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刚勇专利>正文

一种地铁站台门整侧开关门控制后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710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站台门整侧开关门控制后备装置,包括地部安装板,侧面固定框,固定防爆玻璃,滑动支撑架结构,顶部密封壳,柔性驱动架结构,自动停止架结构,驱动电机,驱动齿轮,滑动启闭门和移动可视玻璃,所述的侧面固定框分别胶接在地部安装板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防爆玻璃胶接在侧面固定框的内侧;所述的滑动支撑架结构设置在侧面固定框的后端下部;所述的顶部密封壳螺栓连接在侧面固定框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定位滑轮、驱动滑轮和钢丝传送绳的设置,有利于使钢丝传送绳在定位滑轮和驱动滑轮的内侧横向移动,从而带动滑动启闭门移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从而降低维护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站台门整侧开关门控制后备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开关门控制后备
,尤其涉及一种地铁站台门整侧开关门控制后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两个岛式站台拼凑成的车站,总共有4个站台,其中,有些车站有2个站台为载客站台,中间是存车线,其中,有快车和慢车的站台,快车慢车车站、此线路有大站快车,有一条越行线,多数应用于地铁当中,火车站中为多岛式站台,少部分(小客流高铁车站)是双岛式。
[0003]但是现有的地铁站台门整侧开关门控制后备装置还存在着启闭门板容易出现损坏、驱动成本较高维修比较麻烦和不能自动控制车门的启闭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地铁站台门整侧开关门控制后备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地铁站台门整侧开关门控制后备装置,其中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地铁站台门整侧开关门控制后备装置,包括地部安装板,侧面固定框,固定防爆玻璃,滑动支撑架结构,顶部密封壳,柔性驱动架结构,自动停止架结构,驱动电机,驱动齿轮,滑动启闭门和移动可视玻璃,所述的侧面固定框分别胶接在地部安装板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防爆玻璃胶接在侧面固定框的内侧;所述的滑动支撑架结构设置在侧面固定框的后端下部;所述的顶部密封壳螺栓连接在侧面固定框的上部;所述的柔性驱动架结构分别安装在顶部密封壳内侧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自动停止架结构设置有多个,并且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所述的驱动电机螺栓连接在顶部密封壳的后端;所述的驱动齿轮设置在顶部密封壳的内侧;所述的滑动启闭门分别设置在侧面固定框内侧的后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移动可视玻璃嵌入在滑动启闭门的内侧。
[0007]优选的,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顶部密封壳的内侧与驱动齿轮的后端键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的滑动启闭门的上部插入顶部密封壳的内侧下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0]1.本技术中,所述的定位滑轮、驱动滑轮和钢丝传送绳的设置,有利于使钢丝传送绳在定位滑轮和驱动滑轮的内侧横向移动,从而带动滑动启闭门移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0011]2.本技术中,所述的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和直齿齿轮的设置,有利于通过直齿齿轮和驱动齿轮的啮合,带动驱动滑轮旋转,再配合左右放置的直齿齿轮的啮合,使左右两侧的滑动启闭门反向移动。
[0012]3.本技术中,所述的导电铜柱和移动连接板的设置,有利于使移动连接板和
导电铜柱接触后通电,配合外部控制系统,使驱动电机停止旋转。
[0013]4.本技术中,所述的侧面固定板和贯通通孔的设置,有利于使钢丝传送绳穿过贯通通孔的内侧移动,保证侧面固定板固定后不影响钢丝传送绳的正常旋转。
[0014]5.本技术中,所述的螺纹通孔、螺纹固定座和滚花限位环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将导电铜柱从侧面固定板的内侧拆下,并且还可以根据导电铜柱的磨损程度,调整导电铜柱右侧的伸出长度。
[0015]6.本技术中,所述的底部支撑座和上开口凹槽的设置,有利于对滑动启闭门的下部进行限位,使滑动启闭门滑动时只能在上开口凹槽的内侧。
[0016]7.本技术中,所述的倾斜支撑座、旋转销轴和橡胶辊的设置,有利于减小滑动启闭门在上开口凹槽内侧移动时的磨损,并且倾斜设置橡胶辊可以对滑动启闭门的下部起到定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柔性驱动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自动停止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滑动支撑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地部安装板;2、侧面固定框;3、固定防爆玻璃;4、滑动支撑架结构;41、底部支撑座;42、上开口凹槽;43、倾斜支撑座;44、旋转销轴;45、橡胶辊;5、顶部密封壳;6、柔性驱动架结构;61、定位滑轮;62、驱动滑轮;63、钢丝传送绳;64、移动连接板;65、直齿齿轮;7、自动停止架结构;71、侧面固定板;72、贯通通孔;73、螺纹通孔;74、螺纹固定座;75、滚花限位环;76、导电铜柱;8、驱动电机;9、驱动齿轮;10、滑动启闭门;11、移动可视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4]实施例:
