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780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方桩下端面上的方状环形凸榫,设置在下方桩上端面上的方状环形凹槽,均匀布设在所述下方桩上端面上的多个连接槽,和均匀布设在所述上方桩下端面上的多个连接头,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头一一对应,所述连接头可插入所述连接槽内进行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头插入连接槽进行卡接、方状环形凸榫,插入方状环形凹槽内的方式进行空心方桩之间的接桩,桩体的连接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空心方桩施工的质量,进一步保证了方桩连接结构出的抗弯、抗拔、抗剪能力,有效避免了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工程的安全隐患,缩短了接桩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基础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城市化高度发展,建筑业逐步进入采用新技术缩短工期、保证建筑质量的新时代,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在保证建筑质量与施工安全的情况下缩短基础工程施工工期,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一直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桩基础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深基础类型,具有着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有效克服不良地质条件对建筑基础稳定性的影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因其具有桩身砼强度高、穿透能力强、单桩承载力高、工程造价经济、成桩质量较可靠、施工速度快、工期短的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3]现有的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连接方式与建筑物普遍使用的承压桩的连接方式基本相同,都是通过手工焊接端板实现接桩操作,焊接虽然造价较低,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由于现场桩基施工单位及人员的水平差异造成桩头与桩头焊接的质量差异较大,导致焊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进而到导致方桩连接处抗弯、抗拔、抗剪能力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影响抗拔桩的使用,给工程造成安全隐患;2、方桩连接处表面未清理干净或桩端不平整时,会影响焊接质量出现焊缝不连续等情况起发生,进而导致接桩处出现开裂现象,给工程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3、焊接方式所需时间较大,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同时增加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因为桩头与桩头焊接后,需要进行8

15自然冷却才能继续进行沉桩,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影响了施工的效率,同时许多桩基施工人员未等焊接处冷却就继续沉桩,降低了焊接的质量;上述问题不仅使得方桩连接处抗弯、抗拔、抗剪能力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影响抗拔桩的使用,给工程造成安全隐患,还会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同时增加施工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连接结构,解决中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采用手工焊接的方式进行接桩,焊接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进而导致方桩连接处抗弯、抗拔、抗剪能力不能得到有效保证,给工程造成安全隐患,并且焊接方式所需时间较大,施工人员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方桩下端面上的方状环形凸榫,设置在下方桩上端面上的方状环形凹槽,均匀布设在所述下方桩上端面上的多个连接槽,和均匀布设在所述上方桩下端面上的多个连接头,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头一一对应,所述连接头可插入所述连接槽内进行卡接。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头包括:上端与所述上方桩相连接的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连
接杆上部且围绕所述连接杆呈圆周分布的多个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的转轴,上端插套在所述转轴上、下端设有凸块的卡杆,和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杆相连接,所述凸块设置所述卡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侧面上,所述卡杆与所述连接杆呈锐角夹角,且所述凸块倒锥形。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槽为倒“T”字形结构,所述连接槽上端窄槽的半径小于所述凸块与所述连接杆轴线之间的最大水平距离,略大于或等于所述凸块最底端与所述连接杆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所述连接槽宽槽的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凸块与所述连接杆轴线之间的最大水平距离。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槽底面还设有一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滚珠一部分位于所述卡接槽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所述连接杆下端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大小与所述滚珠大小相对应。
[0010]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与所述滚珠相接触的连接环,和设置在所述连接环和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之间的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与所述上方桩螺纹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槽位于套筒内,所述套筒与所述下方桩螺纹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1、本技术通过将在下方桩上端面设置连接槽,所述上方桩下端面上设置连接头,将连接头插入连接槽进行卡接的方式实现上、下方桩之间的机械结构连接,桩体的连接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空心方桩施工的质量,进一步保证了方桩连接结构出的抗弯、抗拔、抗剪能力,在上方桩下端面上设置方状环形凸榫,在下方桩上端面上设置方状环形凹槽,上、下方桩边缘通过插接进一步提高了方桩连接处的抗弯以及抗剪性能,有效避免了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大减少了工程的安全隐患;
[0015]2、本技术通过将卡杆和扭簧与连接杆相连接,在连接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因为卡杆的凸块受到连接槽上端窄槽的挤压,使得卡杆向连接杆处收拢,连接头继续向下运动,当卡杆的凸块到达接槽下端宽槽时,凸块受到的挤压力消失,在扭簧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卡杆恢复至初始位置,进而使得凸块卡接在宽槽壁上,该结构使得空心方桩的接桩操作更加快速便捷,在满足桩身连接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大大缩短了接桩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0016]3、本技术在连接杆下端设置了能够与卡接槽内的滚珠结构相卡接的第二环形凹槽,采用了双重卡接结构,进一步保证了方桩连接结构处的连接强度,确保空心方桩施工的质量,有效地避免了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大减少了工程的安全隐患;
[0017]4、本技术通过将连接头和连接槽与方桩螺纹连接,提高了连接结构的灵活性,当连接头或连接槽损坏时,方便进行更换;
[0018]5、本技术将明产品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和推广,产品使用方便,连接强度高,降低了现场施工操作工作强度和难度,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效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2为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上方桩下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下方桩上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连接头与连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连接头的前视图;
[0026]图7为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连接槽的剖视图;
[0027]图8为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卡接槽的剖视图;
[0028]附图标记1

方状环形凸榫、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上方桩(20)下端面上的方状环形凸榫(1),设置在下方桩(19)上端面上的方状环形凹槽(2),均匀布设在所述下方桩(19)上端面上的多个连接槽(3),和均匀布设在所述上方桩(20)下端面上的多个连接头(4),所述连接槽(3)与所述连接头(4)一一对应,所述连接头(4)可插入所述连接槽(3)内进行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4)包括:上端与所述上方桩(20)相连接的连接杆(5),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5)上部且围绕所述连接杆(5)呈圆周分布的多个安装座(6),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6)上的转轴(8),上端插套在所述转轴(8)上、下端设有凸块(10)的卡杆(9),和套设在所述转轴(8)上的扭簧(7),所述扭簧(7)一端与所述连接杆(5)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杆(9)相连接,所述凸块(10)设置所述卡杆(9)远离所述连接杆(5)的一侧面上,所述卡杆(9)与所述连接杆(5)呈锐角夹角,且所述凸块(10)倒锥形。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3)为倒“T”字形结构,所述连接槽(3)上端窄槽的半径小于所述凸块(10)与所述连接杆(5)轴线之间的最大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禹州邓二文易辉何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