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涡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61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7
一种风力涡轮机,所述风力涡轮机包括管状塔架(3)、机舱(1)、转子及其叶片(2),所述管状塔架(3)的末端为三个支腿(5),所述三个支腿(5)中的每个支腿均利用嵌岩基锚固在岩性土壤上、利用桩基锚固在常规土壤上、利用重力基锚固在硬质非岩性土壤中、和/或利用用桩加强的重力基锚固在粘性土壤或沼泽土壤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各种基将所需的混凝土量减少超过80%。80%。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力涡轮机


[0001]本技术属于风力涡轮机领域,更特别地,本技术涉及一种风力涡轮机,其塔架末端为三个支腿并且还根据现有土壤类型通过独特锚固系统锚固到地面。

技术介绍

[0002]陆基风力涡轮机通过基脚锚固在地面上。随着风力涡轮机高度的增加,基脚的尺寸也成比例增加,因此使用的混凝土量也增加。基脚的制作如下:在地面上制作圆形孔,用金属杆提供加强,浇筑混凝土,直到填满整个孔。在此基础上安装风力涡轮机,将管状塔架部件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地放置,最后用机舱和叶片结束。
[0003]建立基脚的工作受土壤类型的影响。在岩石区域建立加强混凝土基脚比在多土少石的地形上建立更困难。
[0004]为了尽可能少地使用混凝土,提出了构成本技术主题的风力涡轮机,其针对每种类型的土壤使用了特定且有利类型的锚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无论使用何种类型的塔架,风力涡轮机都包括塔架,所述塔架锚固在地面上并且支撑机舱、转子和叶片。
[0006]所提出的风力涡轮机具有管状塔架,其下部由三脚架形成。这样,风力涡轮机的底部具有三个支腿,每个支腿都有其对应的锚固到地面的锚固系统。如果传统风力涡轮机的塔架的底部处的直径为4.5m,则在本技术的风力涡轮机的情况下,底部将减少为直径均为1m的三个支腿。这减少了用作基脚的加强混凝土的量。
[0007]根据要在其上建立本技术的风力涡轮机的土壤类型,使用了一种锚固系统:
[0008]﹣第一,最硬的地面。具有100到200兆帕之间的岩性土壤。使用嵌岩基。
[0009]﹣第二,硬度较低的岩土,其中使用桩基,该桩基比传统或重力基需要更少的时间和更少的混凝土量。
[0010]﹣第三,硬质非岩性土壤,其中使用重力基。
[0011]﹣最后,土壤贫瘠且没有一致性。这种土壤可能是沼泽地形或水淹地形。使用带有桩的重力基来提供稳定性。
[0012]概括之,本技术提供一种风力涡轮机,所述风力涡轮机包括管状塔架、机舱、转子及其叶片,所述管状塔架的末端为三个支腿,所述三个支腿中的每个支腿均利用嵌岩基锚固在岩性土壤上、利用桩基锚固在常规土壤上、利用重力基锚固在硬质非岩性土壤中、和/或利用用桩加强的重力基锚固在粘性土壤或沼泽土壤上。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的锚固系统,所述锚固系统支撑所述风力涡轮机的管状塔架、机舱、转子及其叶片,所述管状塔架的末端为三个支腿,所述三个支腿中的每个支腿均利用嵌岩基锚固在岩性土壤上、利用桩基锚固在常规土壤上、利用重力基锚固在硬质非岩性土壤中、和/或利用用桩加强的重力基锚固在粘性土壤或沼泽土壤上。
[0014]优选地,所述三个支腿相互宽间距地分离开,其中所述支腿的直径与所述支腿之间的间距之比为一比二十。
[0015]优选地,对于每个支腿,所述嵌岩基具有立方体基脚、在所述立方体基脚与该支腿之间的连接元件、以及从所述立方体基脚向下延伸的多个杆。
[0016]优选地,所述桩基由用金属杆加强并填充有混凝土的桩制成,所述桩基还具有从所述桩的表面突出的连接元件。
[0017]优选地,所述桩具有较大长度。
[0018]优选地,所述重力基由圆锥形基脚制成,所述圆锥形基脚包括与所述支腿连接的内部连接元件。
