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溶气罐及带气泡水的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58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溶气罐及带气泡水的热水器,包括:罐体,在罐体上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其中,出水端的出口面积小于进水端的入口面积;在罐体内设有与进水端对应的分流板,从进水端进入的水经分流板分流后形成相互交叉撞击的细小水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增加溶气效果,一是出水端的出口面积小于进水端的入口面积,在进水溶气过程中,可以有效增加出水阻力,提升溶气效果;二是分流板的设计,使得细小水流在罐体撞击、溅射,增加了水流与空气接触面积,提升溶气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溶气效率、溶气量、微气泡尺寸及分布范围上几乎可以达到填料溶气的水平;而且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应用成本低。本低。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溶气罐及带气泡水的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热水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溶气罐及带气泡水的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微纳米气泡为直径小于100μm的气泡,它具有存在时间长、气液传质率高、表面电位高、气浮效果好等性质。目前,微纳米气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质净化、环境治理、美容护肤、果蔬清洁等领域。在工业上,微纳米气泡的制取方法主要有分散空气法、电解法、醇水替换法、超声空化法、化学反应法、微管道法等。
[0003]就热水器领域而言,现在常用的微气泡发生方法主要为水罐式加压溶气法和水泵式加压溶气法。如一篇公开号为CN10877571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一种气泡水生成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具有空腔;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伸出所述装置本体,另一端伸入所述空腔并位于所述空腔的底部位置;以及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用于与外部的水泵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空腔并位于所述空腔的上部位置。当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所述空腔,水落在空腔的底部并汇集形成饱和水层,饱和水层将位于所述空腔的底部位置的出水管封堵住,使饱和水层上部的空间形成高压空气层,由于进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空腔并位于所述空腔的上部位置,即进水管的一端位于高压空气层中,从进水管流入空腔的水先与高压空气层的高压空气充分接触,促进空气溶解于水中,形成微纳米气泡水,微纳米气泡水落入饱和水层使得饱和水层的微纳米气泡水含量增加,并最终使微纳米气泡水从出水管排出。该专利技术虽然能够促进空气的溶解,但加压效果、溶解效果仍不是很理想。
[0004]一篇公开号为CN21331436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一种新型高效溶气罐,包括溶气罐外筒,溶气罐外筒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溶气罐上封头和溶气罐下封头,溶气罐外筒内与溶气罐外筒同中心轴设置有溶气罐内筒,溶气罐外筒和溶气罐外筒之间设置有溶气填料,溶气罐外筒下端连接有溶气罐出水管道,溶气罐内筒下端连接有溶气罐切向入口管道,溶气罐切向入口管道另一端通向溶气罐外筒外部。该技术虽然能够提高溶气率,但需要用到填料,成本高,且双腔体设计,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压、溶气效果更好且成本低的热水器用溶气罐。
[000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溶气罐的带气泡水的热水器。
[0007]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溶气罐,包括:罐体,在所述罐体上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其中,所述出水端的出口面积小于所述进水端的入口面积;在所述罐体内设有与所述进水端对应的分流板,从所述进水端进入的水经所述分流板分流后形成相互交叉撞击的细小水流。
[0009]更为优选的是,在所述分流板上设有第一分流部、第二分流部、第三分流部和安装
法兰,在所述第一分流部、所述第二分流部和所述第三分流部上分别设有若干细小孔;所述第一分流部和所述第二分流部射出的细小水流相互交叉撞击,所述第三分流部射出的细小水流与所述罐体的侧壁撞击,所述安装法兰用来实现所述分流板与所述罐体的连接、安装。
[0010]更为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分流部、所述第二分流部、所述第三分流部和所述安装法兰构成由内到外依次成型,构成层层包围结构。
[0011]更为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分流部为水平面,在所述第一分流部的周围成型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分流部和所述第三分流部分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的两侧面上;工作时,所述分流板通过所述第一分流部、所述第二分流部和所述第三分流部将水流分为三环水柱,最内环与中间环的水柱形成交叉撞击,外环水柱与所述罐体的内壁碰撞,形成沿壁面水流。
[0012]更为优选的是,所述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分流部对应设置。
[0013]更为优选的是,在所述罐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上盖和下盖,所述进水端和所述出水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上。
[0014]更为优选的是,所述出水端具有延伸到所述罐体内的管端,所述出水端的出口位于所述管端的侧壁上。
[0015]更为优选的是,所述分流板与所述罐体之间,以及所述上盖、所述下盖与所述罐体之间均通过翻边结构铆接。
[0016]更为优选的是,所述溶气罐自带进气口,在所述进气口上连接有单向阀和进气动力装置。
[0017]一种热水器,包括:热水器主体、溶气罐和用户端释气装置,所述溶气罐与所述热水器主体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用户端释气装置与所述溶气罐的出水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罐为如上所述的用于热水器的溶气罐;所述热水器主体为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或空气能热水器。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热水器的溶气罐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增加溶气效果,一是出水端的出口面积小于进水端的入口面积,在进水溶气过程中,可以有效增加出水阻力,提升溶气效果;二是分流板的设计,使得细小水流在罐体撞击、溅射,增加了水流与空气接触面积,提升溶气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溶气罐通过加压、溶气方式,溶气效果更好,在溶气效率、溶气量、微气泡尺寸及分布范围上几乎可以达到填料溶气的水平;而且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应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9]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溶气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所示为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所示为分流板的剖视图。
[0022]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溶气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溶气罐的另一实施示意图。
[0024]图6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热水器主体,11:进水管,12:加热模块,13:出水管。
[0027]2:溶气罐,21:进水端,22:上盖,23:分流板,24:罐体,25:下盖,26:出水端,27:进
气口。
[0028]3:用户端释气装置,31:用户端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
”ꢀ
、“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0030]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至少”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溶气罐,包括:罐体,在所述罐体上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端的出口面积小于所述进水端的入口面积;在所述罐体内设有与所述进水端对应的分流板,从所述进水端进入的水经所述分流板分流后形成相互交叉撞击的细小水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溶气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流板上设有第一分流部、第二分流部、第三分流部和安装法兰,在所述第一分流部、所述第二分流部和所述第三分流部上分别设有若干细小孔;所述第一分流部和所述第二分流部射出的细小水流相互交叉撞击,所述第三分流部射出的细小水流与所述罐体的侧壁撞击,所述安装法兰用来实现所述分流板与所述罐体的连接、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溶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部、所述第二分流部、所述第三分流部和所述安装法兰构成由内到外依次成型,构成层层包围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溶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部为水平面,在所述第一分流部的周围成型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分流部和所述第三分流部分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的两侧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穗江耿泽华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