[0025]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地铁站台门整侧开关门控制后备装置,包括地部安装板1,侧面固定框2,固定防爆玻璃3,滑动支撑架结构4,顶部密封壳5,柔性驱动架结构6,自动停止架结构7,驱动电机8,驱动齿轮9,滑动启闭门10和移动可视玻璃11,所述的侧面固定框2分别胶接在地部安装板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防爆玻璃3胶接在侧面固定框2的内侧;所述的滑动支撑架结构4设置在侧面固定框2的后端下部;所述的顶部密封壳5螺栓连接在侧面固定框2的上部;所述的柔性驱动架结构6分别安装在顶部密封壳5内侧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自动停止架结构7设置有多个,并且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所述的驱动电机8螺栓连接在顶部密封壳5的后端;所述的驱动齿轮9设置在顶部密封壳5的内侧;所述的滑动启闭门10分别设置在侧面固定框2内侧的后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移动可视玻璃11嵌入在滑动启闭门10的内侧;所述的柔性驱动架结构6包括定位滑轮61,驱动滑轮62,钢丝传送绳63,移动连接板64和直齿齿轮65,所述的钢丝传送绳63分别套接在定位滑轮61的外侧和驱动滑轮62的外侧;所述的移动连接板64焊接在钢丝传送绳63的内侧;所述的直齿齿轮65螺栓连
接在驱动滑轮62的后端;通过驱动齿轮9和直齿齿轮65的啮合,带动驱动滑轮62旋转,使钢丝传送绳63在定位滑轮61和驱动滑轮62的外侧移动。
[0026]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自动停止架结构7包括侧面固定板71,贯通通孔72,螺纹通孔73,螺纹固定座74,滚花限位环75和导电铜柱76,所述的贯通通孔72开设在侧面固定板7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通孔73分别开设在侧面固定板71的内侧上下两部;所述的螺纹固定座74螺纹连接在螺纹通孔73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滚花限位环75一体化设置在螺纹固定座74的左侧;所述的导电铜柱76镶嵌在螺纹固定座74的内侧;手握滚花限位环75对螺纹固定座74旋转,将螺纹固定座74从螺纹通孔73的内侧分离,螺纹固定座74的带动导电铜柱76从侧面固定板71的内侧分离。
[0027]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滑动支撑架结构4包括底部支撑座41,上开口凹槽42,倾斜支撑座43,旋转销轴44和橡胶辊45,所述的上开口凹槽42开设在底部支撑座41的上部;所述的倾斜支撑座43分别两个为一组螺栓连接在底部支撑座4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旋转销轴44轴接在倾斜支撑座43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站台门整侧开关门控制后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地铁站台门整侧开关门控制后备装置,包括地部安装板(1),侧面固定框(2),固定防爆玻璃(3),滑动支撑架结构(4),顶部密封壳(5),柔性驱动架结构(6),自动停止架结构(7),驱动电机(8),驱动齿轮(9),滑动启闭门(10)和移动可视玻璃(11),所述的侧面固定框(2)分别胶接在地部安装板(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防爆玻璃(3)胶接在侧面固定框(2)的内侧;所述的滑动支撑架结构(4)设置在侧面固定框(2)的后端下部;所述的顶部密封壳(5)螺栓连接在侧面固定框(2)的上部;所述的柔性驱动架结构(6)分别安装在顶部密封壳(5)内侧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自动停止架结构(7)设置有多个,并且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所述的驱动电机(8)螺栓连接在顶部密封壳(5)的后端;所述的驱动齿轮(9)设置在顶部密封壳(5)的内侧;所述的滑动启闭门(10)分别设置在侧面固定框(2)内侧的后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移动可视玻璃(11)嵌入在滑动启闭门(10)的内侧;所述的柔性驱动架结构(6)包括定位滑轮(61),驱动滑轮(62),钢丝传送绳(63),移动连接板(64)和直齿齿轮(65),所述的钢丝传送绳(63)分别套接在定位滑轮(61)的外侧和驱动滑轮(62)的外侧;所述的移动连接板(64)焊接在钢丝传送绳(63)的内侧;所述的直齿齿轮(65)螺栓连接在驱动滑轮(62)的后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台门整侧开关门控制后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停止架结构(7)包括侧面固定板(71),贯通通孔(72),螺纹通孔(73),螺纹固定座(74),滚花限位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勇朱璐闻谭诗圣余涵蒋正举康有余
申请(专利权)人:王刚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