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粘贴式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49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粘贴式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背面引流管开口、引流管接口、容置腔和引流管件,所述引流袋本体分为正面及背面,所述引流袋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正面粘贴胶盘,且粘贴胶盘的外端贴合有薄膜,并且薄膜的外侧对接有预留对接块,所述引流袋本体的正面上端开设有引流管开口,所述引流袋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背面引流管开口,且背面引流管开口的边端内侧粘接连接有粘接层。该简易粘贴式引流袋,解决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旁渗漏、伤口渗漏或引流管拔除后渗液的引流液收集,可有效避免患者在发生上述情况时,频繁更换敷料,或者需对引流管口进行缝合,可在外科手术后广泛使用,提高引流液收集效果及减少临床医生工作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粘贴式引流袋


[0001]本技术涉及引流袋
,具体为一种简易粘贴式引流袋。

技术介绍

[0002]外科手术后,经常会留置引流管,由于引流管缝合不紧密,腹腔积液增多、引流管堵塞、引流管留置过长等各种原因,则可能在引流管旁出现漏液,引流管拔除后,引流管口未闭,残留的腹腔积液则可能经引流管口流出,导致伤口敷料反复潮湿,增加感染机会,需反复换药,患者体验感较差,同时增加医生工作量。
[0003]然而对于上述情况,临床上经常会通过加强换药,或者对引流管旁进行加固缝合,拔除引流管后缝合腹壁引流管口,增加临床工作量及造成患者缝合过程的疼痛。因此需要一种更简易、更有效的方法处理上述情况。
[000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引流袋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粘贴式引流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引流管缝合不紧密,腹腔积液增多、引流管堵塞、引流管留置过长等各种原因,则可能在引流管旁出现漏液,引流管拔除后,引流管口未闭,残留的腹腔积液则可能经引流管口流出,导致伤口敷料反复潮湿,增加感染机会,需反复换药,患者体验感较差,同时增加医生工作量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粘贴式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背面引流管开口、引流管接口、容置腔和引流管件,所述引流袋本体分为正面及背面,所述引流袋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正面粘贴胶盘,且正面粘贴胶盘的外端贴合有薄膜,并且薄膜的外侧对接有预留对接块,所述引流袋本体的正面上端开设有正面引流管开口;
[0007]所述引流袋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背面引流管开口,且背面引流管开口的边端内侧粘接连接有粘接层,并且粘接层为硅胶材质,并且等角度贴合分布,所述引流袋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引流管接口,且引流管接口的外端对接有连接软件,并且连接软件的外侧对接有预留密封件,所述引流袋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容置腔,且引流袋本体通过背面引流管开口和正面引流管开口贯穿对接有引流管件。
[0008]优选的,所述引流袋本体采用透明薄膜制成,厚度为1mm,且引流袋本体上宽下窄,其上端最宽处8cm,下端最窄处2cm,同时引流袋本体的整体长度为15cm,通过透明薄膜的引流袋本体结构,使得其内部的存积状态能实时被操作者观察,从而避免出现集满的现象。
[0009]优选的,所述正面粘贴胶盘的直径为6cm,同时其厚度为0.2cm,且正面粘贴胶盘的表面通过薄膜保护贴合,并且薄膜的外侧与预留对接块相互连接,同时通过预留对接块撕开薄膜后可直接粘贴于患者皮肤,通过外置薄膜的保护,可稳定的避免正面粘贴胶盘表面出现灰尘接触的现象。
[0010]优选的,所述正面引流管开口的直径为1.2cm,且正面引流管开口位于正面粘贴胶
盘的中端位置,形成同心圆结构,通过正面引流管开口,能够有效的对接触的引流管件进行贯穿对接工作。
[0011]优选的,所述背面引流管开口的整体开口呈梯形结构,同时其由有一定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且背面引流管开口的外端开口与引流管件接通,并且背面引流管开口的左端宽度1cm,其右端宽度为0.5cm,通过梯形结构的背面引流管开口,能够有效的对引流管件进行密封式的接通工作。
