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坝底板的模板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714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09
一种液压坝底板的模板体系,液压坝底板上设有凹槽;包括外侧模、内侧模和预留槽模板;外侧模沿着液压坝底板外侧壁布置;内侧模沿着侧板内侧壁布置;外侧模与内侧模之间设有第一拉结螺栓;在外侧模下部之间拉结有第二拉结螺栓;液压坝底板周围的地面上设有第一地锚和第二地锚;第一地锚与液压坝底板的上部之间设有第一斜撑;第二地锚位于第一地锚与液压坝底板之间;第二地锚与液压坝底板的下部之间设有第二斜撑;预留槽模板设在凹槽的四周侧壁上,在预留槽模板上、对应液压坝底板的水平钢筋处开设有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大型钢模吊装困难,安全系数低,体积笨重复杂,拆运较慢,单体系模板成本较高和不能较快实现工期目标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坝底板的模板体系


[0001]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液压坝底板的模板体系。

技术介绍

[0002]液压坝是水利科技比较先进的活动坝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渔业、船闸、海水挡潮、城市河道景观工程和小水电站等建设。由于液压升降坝具有力学结构科学、不阻水、不怕泥沙淤积,不受漂浮物影响,在损失极小水量的情况下就能很容易地冲掉上游的漂浮物,使河水清澈,放坝快速,不影响防洪安全和抗洪水冲击的能力强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是,目前传统液压坝底板施工时采用的模板体系通常为钢模板不设地锚,而该处底板涉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大型钢模吊装困难,安全系数低;并且传统的模板体系笨重复杂,拆运较慢,单体系模板成本较高,不能较快实现工期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坝底板的模板体系,要解决传统的大型钢模吊装困难,安全系数低,体积笨重复杂,拆运较慢,单体系模板成本较高和不能较快实现工期目标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液压坝底板的模板体系,设置在坝底垫层上;所述液压坝底板包括有底板主体和侧板;所述底板主体上间隔预留有凹槽,并且底板主体中的水平钢筋在凹槽中断开;
[0006]所述模板体系包括有外侧模、内侧模和预留槽模板;所述外侧模有四块,分别沿着液压坝底板的四周外侧壁布置;所述内侧模沿着侧板的内侧壁布置;在外侧模与内侧模之间、沿着侧板的长轴向间隔拉设有第一拉结螺栓;在液压坝底板对侧的外侧模下部之间拉结有第二拉结螺栓;
[0007]所述液压坝底板周围的地面上设置有第一地锚和第二地锚;所述第一地锚有一组,沿着液压坝底板的四周侧面间隔布置,在第一地锚与液压坝底板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撑;所述第二地锚有一组,沿着液压坝底板的四周侧面间隔布置,且第二地锚位于第一地锚与液压坝底板之间;在第二地锚与液压坝底板的下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斜撑;
[0008]所述预留槽模板设置在凹槽的四周侧壁上,并且在预留槽模板的板面上、对应水平钢筋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
[0009]优选的,所述外侧模包括有外模板面板、外主龙骨和外副龙骨;所述外模板面板为厚度不小于18mm的多层板;所述外副龙骨沿竖向间隔布置在外模板面板的外表面上;所述外主龙骨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在外副龙骨的外侧,且外主龙骨为双钢管龙骨。
[0010]优选的,所述内侧模包括有内模板面板、内主龙骨和内副龙骨;所述内模板面板为厚度不小于18mm的多层板;所述内副龙骨沿竖向间隔布置在内模板面板的外表面上,所述内主龙骨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在内副龙骨的外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拉结螺栓沿竖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层,每层第二拉结螺栓沿纵
向间隔布置;纵向相邻的第二拉结螺栓之间的间距为650mm~750mm;纵向相邻的第一拉结螺栓之间的间距为650mm~750mm。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地锚与液压坝底板之间的间距为80~100cm;所述第二地锚与液压坝底板之间的间距为30~50cm。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斜撑包括有上斜杆和下斜杆;所述上斜杆的下端和下斜杆的下端均与第一地锚连接;所述上斜杆的上端和下斜杆的上端分别支撑在外侧模的外表面上,且上斜杆的上端位于下斜杆上端的上方。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5]1、在传统工艺中,通常选用钢模板不设地锚方案,由于该处底板涉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大型钢模吊装时施工困难,安全系数低;而本技术的模板体系采用木模板加两道地锚方案,即满足了安全性、经济型、灵活性的要求又添补了木模板仅靠对拉螺栓内支撑局部易变形的缺点。
[0016]2、在传统工艺中采用的模板体系质量笨重,制作复杂,拆运较慢,单体系模板成本较高,不能较快实现工期目标;而在本技术使用的模板体系成本远低于传统工艺,且便于使用,能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中外侧模与内侧模的布置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模板体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模板体系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预留槽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坝底垫层、2-液压坝底板、2.1-底板主体、2.2-侧板、3-凹槽、4-外侧模、4.1-外模板面板、4.2-外主龙骨、4.3-外副龙骨、5-内侧模、5.1-内模板面板、5.2-内主龙骨、5.3-内副龙骨、6-预留槽模板、7-第一拉结螺栓、8-第二拉结螺栓、9-第一地锚、10-第二地锚、11-第一斜撑、11.1-上斜杆、11.2-下斜杆、12-第二斜撑、13-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

