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线供电与直接供电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24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网线供电与直接供电转换器,    其特征在于:    该转换器置于计算机内,    转换器包括直流供电检测单元、切换单元,直流供电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计算机内置直流电源的输出相接,切换单元有二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与直流供电检测单元的输出相接,另一个输入端与网络互联设备输出的直流供电端相接,切换单元的输出端与计算机主机的直流供电输入端相接。(*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网络供电设备的远端供电装置,更具体地指一种网络供电电源转换器。
技术介绍
随着采用网线供电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采用网线供电的优越性正在逐渐地体现。在今后相当一段未来的网络技术、家电、通讯以及蓝牙技术的发展中,网线供电将势必渗透于其各个领域。从一贯以严肃著称的国际电子工程师协会批准的IEEE 802.3af标准也可以看出此项技术将会带来在能源节约、运行安全等方面的优势,网线供电的实现也会使你的笔记本将来不再需要任何笨重的电池和繁琐的插头,只要你能连上网络,网线就会自动为你的联网设备供电。请先参阅图1所示,以网络互联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为例,来说明网线供电的具体结构,网络互联设备通过双绞线和RJ-45连接器与所有的计算机相连,RJ-45连接器的一端插入计算机的网卡中,另一端也插入网络互联设备中,双绞线中除了传输数据线D外,还有电源输出线E,向计算机提供网线供电电源。而采用直接供电方式,请参阅图2所示,则需要每一台与网络互联设备相连的计算机内均需要配置直流电源。我们相信,在网线供电的同时,传统的直接供电方式还会与其共存一段时间,因此,需要有一种转换器来提供这两种供电方式的并存和转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线供电与直接供电转换器,以实现网线供电和直接供电之间的转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线供电与直接供电转换器,该转换器置于计算机内, 转换器包括直流供电检测单元、切换单元,直流供电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计算机内置直流电源的输出相接,切换单元有二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与直流供电检测单元的输出相接,另一个输入端与网络互联设备输出的直流供电端相接,切换单元的输出端与计算机主机的直流供电输入端相接。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计算机内设置了一网线供电与直接供电的转换器,转换器包括直流供电检测单元、切换单元,直流供电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计算机内置直流电源的输出相接,切换单元有二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与直流供电检测单元的输出相接,另一个输入端与网络互联设备输出的直流供电端相接,切换单元的输出端与计算机主机的直流供电输入端相接。当需要计算机采用直接供电时,只要将计算机的交流电源插头插上,计算机就可正常工作,一旦需要采用网线供电时或交流电源无法供电时,网络互联设备网络互联设备则可通过转换器向计算机供电,因此,该转换器能有效使计算机的供电在将网线供电与直接供电之间进行转换。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网络互联设备与计算机采用网线供电连接示意框图。图2为传统的计算机采用直接供电连接示意框图。图3为采用本技术转换器后与网络互联设备、计算机连接示意框图。图4为本技术转换器的一具体实施例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转换器的另一具体实施例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转换器的又一具体实施例原理示意图。图7为或门真值表。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效果,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上述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的转换器20置于计算机10内,为了方便描述,我们将计算机分为计算机主机10′和直流电源10″两个部分,计算机主机10′应包含除了直流电源10″以外,计算机的应用的硬件部分。转换器20包括直流供电检测单元21、切换单元22,直流供电检测单元21用于检测计算机10内置的直流电源10″是否有直流电压输出,检测单元21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10″的输出相接。切换单元22用于对直流电源10″直接供电到计算机主机10′,还是网络互联设备30(如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直接向计算机主机10′进行网线供电之间的切换,切换单元21有二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与直流供电检测单元21的输出相接,另一个输入端与网络互联设备30输出的直流供电端相接,切换单元21的输出端与计算机主机10′的直流供电输入端相接。请再参阅图4所示,该图4示意了一个简单的转换器基本原理,直流供电检测单元21包括继电器J、三极管G、电阻R1、R2,三极管G为一驱动管,驱动继电器J工作,电阻R1、R2为偏置电阻,三极管G的基极与偏置电阻R1、R2相接,继电器J的线圈接于三极管G的集成极和直流供电电源之间。继电器J有一常开开关K1和常闭开关K2,常开开关K1和常闭开关K2则构成切换单元21。当继电器J得电工作后,常开开关K1闭合,则由直流电源10″向计算机主机10′供电,此时,网络互联设备30输出的直流供电由于常闭开关K2断开,网络互联设备30不向计算机主机10′供电。当直流电源10″无法向计算机主机10′供电时,继电器J不能工作,此常闭开关K2闭合,则由网络互联设备30直接供电,而常开开关K1处于断开状态。请继续参阅图5所示,该图又示意了一个较为简单的转换器基本原理,同样,转换器也是置于计算机内,此时,转换器为一个双输入端的或门40,或门40其中一个输入端与网络互联设备输出的直流供电端相接,另一个输入端与计算机的内置直流电源10″输出端相接,转换器的输出端与计算机主机10′的直流供电输入端相接。根据或门的真值表(见图7),我们可以得知,当网络互联设备30或计算机内置直流电源10″中,只要有一个有直流供电输出,则计算机主机10′就由或门40供电。当网络互联设备30或计算机内置直流电源10″均没有直流供电时,计算机主机10′就不能工作。当网络互联设备30或计算机内置直流电源10″中均有直流供电时,计算机主机10′则仍能正常工作。当然,转换器40也可以设计为一由两个开关二极管D1、D2、电阻R构成的最为简单的或门电路,请参阅图6所示,根据或门的真值表(见图7所示),我们可以得知,当网络互联设备30或计算机内置直流电源10′中,只要有一个有直流供电输出,必有两个二极管D1、D2中的一个导通,则计算机主机10′就由转换器40供电。当网络互联设备30或计算机内置直流电源10″均没有直流供电时,计算机主机10′就不能工作。当网络互联设备30或计算机内置直流电源10″中均有直流供电时,计算机主机10′则仍能正常工作。依照上述原理,我们还可以用诸如555集成电路,或其它的集成电路来设计具有双输入端,一输出端的电子开关,来实现上述的功能。还需要说明的是,在网线供电中,计算机所需要的直流电源除了从网络互联设备中获取外,还可以从网络直接提供的电源网线中获取。此时,本技术的转换器也能得到相同的应用。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网线供电与直接供电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转换器置于计算机内,转换器包括直流供电检测单元、切换单元,直流供电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计算机内置直流电源的输出相接,切换单元有二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与直流供电检测单元的输出相接,另一个输入端与网络互联设备输出的直流供电端相接,切换单元的输出端与计算机主机的直流供电输入端相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线供电与直接供电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供电检测单元包括继电器J、三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线供电与直接供电转换器, 其特征在于: 该转换器置于计算机内, 转换器包括直流供电检测单元、切换单元,直流供电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计 算机内置直流电源的输出相接,切换单元有二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 入端与直流供电检测单元的输出相接,另一个输入端与网络互联设备输出的直流供 电端相接,切换单元的输出端与计算机主机的直流供电输入端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平姚学忠谢青姜雄伟郑昌铉李光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用化工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