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曙婷专利>正文

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720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包括:内侧框架、外侧框架、可锁死万向轮、不透明活动卷帘、半透明活动卷帘、色卡卡槽;所述可锁死万向轮安装在置于内侧框架底部,且可锁死万向轮的顶端与内侧框架底部通过铆接方式相连接;所述不透明活动卷帘固定安装在内侧框架与外侧框架内部顶端;所述半透明活动卷帘固定安装在内侧框架与外侧框架内部顶端;所述色卡卡槽固定安装在内侧框架与外侧框架单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灵活性强、方便调节可折叠隔板的开合程度、透明度与色彩,便于在同一教学空间内完成不同教学物理环境的变化,可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授课需求,节省教学面积,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解决了单一的教学空间无法满足多功能授课需求的问题。足多功能授课需求的问题。足多功能授课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


[0001]本技术涉及教育教学用具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

技术介绍

[0002]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教学空间环境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现阶段部分小学的教学空间受到限制,无法建设大型教育教学场地,而普通教学空间面积相对于班级人数来说,存在使用面积偏小、内部空间单一和固定座位等问题,很多灵活开放的教学内容不能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若在实际授课中要实现游戏、自主学习、开放式交流等活动与讲授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就对现有的教学空间环境提出了挑战。
[000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基于教室内空气品质和热环境优化设计的复合式负压通风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包括:内侧框架、外侧框架、活动合页、弧形合页、可锁死万向轮、不透明活动卷帘、半透明活动卷帘、色卡卡槽、垂直滑道槽Ⅰ、垂直滑道槽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框架与外侧框架通过活动合页转动连接;所述左右相邻两个内侧框架通过弧形合页转动连接;所述可锁死万向轮安装在内侧框架底部,且可锁死万向轮的顶端与内侧框架底部通过铆接方式相连接;所述不透明活动卷帘固定安装在内侧框架与外侧框架内部顶端;所述半透明活动卷帘固定安装在内侧框架与外侧框架内部顶端;所述色卡卡槽固定安装在内侧框架与外侧框架单外侧。所述垂直滑道槽Ⅰ设置在内侧框架与外侧框架内侧;所述垂直滑道槽Ⅱ设置在内侧框架与外侧框架内侧。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所述内侧框架与外侧框架两侧呈圆弧状。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所述内侧框架外侧安装的色卡卡槽开口朝上,且外侧框架外侧安装的外侧安装的色卡卡槽开口朝下。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所述内侧框架、外侧框架结构完全相同,两者通过活动合页相连接设置为自由开合装置,外侧框架可以翻转立于内侧框架之上。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所述相邻两个内侧框架通过弧形合页相连接设置为自由开合装置。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所述不透明活动卷帘端部为圆柱状凸起,且内侧框架与外侧框架内侧设置有对称的垂直滑道槽Ⅰ,不透明活动卷帘设置为手动推拉装置。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所述半透明活动卷帘端部为圆柱状凸起,且内侧框架与外侧框架内侧设置有对称的垂直滑道槽Ⅱ,半透明活动卷帘设置为手动推拉装置。
[00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4]1、本技术内侧框架与外侧框架两侧呈圆弧状,防止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撞击,提升安全性。
[0015]2、本技术内侧框架外侧安装的色卡卡槽开口朝上,且外侧框架外侧安装的外侧安装的色卡卡槽开口朝下,便于将不同颜色的挡板插入色卡卡槽,以应对不同性质的教育教学内容的色彩变化,改变教学空间氛围,与不同的教学课程相匹配。
[0016]3、本技术内侧框架、外侧框架结构完全相同,两者通过活动合页相连接设置为自由开合装置,外侧框架可以翻转立于内侧框架之上,相邻两个内侧框架通过弧形合页相连接设置为自由开合装置,该设置可以根据教学课程内容使教学隔板产生围合程度的变化,如形成三面围合的遮挡状态或一字展开的隔断状态,可增加教学空间的灵活性、丰富性与趣味性。
[0017]4、本技术不透明活动卷帘、半透明活动卷帘端部均为圆柱状凸起,且内侧框架与外侧框架内侧设置有对称的垂直滑道槽Ⅰ、垂直滑道槽Ⅱ,不透明活动卷帘与半透明活动卷帘设置为手动推拉装置,将不透明活动卷帘或半透明活动卷帘沿垂直滑道槽上下推拉,可形成围合边界的透明度变化,形成视觉联系或视觉阻断效果,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
[0018]5、本技术通过对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灵活性强、方便调节可折叠框架的开合程度、方便调节隔板围合边界的透明度变化、可改变教学空间的色彩,便于在同一教学空间内完成不同教学物理环境的变化,可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授课需求,可灵活的组织变换空间,节省教育教学面积,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解决了单一的教学空间无法满足多功能授课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遮挡形态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隔离形态示意图。
[0024]图中:内侧框架1、外侧框架2、活动合页3、弧形合页4、可锁死万向轮5、不透明活动卷帘6、半透明活动卷帘7、色卡卡槽8、垂直滑道槽Ⅰ9、垂直滑道槽Ⅱ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请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0029]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包括:内侧框架1、外侧框架2、活动合页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包括:内侧框架(1)、外侧框架(2)、活动合页(3)、弧形合页(4)、可锁死万向轮(5)、不透明活动卷帘(6)、半透明活动卷帘(7)、色卡卡槽(8)、垂直滑道槽Ⅰ(9)、垂直滑道槽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框架(1)与外侧框架(2)通过活动合页(3)转动连接;左右相邻两个所述内侧框架(1)通过弧形合页(4)转动连接;所述可锁死万向轮(5)安装在内侧框架(1)底部,且可锁死万向轮(5)的顶端与内侧框架(1)底部通过铆接方式相连接;所述不透明活动卷帘(6)固定安装在内侧框架(1)与外侧框架(2)内部顶端;所述半透明活动卷帘(7)固定安装在内侧框架(1)与外侧框架(2)内部顶端;所述色卡卡槽(8)固定安装在内侧框架(1)与外侧框架(2)单外侧;所述垂直滑道槽Ⅰ(9)设置在内侧框架(1)与外侧框架(2)内侧;所述垂直滑道槽Ⅱ(10)设置在内侧框架(1)与外侧框架(2)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教学空间优化设计的可折叠教学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框架(1)与外侧框架(2)两侧呈圆弧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教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曙婷周崐王沛文马思悦
申请(专利权)人:李曙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