4所示,这种液压坝底板的模板体系,设置在坝底垫层1上;该液压坝底板2包括有底板主体2.1和侧板2.2;所述底板主体2.1上间隔预留有凹槽3,并且底板主体2.1中的水平钢筋在凹槽3中断开;
[0024]所述模板体系包括有外侧模4、内侧模5和预留槽模板6;所述外侧模4有四块,分别沿着液压坝底板2的四周外侧壁布置;所述内侧模5沿着侧板2.2的内侧壁布置;在外侧模4与内侧模5之间、沿着侧板2.2的长轴向间隔拉设有第一拉结螺栓7;在液压坝底板2对侧的外侧模4下部之间拉结有第二拉结螺栓8;
[0025]所述液压坝底板2周围的地面上设置有第一地锚9和第二地锚10;所述第一地锚9有一组,沿着液压坝底板2的四周侧面间隔布置,在第一地锚9与液压坝底板2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撑11;所述第二地锚10有一组,沿着液压坝底板2的四周侧面间隔布置,且第二
地锚10位于第一地锚9与液压坝底板2之间;在第二地锚10与液压坝底板2的下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斜撑12;
[0026]所述预留槽模板6设置在凹槽3的四周侧壁上,并且在预留槽模板6的板面上、对应水平钢筋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13。
[0027]本实施例中,外侧模4与内侧模5均采用木质材料制成。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外侧模4包括有外模板面板4.1、外主龙骨4.2和外副龙骨4.3;所述外模板面板4.1为厚度不小于18mm的多层板;所述外副龙骨4.3沿竖向间隔布置在外模板面板4.1的外表面上;所述外主龙骨4.2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在外副龙骨4.3的外侧,且外主龙骨4.2为双钢管龙骨。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内侧模5包括有内模板面板5.1、内主龙骨5.2和内副龙骨5.3;所述内模板面板5.1为厚度不小于18mm的多层板;所述内副龙骨5.3沿竖向间隔布置在内模板面板5.1的外表面上,所述内主龙骨5.2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在内副龙骨5.3的外侧。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拉结螺栓8沿竖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层,每层第二拉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坝底板的模板体系,设置在坝底垫层(1)上;该液压坝底板(2)包括有底板主体(2.1)和侧板(2.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主体(2.1)上间隔预留有凹槽(3),并且底板主体(2.1)中的水平钢筋在凹槽(3)中断开;所述模板体系包括有外侧模(4)、内侧模(5)和预留槽模板(6);所述外侧模(4)有四块,分别沿着液压坝底板(2)的四周外侧壁布置;所述内侧模(5)沿着侧板(2.2)的内侧壁布置;在外侧模(4)与内侧模(5)之间、沿着侧板(2.2)的长轴向间隔拉设有第一拉结螺栓(7);在液压坝底板(2)对侧的外侧模(4)下部之间拉结有第二拉结螺栓(8);所述液压坝底板(2)周围的地面上设置有第一地锚(9)和第二地锚(10);所述第一地锚(9)有一组,沿着液压坝底板(2)的四周侧面间隔布置,在第一地锚(9)与液压坝底板(2)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撑(11);所述第二地锚(10)有一组,沿着液压坝底板(2)的四周侧面间隔布置,且第二地锚(10)位于第一地锚(9)与液压坝底板(2)之间;在第二地锚(10)与液压坝底板(2)的下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斜撑(12);所述预留槽模板(6)设置在凹槽(3)的四周侧壁上,并且在预留槽模板(6)的板面上、对应水平钢筋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坝底板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模(4)包括有外模板面板(4.1)、外主龙骨(4.2)和外副龙骨(4.3);所述外模板面板(4.1)为厚度不小于18mm的多层板;所述外副龙骨(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征薛云峰张威张姝吕廷山杨金渠德胜刘润楠熊旭刚王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