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653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荡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设有一条横杆、左立杆和右立杆,所述左立杆与所述右立杆的顶端均与所述横杆固接,所述横杆固接有收放定滑轮,所述收放定滑轮用于绕设承重缆绳,所述承重缆绳的外端用于连接科学考察仪器,所述左立杆与所述右立杆均设有预力绞车,所述预力绞车用于引出止荡缆绳,所述左立杆与所述右立杆均设有若干转向定滑轮,两条所述止荡缆绳依次绕过与其同侧的各所述转向定滑轮,两条所述止荡缆绳的外端均与所述科学考察仪器连接,所述预力绞车对所述止荡缆绳提供预拉力。两条止荡缆绳对科学考察仪器的牵引力始终处于上述预设的拉力范围以内,从而减小科学考察仪器的摆动幅度。从而减小科学考察仪器的摆动幅度。从而减小科学考察仪器的摆动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海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科考船舶的科学考察仪器是对海洋资源进行调查的专用设备,其单位附加值价高。科学考察仪器有很多种类,外形和重量也千差万别,科学考察仪器一般都通过船艉A形门字架进行释放和回收的。
[0003]由于船舶在海洋环境中受到海浪影响,会发生横摇和纵摇,导致科学考察仪器在船舶甲板释放下水及上水回收的过程中发生不规则的摆动,如果对这种不规则的摆动不加以限制的话,该科学考察仪器有可能碰撞到甲板上的其他设备,导致科学考察仪器本身或甲板上的其他设备损毁。
[0004]为降低科学考察仪器不规则摆动的程度,传统的止荡方式是通过在科学考察仪器上固定若干缆绳,在科学考察仪器出入水的过程中,由6

10个操作人员朝几个不同方向拉扯固定缆绳,以对科学考察仪器进行止荡。然而,在海洋上工作,大量人员在空间有限的甲板上工作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如果遇到风浪较大的状况,容易发生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荡装置,其能够降低科学考察仪器在释放下水及上水回收过程中的摆动程度。
[0006]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止荡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设有一条横杆、左立杆和右立杆,所述左立杆与所述右立杆的顶端均与所述横杆固接,所述横杆固接有收放定滑轮,所述收放定滑轮用于绕设承重缆绳,所述承重缆绳的外端用于连接科学考察仪器,所述左立杆与所述右立杆均设有预力绞车,所述预力绞车用于引出止荡缆绳,所述左立杆与所述右立杆均设有若干转向定滑轮,两条所述止荡缆绳依次绕过与其同侧的各所述转向定滑轮,两条所述止荡缆绳的外端均与所述科学考察仪器连接,所述预力绞车对所述止荡缆绳提供预拉力。
[0008]具体地,所述左立杆和所述右立杆各自的外侧均固接有所述预力绞车。
[0009]具体地,所述预力绞车为预力液压绞车。
[0010]具体地,所述左立杆和所述右立杆各自的顶部外侧均固接有第一转向定滑轮。
[0011]具体地,所述左立杆和所述右立杆各自的顶部内侧均固接有第二转向定滑轮。
[0012]具体地,所述左立杆和所述右立杆各自的下部内侧均铰接有第三转向定滑轮。
[0013]具体地,所述左立杆和所述右立杆各自所设的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所述第二转向定滑轮和所述第三转向定滑轮均处于同一立面。
[0014]具体地,设于所述左立杆的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所述第二转向定滑轮和所述第三转向定滑轮分别与设于所述右立杆的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所述第二转向定滑轮和所述
第三转向定滑轮沿横向对称设置。
[0015]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位于所述预力绞车的竖向上侧,使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与所述预力绞车之间的缆绳段沿竖向设置。
