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抗浪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52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6
海洋抗浪平台,包括海洋抗浪平台本体,所述海洋抗浪平台本体包括多个导流消阻浮体、上下骨架、透浪防冲甲板,所述的多个导流消阻浮体分组间隔布设,每个导流消阻浮体的上下端分别固定于上下骨架,分组间隔布设的所有导流消阻浮体彼此形成变化的导流分流通道;所述的上下骨架通过导流消阻浮体相固接、或通过上下骨架连接件及导流消阻浮体分别相固接,透浪防冲甲板与上下骨架连接固定,透浪防冲甲板为多孔板或筋条或纤维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对任意来向的海浪和强气流进行导流分流,抗浪能力强,稳定性好,可居可用性强,可有效缓解涌浪对传统平台甲板的涌动影响,抑制平台上下激荡,降低锚泊固定装置受力,易于制造及安装。降低锚泊固定装置受力,易于制造及安装。降低锚泊固定装置受力,易于制造及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洋抗浪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海洋平台,特别是涉及一种海洋抗浪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未来的气候变暖将日益加剧,它给人类、地球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海平面进一步上升,大量岛屿被淹没沉入水底,人类和陆地动植物的生存土地面积进一步减少。
[0003]我国海域面积广阔,岛屿众多,且岛屿呈现小岛多、大岛少,无人岛多、有人岛少,缺水岛多、有水岛。从目前的海岛经济发展状况来看,除少数岛屿之外,大多数海岛产业主要集中在渔业和旅游业方面。诸多海岛也因为匮乏淡水、土地、旅游景点等自然资源,导致海岛产业较单一,严重制约海岛经济的发展;虽然海洋的渔业资源相对较丰盈,但因产业单一及能源短缺,渔业资源得不到深层次的加工及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收益,但也会受到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景点等)及脆弱生态环境和能源短缺的限制,使海岛旅游业快速的达到海岛的最大承载能力,无法进一步发展状大。因此,解决海岛产业相对单一,使海岛自然资源快速提升,能源供给充足,就地解决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提升海岛承载能力以及自持能力的设备,为海岛建设增收的首要课题。
[0004]关于海岛土地资源增加的方法,根据建设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填海造田或填海造陆或依托岛礁等修建而成,此种方式耗资巨大的同时,对海洋的污染和海洋生态的影响也是难以预计的;另一种是浮在海洋表面的海上浮式平台。现有的海洋浮式平台多以规则的圆柱体、四方体、半球体以及球状体为主,多用于内陆湖泊、水库和部分海边搭建小型浮桥或小型码头等,在风大浪高且频发的海洋环境很难适合。虽然一些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一些适用于海洋的浮体装置,多以追求稳定和消波为主要功能,例如:其一,采用高低错落布置消音或消波,此种方式为将波浪的动能通过错落的布置消减,但浮体迎浪面仍需要承受海浪的全部冲击力,受力仍然极大,极可能造成走锚或者固定装置损害;其二,采用水面浮体和水中板并以拉线连接构成的抑稳装置,此种方式多会造成水面浮体的高频上下震荡,浮体稳定性差;其三,采用中空的浮潜式、半潜式浮体单元以水位的高低増稳,调节浮体位于水上水下的位置,试图直接抵御风浪;然而此类方式多会造成浮体遭受波浪剧烈冲击;若在较大风浪下无法维持完整性和整体的稳定,一旦夹杂有较大的废弃物或者受力与其他装置或礁石碰撞,容易产生进水沉没风险,而且海洋平台的耐久性也是浮体模块必须考虑的条件之一,此种方式也很容易因为耐久性出现问题,导致平台沉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005]综上所述,如何增加陆地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提高岛礁的承载能力,增加土地资源以增加工业和淡水净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置以及住宅和旅游景观等,为岛礁创收已成为重中之重;现有浮式码头也因抗浪能力、抗冲击能力及稳定性等缺陷,无法真正稳定的作为海洋作业和岛礁资源承载能力提升的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自动导流分流海浪和强气流、降低海浪及强气流的阻抗冲击,能自动阻尼缓冲震荡,且浮力自持稳定、安全性高,适用于海洋作业或海上休闲观光及提升岛礁承载能力、成本低的海洋抗浪平台。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海洋抗浪平台,包括海洋抗浪平台本体,所述海洋抗浪平台本体包括多个导流消阻浮体、上下骨架、透浪防冲甲板,所述的多个导流消阻浮体分组间隔布设,每个导流消阻浮体的上下端分别固定于上下骨架,分组间隔布设的所有导流消阻浮体彼此形成变化的导流分流通道;所述的上下骨架通过导流消阻浮体相固接、或通过上下骨架连接件及导流消阻浮体分别相固接;所述的透浪防冲甲板与上下骨架连接固定,所述的透浪防冲甲板为多孔板或筋条或纤维网。
[0008]进一步,所述导流消阻浮体包括中空流线型体和用于固定导流消阻浮体的固定预设件;所述中空流线型体内置有阻水轻质材料,所述的固定预设件设置在中空流线型体端部;中空流线型体上预埋有连接件或设有贯穿孔洞;所述上下骨架以连接件通过孔洞连接或以导流消阻浮体的固定预设件直接相连。
