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液分离器和蒸汽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711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液分离器和蒸汽发生装置。汽液分离器包括:本体和汽液分离结构,所述本体具有缓冲储液腔、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入口和所述蒸汽出口均与所述缓冲储液腔连通,所述蒸汽入口设置成与蒸汽发生器的出蒸汽的出汽口连通,所述汽液分离结构设置于所述缓冲储液腔内。该汽液分离器能够与蒸汽发生器配合使用,对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进行汽液分离,防止蒸汽发生器喷水。防止蒸汽发生器喷水。防止蒸汽发生器喷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液分离器和蒸汽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汽液分离器和蒸汽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蒸汽在家电如蒸汽破壁机、蒸汽烤箱、蒸汽拖把、衣物护理机等产品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蒸汽的产生需要蒸汽发生器,由于水质问题蒸汽发生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其内部会结垢,蒸汽发生器结垢后其加热效率会严重衰减,导致蒸汽温度不高甚至会产生喷水现象,另外蒸汽溢出时高速的蒸汽会带出部分水垢,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因此,蒸汽发生器的结垢问题和喷水问题是蒸汽类产品最大的痛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液分离器和蒸汽发生装置,汽液分离器能够与蒸汽发生器配合使用,对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进行汽液分离,防止蒸汽发生器存在喷水问题。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汽液分离器,包括:本体和汽液分离结构,所述本体具有缓冲储液腔、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入口和所述蒸汽出口均与所述缓冲储液腔连通,所述蒸汽入口设置成与蒸汽发生器的出蒸汽的出汽口连通,所述汽液分离结构设置于所述缓冲储液腔内。
[0006]该汽液分离器中,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均与缓冲储液腔连通,蒸汽入口可与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连通,这样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排出的蒸汽可自蒸汽入口进入缓冲储液腔内,若蒸汽中携带部分水珠(如由于蒸汽发生器结垢导致的),那么进入缓冲储液腔的就是汽液混合物,汽液混合物在缓冲储液腔内通过汽液分离结构进行汽液分离,分离后的蒸汽可自蒸汽出口排出,分离出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可集聚在缓冲储液腔的底部,防止液体自蒸汽出口排出。
[0007]此外,在反向冲洗蒸汽发生器、以除去蒸汽发生器内的水垢时,反向冲洗水流可通过一个三通阀连通至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和汽液分离器的蒸汽入口,冲洗水可通过蒸汽入口进入缓冲储液腔内,并在缓冲储液腔内集聚,使得缓冲储液腔内的液面逐渐升高,最终缓冲储液腔内的水形成的液柱的高度到达一定高度后,液面不再升高,该一定高度的液柱压封住冲洗水进入汽液分离器的这一路径,此时液柱相当于一个节流阀,使冲洗水只能通过另一路径自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进入蒸汽发生器,并冲洗蒸汽发生器。反向冲洗蒸汽发生器结束后,蒸汽发生器再次开始运行并产生蒸汽,此时蒸汽压力较大,能够冲开汽液分离器内的一定高度的液柱,并到达蒸汽出口。
[0008]因此,汽液分离器与蒸汽发生器配合使用,在蒸汽发生器正常运行产生蒸汽时,汽液分离器能够分离蒸汽中的液滴,使蒸汽发生器产生的汽液混合物变为纯蒸汽;反向冲洗蒸汽发生器时,汽液分离器内部又能形成液柱,该液柱提供的压力能够保证冲洗水流入蒸汽发生器并冲洗蒸汽发生器,且冲洗管路中不发生回流、逆流等现象。
[0009]采用该汽液分离器,能够实现对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的汽液分离以及反冲除垢,且无需改变蒸汽发生器原有的结构,改进成本低,且能够用于小型蒸汽发生装置的除垢。
[0010]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入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壁,且所述蒸汽入口高于所述缓冲储液腔的最低点。
[0011]设置于蒸汽发生器的本体的侧壁上的蒸汽入口的位置高于缓冲储液腔的最低点的位置,以便蒸汽汽液分离后产生的液体集聚在缓冲储液腔内,防止分离出的液体自蒸汽入口回流,而且有利于在反向冲洗蒸汽发生器时在缓冲储液腔内形成液柱以及液柱的保持,便于实现反向冲洗。
[0012]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出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壁,且高于所述蒸汽入口。
[0013]蒸汽出口高于蒸汽入口,一方面便于汽液分离过程中蒸汽向上流动后自蒸汽出口排出;另一方面便于在反向冲洗蒸汽发生器时在缓冲储液腔内形成一定高度的液柱,避免冲洗水自蒸汽出口排出而无法形成所需高度的液柱,以便实现反冲洗蒸汽发生器。
[0014]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入口和所述蒸汽出口相对设置,且所述蒸汽入口到所述本体的底部的距离小于到所述本体的顶部的距离,所述蒸汽出口到所述本体的顶部距离小于到所述本体的底部的距离。
[0015]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在蒸汽发生器的本体上相对设置,且蒸汽入口靠近底部,蒸汽出口靠近顶部,使得蒸汽出口高于蒸汽入口,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便于汽液分离后的蒸汽自蒸汽出口排出以及反向冲洗水在缓冲储液腔内形成一定高度的液柱,避免反向冲洗水自蒸汽出口排出而无法形成所需高度的液柱。
