转动部和抵持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导轨相连且所述转动部相对所述固定部可转动,所述调节件穿设所述转动部,且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转动部不固定连接,所述抵持部为两个,两个所述抵持部与所述调节件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抵持部位于所述转动部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转动部的外壁上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使所述转动部相对所述固定部可转动和轴向位移。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明娟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