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前后向乘车通道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车辆包括可行驶的底盘以及安装在底盘上的厢体,所述底盘上设有车轮组件以及驱使车轮组件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厢体的侧壁设有可侧向摆动开合的侧置车门,通过侧向摆动开启侧置车门并形成供乘客侧向上下车的侧向通道,当乘客需要上下车时,需要先侧向开启侧置车门,使得乘客通过侧向通道上下车,在此过程中,侧置车门开启会占用厢体的侧方空间,且厢体的侧方空间还会成为乘客的上下车用的登车区域,当有同向车辆从厢体侧方空间超越时,既容易因侧置车门开启而发生刮蹭撞击的情况,影响使用体验,还导致乘客容易因在登车区域逗留而存在撞伤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0003]此外,所述厢体内设有供乘客使用的座位,现有车轮组件包括设置在底盘位于所述座位前方的导向轮,导致底盘较长,影响行驶灵巧性,增加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前后向乘车通道的车辆,通过在厢体前壁开设前置车门来形成前后向设置的乘车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前后向乘车通道的车辆,包括带车轮组件的底盘(1)以及设置在底盘(1)上的厢体(2),所述底盘(1)上设有驱使车轮组件运转的动力组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2)的前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可开闭切换的前置车门(3),所述前置车门(3)开启并使得所述开口形成供乘客前后向通行的乘车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前后向乘车通道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乘车通道的前后向投影完整落入所述厢体(2)的前后向投影内,所述厢体(2)前部设有前置座位(10),所述前置车门(3)开启时,所述前置座位(10)通过乘车通道朝前敞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前后向乘车通道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车门(3)通过铰链(4)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开口内,以使所述前置车门(3)可在开口敞露的开启状态以及封堵开口的闭合状态间摆动切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前后向乘车通道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4)设置在前置车门(3)的侧缘上,前置车门(3)开闭摆动区域的前后向投影完整落入所述厢体(2)的前后向投影内,以限制前置车门(3)在开启时侧向扩张;或者,所述铰链(4)设置在前置车门(3)的顶缘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前后向乘车通道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顶缘设有卷轴,所述前置车门(3)为柔性卷闸门,所述卷闸门上设有柔性透视板,所述卷闸门可在缠绕卷轴且使得开口敞露的开启状态以及完整封堵开口的闭合状态间切换;或者,所述前置车门(3)为一扇,且设置在所述厢体(2)前壁中部;或者,所述前置车门(3)为两扇,且设置在所述厢体(2)前壁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2
‑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前后向乘车通道的车辆,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桂森,施钇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振机械模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