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65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二氧化碳收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收集器。包括脱硫塔、脱氮塔、除尘单元、吸收塔、分离塔、液体冷却单元、储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内下部设置有出气环;所述出气环与除尘单元下端延伸出的管道连通;所述出气环上侧设置有多个出气口;所述吸收塔内上部设置有喷洒架;所述喷洒架下侧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喷洒架与液体冷却单元上侧延伸出的管道连通;所述吸收塔上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吸收塔下端与分离塔连接;所述分离塔下侧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分离塔一侧设置有储气罐;所述分离塔上部通过管道与储气罐连通。通。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碳收集器


[0001]本技术涉及二氧化碳收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收集器。

技术介绍

[0002]化石燃料燃烧后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对于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回收有多种方法,常使用的有吸收分离法、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其中吸收分离法为物理吸收法,经济性好,脱碳效果好,多为采用喷淋二氧化碳吸收剂使二氧化碳溶解在吸收剂中,后通过改变吸收剂条件将二氧化碳释放出来,但当下喷淋吸收剂多为设置一个进烟气管道,烟气与吸收剂接触面积较小,吸收效果不好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收集器,采用设置有脱硫塔、脱氮塔、吸收塔、分离塔、出气环、喷洒架的配合,实现了烟气通过脱硫塔与脱氮塔去除大量硫与氮后,通过出气环上多个出气口均匀喷出,与上部相对的喷洒架喷出的吸收剂接触后被吸收,均匀大面积的接触使二氧化碳更容易被吸收剂吸收,效果较好且效率更高的效果,解决了当下喷淋吸收剂多为设置一个进烟气管道,烟气与吸收剂接触面积较小,吸收效果不好且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脱硫塔、脱氮塔、除尘单元、吸收塔、分离塔、液体冷却单元、储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内下部设置有出气环;所述出气环与除尘单元下端延伸出的管道连通;所述出气环上侧设置有多个出气口;所述吸收塔内上部设置有喷洒架;所述喷洒架下侧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喷洒架与液体冷却单元上侧延伸出的管道连通;所述吸收塔上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吸收塔下端与分离塔连接;所述分离塔下侧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分离塔一侧设置有储气罐;所述分离塔上部通过管道与储气罐连通。
[000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脱硫塔一侧设置有风机;所述液体冷却单元一侧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储气罐一侧设置有压缩泵。
[000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出气环为中空双环形结构。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喷洒架为中空多排结构。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分离塔至液体冷却单元、喷洒架内循环设置有吸收剂。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使用中空的双环形出气环加设置有多个出气口,使排出的气体更加均匀,与出气环相对设置的喷洒架与设置的多个喷头保证吸收剂与烟气接触面积较大,吸收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一种二氧化碳收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一种二氧化碳收集器的液体冷却单元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一种二氧化碳收集器的吸收塔内部结构剖面放大示意图。
[0013]图中:1、脱硫塔;2、脱氮塔;3、除尘单元;4、吸收塔;5、分离塔;6、液体冷却单元;7、储气罐;8、出气环;9、喷洒架;10、喷头;11、风机;12、循环泵;13、压缩泵;401、排气口;501、加热装置;801、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5]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

3所示,包括脱硫塔1、脱氮塔2、除尘单元3、吸收塔4、分离塔5、液体冷却单元6、储气罐7,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4内下部设置有出气环8;所述出气环8与除尘单元3下端延伸出的管道连通;所述出气环8上侧设置有多个出气口801;所述吸收塔4内上部设置有喷洒架9;所述喷洒架9下侧设置有多个喷头10;所述喷洒架9与液体冷却单元6上侧延伸出的管道连通;所述吸收塔4上端设置有排气口401;所述吸收塔4下端与分离塔5连接;所述分离塔5下侧设置有加热装置501;所述分离塔5一侧设置有储气罐7;所述分离塔5上部通过管道与储气罐7连通;所述脱硫塔1一侧设置有风机11;所述液体冷却单元6一侧设置有循环泵12;所述储气罐7一侧设置有压缩泵13;所述出气环8为中空双环形结构;所述喷洒架9为中空多排结构;所述分离塔5至液体冷却单元6、喷洒架9内循环设置有吸收剂。
[0016]使用时,结合图1

3所示,将烟气通过风机11加压吹进脱硫塔1脱硫,后进入脱氮塔2脱氮,后进入除尘单元3除尘,后进入吸收塔4内出气环8,通过多个出气口801喷出,同时吸收剂通过喷洒架9多个喷头10喷出,实现吸收剂与烟气均匀大面积接触,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进吸收剂中,后不含二氧化碳的气体通过吸收塔4的排气口401排出,含有二氧化碳的吸收剂通过管道到达分离塔5,通过加热装置501加热,使二氧化碳从吸收剂中分离,通过管道与压缩泵13加压后进入储气罐7完成二氧化碳的收集与储存,分离塔5内的吸收剂脱去二氧化碳后通过管道与循环泵12到达液体冷却单元6,经冷却后重新输送到吸收塔4内喷洒架9位置,完成吸收剂的循环使用。
[0017]本技术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设置,所以本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0018]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收集器,包括脱硫塔(1)、脱氮塔(2)、除尘单元(3)、吸收塔(4)、分离塔(5)、液体冷却单元(6)、储气罐(7),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4)内下部设置有出气环(8);所述出气环(8)与除尘单元(3)下端延伸出的管道连通;所述出气环(8)上侧设置有多个出气口(801);所述吸收塔(4)内上部设置有喷洒架(9);所述喷洒架(9)下侧设置有多个喷头(10);所述喷洒架(9)与液体冷却单元(6)上侧延伸出的管道连通;所述吸收塔(4)上端设置有排气口(401);所述吸收塔(4)下端与分离塔(5)连接;所述分离塔(5)下侧设置有加热装置(501);所述分离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韩燕平戴宁锐彭雯梁玉朱雨冬张文珺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巴州广和气体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