[0012]优选的,所述引流管接口位于引流袋本体的底部,呈倒锥形结构,并通过预留密封件相互接触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引流管接口开口直径为0.5或1cm,可与一般引流袋连接,通过可开合的所述引流管接口结构,可稳定的对引流袋本体的内部液体进行及时排放处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该简易粘贴式引流袋,解决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旁渗漏、伤口渗漏或引流管拔除后渗液的引流液收集,可有效避免患者在发生上述情况时,频繁更换敷料,或者需对引流管口进行缝合,该引流管可在外科手术后广泛使用,提高引流液收集效果及减少临床医生工作量,同时减轻患者痛苦及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背面引流管开口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背面引流管开口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引流袋本体;2、背面引流管开口;3、引流管接口;4、连接软件;5、预留密封件;6、正面粘贴胶盘;7、预留对接块;8、正面引流管开口;9、容置腔;10、引流管件;11、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简易粘贴式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1、背面引流管开口2、引流管接口3、连接软件4、预留密封件5、正面粘贴胶盘6、预留对接块7、正面引流管开口8、容置腔9、引流管件10和粘接层11。
[0023]引流袋本体1分为正面及背面,引流袋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正面粘贴胶盘6,且正面粘贴胶盘6的外端贴合有薄膜,并且薄膜的外侧对接有预留对接块7,引流袋本体1的正面上端开设有正面引流管开口8;
[0024]引流袋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背面引流管开口2,且背面引流管开口2的边端内侧粘接连接有粘接层11,并且粘接层11为硅胶材质,并且等角度贴合分布,引流袋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引流管接口3,且引流管接口3的外端对接有连接软件4,并且连接软件4的外侧对接
有预留密封件5,引流袋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容置腔9,且引流袋本体1通过背面引流管开口2和正面引流管开口8贯穿对接有引流管件10。
[0025]引流袋本体1采用透明薄膜制成,厚度为1mm,且引流袋本体1上宽下窄,其上端最宽处8cm,下端最窄处2cm,同时引流袋本体1的整体长度为15cm。正面粘贴胶盘6的直径为6cm,同时其厚度为0.2cm,且正面粘贴胶盘6的表面通过薄膜保护贴合,并且薄膜的外侧与预留对接块7相互连接,同时通过预留对接块7撕开薄膜后可直接粘贴于患者皮肤。正面引流管开口8的直径为1.2cm,且正面引流管开口8位于正面粘贴胶盘6的中端位置,形成同心圆结构。背面引流管开口2的整体开口呈梯形结构,同时其由有一定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且背面引流管开口2的外端开口与引流管件10接通,并且背面引流管开口2的左端宽度1cm,其右端宽度为0.5cm。
[0026]将引流管件10经正面引流管开口8及背面引流管开口2引出后,将引流袋本体1贴于引流管件10周围出肤,则可收集引流管件10旁渗液,背面引流管开口2处必要时用透明敷贴加固防止脱落及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粘贴式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1)、背面引流管开口(2)、引流管接口(3)、容置腔(9)和引流管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本体(1)分为正面及背面,所述引流袋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正面粘贴胶盘(6),且正面粘贴胶盘(6)的外端贴合有薄膜,并且薄膜的外侧对接有预留对接块(7),所述引流袋本体(1)的正面上端开设有正面引流管开口(8);所述引流袋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背面引流管开口(2),且背面引流管开口(2)的边端内侧粘接连接有粘接层(11),并且粘接层(11)为硅胶材质,并且等角度贴合分布,所述引流袋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引流管接口(3),且引流管接口(3)的外端对接有连接软件(4),并且连接软件(4)的外侧对接有预留密封件(5),所述引流袋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容置腔(9),且引流袋本体(1)通过背面引流管开口(2)和正面引流管开口(8)贯穿对接有引流管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粘贴式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本体(1)采用透明薄膜制成,厚度为1mm,且引流袋本体(1)上宽下窄,其上端最宽处8cm,下端最窄处2cm,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炎祥剧永乐陈玲邓杏燕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