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CO叠层异质结太阳能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CO叠层异质结太阳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实现碳中和,迫切要求光伏等非核清洁能源快速发展,要求开发具有高效、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其中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因其具有高转换效率、低温度系数好以及简单的低温工艺而受到广泛关注。
[0003]现有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包括:(1)制绒清洗;(2)非晶硅沉积;(3)TCO沉积;(4)丝网印刷电级。因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发射极的横向导电性比较差,仅通过金属电极从发射极收集电流是不够的,因此需要在非晶硅薄膜上再沉积一层TCO,来收集电流。TCO薄膜同时具有透明性和导电性。TCO薄膜的电阻率与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成反比,通过减少载流子浓度,可以减少自由载流子的吸收,从而提高光透过率,但是减少载流子浓度会导致薄膜电阻率上升而影响TCO薄膜导电性能。传统的 TCO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无法兼得。那么如何改善异质结TCO膜层,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变得尤为重要。
[0004]因此,提供一种兼备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CO叠层异质结太阳能结构,包括基底(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6)正面依次设置正面本征非晶硅薄膜(5)、正面掺杂非晶硅薄膜(4)、正面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3)、正面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2)和正面金属电极(1);所述基底(6)背面依次设置背面本征非晶硅薄膜(7)、背面掺杂非晶硅薄膜(8)、背面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9)、背面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10)和背面金属电极(11);所述正面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3)、正面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2)、背面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9)和背面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10)厚度相等;所述正面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3)的光透过率大于正面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2)的光透过率,所述正面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3)的电阻率小于正面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2)的电阻率;所述背面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9)的光透过率大于背面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10)的光透过率,所述背面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9)的电阻率小于背面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10)的电阻率;所述正面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3和背面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9在磁控溅射沉积时通过调整氧流量为1.8cm3.min
‑
1~2.2cm3.min
‑
1之间,使得光透过率为85%以上;所述正面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2和背面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10在磁控溅射沉积时通过调整氧流量为0.3cm3.min
‑
1~0.7cm3.mi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莎,黄金,鲁林峰,李东栋,杨立友,王继磊,鲍少娟,杨文亮,师海峰,任法渊,贾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