[0016]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汽液分离结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蒸汽入口和所述蒸汽出口之间,并用于蒸汽中的液滴冷凝。
[0017]缓冲储液腔内设有挡板,且挡板位于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之间,这样进入缓冲储液腔的蒸汽在遇到挡板时,蒸汽中携带的水珠会在挡板上发生冷凝,形成液体,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并集聚在底部的缓冲储液腔,而蒸汽可自蒸汽出口排出,实现汽液分离。
[0018]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呈波纹状或锯齿状。
[0019]挡板呈波纹状或锯齿状,使得挡板表面凹凸不平,增大了挡板的表面积,有利于蒸汽中携带的水珠在挡板上发生冷凝,提高了汽液分离的效果。
[0020]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挡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挡板竖向设置且依次排布,相邻所述挡板之间形成蒸汽通道。
[0021]缓冲储液腔内的多个挡板竖向设置且依次排布,相邻挡板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可形成蒸汽通道。自蒸汽入口进入缓冲储液腔内的蒸汽在向上朝向蒸汽出口流动的过程中,蒸汽可自蒸汽通道流过,蒸汽中携带的水珠在挡板上发生冷凝,提高了汽液分离的效果。
[0022]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具有进水口和出蒸汽的出汽口,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汽液分离器,所述出汽口与所述汽液分离器的蒸汽入口连接。
[0023]蒸汽发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因而具有述任一实施例所
述的汽液分离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4]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供水组件、反冲洗进水管路、反冲洗排水管路、第一三通阀、控制阀和第一单向控制器,
[0025]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所述出汽口连通,第二阀口与所述蒸汽入口连通,第三阀口与所述反冲洗进水管路的出水端连通;
[0026]所述控制阀的第一阀口与所述供水组件连通,第二阀口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连通,第三阀口与所述反冲洗排水管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控制阀的第二阀口设置成能与所述控制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择一连通;
[0027]所述第一单向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反冲洗进水管路并单向导通。
[0028]该蒸汽发生装置中,反冲洗进水管路的出水端、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和汽液分离器的蒸汽入口分别与第一三通阀的三个阀口连通,供水组件、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和反冲洗排水管路的进水端分别与具有三个阀口的控制阀的三个阀口连通。这样,在蒸汽发生装置正常工作过程中,供水组件的水可通过控制阀自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流入蒸汽发生器(此时控制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可流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汽液分离结构,所述本体具有缓冲储液腔、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入口和所述蒸汽出口均与所述缓冲储液腔连通,所述蒸汽入口设置成与蒸汽发生器的出蒸汽的出汽口连通,所述汽液分离结构设置于所述缓冲储液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入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壁,且所述蒸汽入口高于所述缓冲储液腔的最低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出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壁,且高于所述蒸汽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入口和所述蒸汽出口相对设置,且所述蒸汽入口到所述本体的底部的距离小于到所述本体的顶部的距离,所述蒸汽出口到所述本体的顶部距离小于到所述本体的底部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液分离结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蒸汽入口和所述蒸汽出口之间,并用于蒸汽中的液滴冷凝。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呈波纹状或锯齿状。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挡板竖向设置且依次排布,相邻所述挡板之间形成蒸汽通道。8.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具有进水口和出蒸汽的出汽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液分离器,所述出汽口与所述汽液分离器的蒸汽入口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水组件、反冲洗进水管路、反冲洗排水管路、第一三通阀、控制阀和第一单向控制器,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歆雯王凯张乾陈飞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