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刷电机及其线圈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6486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刷电机及其线圈的制造方法,涉及电机领域,其包括壳体、定子结构与转子结构;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定子结构插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转子结构设于所述定子结构内;所述转子结构包括永磁块、轴心、扇叶与散热组件,所述轴心的一端穿过所述永磁块与所述壳体的一侧面,所述轴心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另一侧面,所述轴心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扇叶设于所述轴心上且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定子结构抵接;所述轴心用于带动所述扇叶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电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与制造成本低的优点。且具有结构简单与制造成本低的优点。且具有结构简单与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刷电机及其线圈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刷电机及其线圈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电机在结构上通常是由外壳、定子、转子、永磁体、驱动轴、构成,外壳的一端上固定有端盖,而这些传统的电机只能通过端盖上的通风口进行自然散热,散热效果差,容易造成电机过热,无法一直输出最高功率,并且降低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为了解决传统电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刷电机,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刷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定子结构,所述定子结构插设于所述壳体里并设于所述空腔内;以及转子结构,所述转子结构设于所述定子结构内,所述转子结构包括永磁块、轴心、扇叶与散热组件,所述轴心的一端穿过所述永磁块与所述壳体的一侧面,所述轴心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另一侧面,所述轴心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扇叶均设于所述轴心上且均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定子结构抵接,所述轴心用于带动所述扇叶转动;所述定子结构包括第一骨架、铁芯、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定子结构,所述定子结构插设于所述壳体里并设于所述空腔内;以及转子结构,所述转子结构设于所述定子结构内,所述转子结构包括永磁块、轴心、扇叶与散热组件,所述轴心的一端穿过所述永磁块与所述壳体的一侧面,所述轴心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另一侧面,所述轴心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扇叶均设于所述轴心上且均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定子结构抵接,所述轴心用于带动所述扇叶转动;所述定子结构包括第一骨架、铁芯、线圈与第二骨架;所述铁芯插设于所述第一骨架内,所述第二骨架插设于所述铁芯内;所述第一骨架包括第一套筒与多个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绕所述第一套筒的中轴线呈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周侧上;所述铁芯插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一套筒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块配合形成多个第一槽;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第二套筒与多个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绕所述第二套筒的中轴线呈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套筒插设于所述铁芯内;所述第二套筒与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配合形成多个第二槽,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呈相背对设置;所述线圈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且套设于所述第一骨架、铁芯与第二骨架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内部埋设有多条依次连通的U型通道,所述U型通道用于供冷却液流通;所述壳体的侧壁外表面上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U型通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跃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迈医疗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