[0016]具体地,所述第二转向定滑轮沿横向较所述第三转向定滑轮更靠近于内侧,使所述第二转向定滑轮与所述第三转向定滑轮之间的缆绳段自下而上逐渐朝内倾斜。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在科学考察仪器释放下水或上水回收的过程中,承重缆绳承受科学考察仪器的大部分重量,而两条止荡缆绳对科学考察仪器起辅助牵引的作用。当科学考察仪器在释放下水或上水回收的过程中产生不规则摆动时,由于两条止荡缆绳分设于承重缆绳的两侧,两条止荡缆绳产生不同程度的张紧或松弛,使得两个预力液压绞车实际输出的拉力值偏离其预设的拉力范围以外,此时,电气控制系统感测到上述实际拉力值的偏差,执行命令对比例换向阀进行控制,以控制液压系统的流量,以控制相应预力液压绞车进行正转或反转,即控制止荡缆绳过度张紧(拉力过大)一侧的预力液压绞车进行放绳,使该侧的止荡缆绳更松弛;控制止荡缆绳过度松弛(拉力过小)一侧的预力液压绞车进行收绳,使该侧的止荡缆绳更张紧。如此,使两条止荡缆绳对科学考察仪器的牵引力始终处于上述预设的拉力范围以内,从而减小科学考察仪器的摆动幅度,从而避免科学考察仪器在释放下水或上水回收的过程碰撞到船上的其他设备。
[0019]由于两个预力液压绞车的拉力范围是可以预设,并由电气控制系统自动调节的,止荡缆绳对科学考察仪器牵引止荡的过程无需人员参与,从而避免大量人员登上甲板,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止荡装置的正视图。
[0021]图中:11、横杆;111、收放定滑轮;12、左立杆;13、右立杆;21、承重缆绳;22、科学考察仪器;3、预力液压绞车;31、止荡缆绳;4、第一转向定滑轮;5、第二转向定滑轮;6、第三转向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3]见图1,一种止荡装置,包括架体,架体设有一条横杆11、左立杆12和右立杆13,左立杆12与右立杆13的顶端均与横杆11固接。横杆11固接有收放定滑轮111。船上设有收放绞车(图未示出),收放绞车引出承重缆绳21,收放定滑轮111用于绕设承重缆绳21,承重缆绳21的外端用于连接科学考察仪器 22。
[0024]左立杆12与右立杆13均设有预力绞车(预力液压绞车3),预力绞车用于引出止荡缆绳31。左立杆12与右立杆13均设有若干转向定滑轮,两条止荡缆绳31依次绕过与其同侧的各转向定滑轮。两条止荡缆绳31的外端均与科学考察仪器22连接,预力绞车对止荡缆绳31提供预拉力。
[0025]具体地,左立杆12和右立杆13各自的外侧均固接有预力绞车。
[0026]具体地,预力绞车为预力液压绞车3。
[0027]具体地,左立杆12和右立杆13各自的顶部外侧均固接有第一转向定滑轮4。
[0028]具体地,左立杆12和右立杆13各自的顶部内侧均固接有第二转向定滑轮5。
[0029]具体地,左立杆12和右立杆13各自的下部内侧均铰接有第三转向定滑轮6。
[0030]具体地,左立杆12和右立杆13各自所设的第一转向定滑轮4、第二转向定滑轮5和第三转向定滑轮6均处于同一立面。
[0031]具体地,设于左立杆12的第一转向定滑轮4、第二转向定滑轮5和第三转向定滑轮6分别与设于右立杆13的第一转向定滑轮4、第二转向定滑轮5和第三转向定滑轮6沿横向对称设置。
[0032]具体地,第一转向定滑轮4位于预力绞车的竖向上侧,使第一转向定滑轮4 与预力绞车之间的缆绳段(图1中A处)沿竖向设置。
[0033]具体地,第二转向定滑轮5沿横向较第三转向定滑轮6更靠近于内侧,使第二转向定滑轮5与第三转向定滑轮6之间的缆绳段(图1中B处)自下而上逐渐朝内倾斜。
[0034]本技术的止荡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0035]船上设有收放绞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设有一条横杆、左立杆和右立杆,所述左立杆与所述右立杆的顶端均与所述横杆固接,所述横杆固接有收放定滑轮,所述收放定滑轮用于绕设承重缆绳,所述承重缆绳的外端用于连接科学考察仪器,所述左立杆与所述右立杆均设有预力绞车,所述预力绞车用于引出止荡缆绳,所述左立杆与所述右立杆均设有若干转向定滑轮,两条所述止荡缆绳依次绕过与其同侧的各所述转向定滑轮,两条所述止荡缆绳的外端均与所述科学考察仪器连接,所述预力绞车对所述止荡缆绳提供预拉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杆和所述右立杆各自的外侧均固接有所述预力绞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力绞车为预力液压绞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杆和所述右立杆各自的顶部外侧均固接有第一转向定滑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杆和所述右立杆各自的顶部内侧均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平吴金奎韩密欧阳斌斌曹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鸿海海洋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