[0009]进一步,所述中空流线型体的横断面为菱形、星形、三角形、六角形中的一种;框边为弧线形或直线。
[0010]进一步,所述上下骨架包括上骨架和下骨架;所述上骨架和/或下骨架采用浮力自平衡悬浮框架或低流体阻力减震框架中的一种;所述浮力自平衡悬浮框架采用中空的箱式/管式框架或内置阻水轻质材料的箱式/管式框架;所述低流体阻力框架采用迎浪面为尖端分浪、圆弧降阻的框架或迎浪面安装具有低流体阻力的尖端分浪器/圆弧降阻减震器。
[0011]进一步,所述海洋抗浪平台本体还设有阻尼重心调整装置;所述的阻尼重心调整装置为Y型阻尼结构,所述Y型阻尼结构右可伸缩杆和V型槽板构成,可伸缩杆顶端与下骨架连接并设置于平台中心线下骨架的下方,可伸缩杆另一端与V型槽板的槽底或槽口固接,所述的阻尼重心调整装置与下骨架相连接并设置于平台中心线下骨架的下方,可降低平台的重心、减缓平台的震荡,提高平台的抗浪性能。
[0012]进一步,所述海洋抗浪平台本体还设有噬风吞浪型发电装置,所述的噬风吞浪型发电装置水平布设或垂直布设于平台周边、或悬置布设于平台周边,将冲击的海浪或高速气流的冲击力转化为轴向做功发电,同时作为海洋抗浪平台的风浪抵御屏障,直接将风浪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的导向卸力,减少对平台的冲击;所述的噬风吞浪型发电装置包括导流壳体、主轴、槽形叶片、防护网、变速发电机构,所述的主轴和槽形叶片固接设置于导流壳体中,所述的主轴与变速发电机构相连,所述的防护网固定于导流壳体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
[0013]进一步,所述海洋抗浪平台本体还设有作业及观光甲板,所述作业及观光甲板与透浪防冲甲板顶部连接或通过连接件/阻尼连接件连接;用于海洋抗浪平台的用途扩展,例如住房或海洋工业场地或景观平台等;所述作业及观光甲板采用平面板。
[0014]进一步,所述海洋抗浪平台本体还设有锚泊固定装置,所述锚泊固定装置与上下骨架连接或仅与下骨架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海洋抗浪平台本体还设有风帆或舵桨或喷水推进装置,所述的风帆
或舵桨或喷水推进装置与上下骨架连接,为抗浪平台的移动提供动力。
[0016]进一步,所述海洋抗浪平台本体还设有连接扩展装置,所述的连接扩展装置设于上下骨架上,用于多个海洋抗浪平台之间的连接和固定;所述连接扩展装置包括阻尼减震连接器、铰接机构和/或牵引锁紧机构;所示铰接机构和/或牵引锁紧机构设置在上骨架侧部或底部,所述阻尼减震连接器设置在下骨架侧部或底部。
[0017]进一步,所述的阻水轻质材料为低于海水密度的阻水发泡材料;
[0018]进一步,所述阻水发泡材料为聚苯乙烯泡沫、环氧树脂泡沫、酚醛泡沫、聚氨酯泡沫体、聚乙烯泡沫体、高密度聚乙烯泡沫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泡沫体、共聚物泡沫、复合材料泡沫中的一种。
[0019]本海洋抗浪平台以多个导流消阻浮体分组间隔布设,通过上下骨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海洋抗浪平台,包括海洋抗浪平台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抗浪平台本体包括多个导流消阻浮体、上下骨架、透浪防冲甲板,所述的多个导流消阻浮体分组间隔布设,每个导流消阻浮体的上下端分别固定于上下骨架,分组间隔布设的所有导流消阻浮体彼此形成变化的导流分流通道;所述的上下骨架通过导流消阻浮体相固接、或通过上下骨架连接件及导流消阻浮体分别相固接;所述的透浪防冲甲板与上下骨架连接固定,所述的透浪防冲甲板为多孔板或筋条或纤维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抗浪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消阻浮体由中空流线型体和用于固定导流消阻浮体的固定预设件构成;所述中空流线型体内置有阻水轻质材料,所述的固定预设件设置在中空流线型体端部;所述上下骨架以连接件连接或以导流消阻浮体的固定预设件直接相连;所述中空流线型体的横断面优选为菱形、星形、三角形、六角形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抗浪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骨架包括上骨架和下骨架;所述上骨架和/或下骨架为浮力自平衡悬浮框架或低流体阻力减震框架中的一种;所述浮力自平衡悬浮框架采用中空的箱式/管式框架或内置阻水轻质材料的箱式/管式框架;所述低流体阻力框架采用迎浪面为尖端分浪、圆弧降阻的框架或迎浪面安装具有低流体阻力的尖端分浪器/圆弧降阻减震器。4.根据权利要求1

3之一所述的海洋抗浪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抗浪平台本体还设有阻尼重心调整装置,所述的阻尼重心调整装置为Y型阻尼结构,所述Y型阻尼结构由可伸缩杆和V型槽板构成,可伸缩杆顶端与下骨架连接并设置于平台中心线下骨架的下方,可伸缩杆另一端与V型槽板的槽底或槽口固接,所述的阻尼重心调整装置与下骨架相连接并设置于平台中心线下骨架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

3之一所述的海洋抗浪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抗浪平台本体还设有噬风吞浪型发电装置,所述的噬风吞浪型发电装置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小林赵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