[0019]优选地,所述重力基由圆锥形基脚制成,所述圆锥形基脚包括与所述支腿连接的内部连接元件以及深入到地面中的多个桩,所述多个桩从所述内部连接元件延伸。
[0020]优选地,所述多个桩中的桩为小型桩。
[0021]优点是建立末端为三个支腿的塔架可以节约混凝土量,与传统风力涡轮机使用的单个锚固系统相比,本技术的风力涡轮机需要三个锚固系统。用于150m塔架高度基脚的混凝土体积为600m3。本文提出的各种基将所需的混凝土量减少超过80%。
附图说明
[0022]下面,非常简要地描述了一系列附图,这些附图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且明确涉及作为其非限制性示例呈现的所述技术的实施例。
[0023]图1表示本技术的整个风力涡轮机对象。
[0024]图2示出了岩性土壤中的锚固系统。
[0025]图3示出了借助于桩基的锚固系统。
[0026]图4示出了借助于重力基的锚固系统。
[0027]图5示出了借助于带有桩的重力基的最后一个锚固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风力涡轮机由机舱1及其对应的转子和叶片2以及终止于过渡件4的管状塔架3构成,该过渡件具有三个支腿5并且坐置于地面6上。支腿5以远大于其直径的距离彼此间隔开,在本实施例中,支腿彼此相距18m。直径和支腿5之间的距离之比大约为一比二十。根据所讨论的土壤类型,支腿5的锚固系统将具有某些特征或其他特征。
[0029]图2示出了在岩性土壤中的锚固系统。风力涡轮机的支腿5锁定在立方体基脚7上,多个杆8从所述立方体基脚延伸并且锚固至岩石。在图中所示的细节中,根据具有一定高度、重量和功率的风力涡轮机的具体实际实施例,三个基脚7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九个杆8。基脚7具有与支腿5连接的内部连接元件9和向下延伸深入到岩性地形中的杆8。
[003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锚固系统为桩基。当土壤硬度不足以将锚固杆引入岩石中时,利用桩锚固系统10来进行。制造深20m或30m的深孔,随后用金属杆11填充所述深孔以形成加强件,并且这些金属杆沿孔壁周向延伸。连接元件9'与风力涡轮机的每个支腿5一起放置在地面上,其还附接到金属杆11。最后,将混凝土12浇筑到孔中并使其凝固。
[0031]图4示出了用于硬质非岩性土壤的锚固系统类型。在这种类型的地形中,使用常规
重力基,即这种基的稳定性由圆锥形基脚13的自重和其顶部支撑的结构的重量提供。基脚13包括与其对应支腿5连接的内部连接元件9”。基脚13由以圆锥形状布置的多个金属杆(图中未示出)的结构形成,混凝土浇筑在所述金属杆上并使其凝固。
[0032]图5示出了在粘性土壤或沼泽土壤中使用的锚固系统类型。在这种地形中,使用了重力基,其中,为了使重力基具有更大的一致性,多个小型桩14从基脚13的底部延伸,深入到该地形中并为整体带来稳定性。在支撑风力涡轮机的三个基脚13上浇筑碎石15以平整地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涡轮机,所述风力涡轮机包括管状塔架(3)、机舱(1)、转子及其叶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塔架(3)的末端为三个支腿(5),所述三个支腿(5)中的每个支腿均利用嵌岩基锚固在岩性土壤上、利用桩基锚固在常规土壤上、利用重力基锚固在硬质非岩性土壤中、和/或利用用桩加强的重力基锚固在粘性土壤或沼泽土壤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支腿(5)相互宽间距地分离开,其中所述支腿的直径与所述支腿之间的间距之比为一比二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支腿(5),所述嵌岩基具有立方体基脚(7)、在所述立方体基脚(7)与该支腿(5)之间的连接元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
申请(专利权)人:纳布拉温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