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产生装置靠加热烘烤不同形式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如植物草叶材料)来产生气雾,并将气雾传递给用户吸食。这种“加热不燃烧”的方式,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只在较低的温度下(200℃
‑
400℃)被加热,不会燃烧且不产生明火,有效地避免了气溶胶产生基质导致的有害物质的生成。
[0003]目前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通常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或电阻材料加热的方式。其中电磁感应加热是将线圈设置在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四周,铁磁性材料放置在气溶胶产生基质中间,通过电磁感应使加热件发热并将热量传导至气溶胶产生基质,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烘烤加热。但这种结构的电磁感应加热方式中,线圈内部磁场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低;并且这种电磁感应加热结构不紧凑、温度场的测量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该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能解决电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体组件,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热件,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以形成气溶胶,且所述第一发热件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绝缘层;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发热件上,且所述线圈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表面上,所述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使所述第一发热件发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部分外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另一部分外表面,所述线圈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延伸至控制电路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线圈的第二端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部分外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线圈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另一部分外表面,所述第一导电件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延伸至控制电路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线圈的第二端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件的外表面设有螺旋状的凹槽,所述线圈与所述第一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梁,蒋路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