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致动器以及投影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249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2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致动器以及投影设备,光学致动器包括基座、线路板、光学振镜固定件及致动组件,基座包括基板及至少两个凸设于基板的定位凸部,基板具有厚度方向,基板设有透光部,线路板设有与定位凸部配合的通孔,线路板沿厚度方向与基板相叠设置,定位凸部穿设于通孔,光学振镜固定件设置于线路板背离基板的一侧,并与线路板相对间隔,致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磁吸件以及至少两个与线路板电性连接的线圈,每个线圈设于线路板与光学振镜固定件之间,并绕设于一定位凸部的外壁,线圈具有沿厚度方向的最小几何尺寸。基于上述的结构,保证了线圈的安装精度,由于线圈的最小几何尺寸是沿厚度方向设置,利于减小光学致动器整体厚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致动器以及投影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投影系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致动器以及投影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投影设备中,光学致动器被广泛地使用,投影光线行进中会穿过光学致动器内的光学镜片,并且经由光学致动器进行快速的反复振动(改变投射位置),凭借不断的改变影像的所在位置,以增加解析度。
[0003]现有的光学致动器通常是通过线圈与磁吸件的磁吸配合来驱动光学振镜固定件带动光学镜片反复振动,现有的线圈是采用“侧立式”结构,线圈的外周壁沿基座的厚度方向直接粘接在基座的上表面,这样线圈不仅会占据整个光学致动器厚度方向较多的空间,导致光学致动器的厚度较大,而且难以保证线圈的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学致动器以及投影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致动器,包括基座、线路板、光学振镜固定件以及致动组件,基座包括基板以及至少两个凸设于基板的定位凸部,基板具有厚度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包括基板以及至少两个凸设于所述基板的定位凸部,所述基板具有厚度方向,所述基板设有透光部,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凸部相对间隔地设置于所述透光部的外周;线路板,设有与所述定位凸部配合的通孔,所述线路板沿所述厚度方向与所述基板相叠设置,所述定位凸部穿设于所述通孔并凸出于所述线路板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光学振镜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线路板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线路板相对间隔;以及致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磁吸件以及至少两个与所述线路板电性连接的线圈,每个所述线圈设于所述线路板与所述光学振镜固定件之间,并绕设于一个所述定位凸部的外壁,所述线圈具有沿所述厚度方向的最小几何尺寸,每个所述磁吸件设于所述振镜固定件,并与一所述线圈对应,以驱使所述光学振镜固定件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凸部包括第一凸起以及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并排间隔设置,并分别穿设于一所述通孔,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凸起以及所述第二凸起的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至少两个凸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三凸起,每个所述第三凸起分别穿设于一所述通孔,每个所述第三凸起具有背离所述基板的支撑面,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凸起的支撑面齐平,且所述支撑面凸设于所述线路板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线圈支撑于所述支撑面上以与所述线路板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三个所述第三凸起,第一个所述第三凸起连接于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壁,第二个所述第三凸起连接于所述第三凸起的外壁,第三个所述第三凸起对应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致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锐刘宪龚晨晟李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