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伺服转台的机械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10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伺服转台的机械控制机构,包括底框,所述底框顶部的两侧从左至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所述底框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配合使用的通槽,所述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内腔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一个动力源驱动,预先规避了两个动力源驱动时会产生的不同步,同时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的距离很短,可有效避免因为相连皮带过长而使动力传输出现迟滞的现象,提高了机械控制机构的精准度,同时加固机构的设计,可对连接轴进行滚动支撑,避免连接轴过长,导致连接轴会在转动时过度晃动,从而使动力传输时出现迟滞。从而使动力传输时出现迟滞。从而使动力传输时出现迟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伺服转台的机械控制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伺服转台
,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伺服转台的机械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伺服转台即机载光电平台,是一种新型实时图像侦察设备,伺服转台在工作时需要用到机械控制机构对其进行提供动力源,并对其进行操控。
[0003]然而传统伺服转台的机械控制机构的控制精度低,两组伺服转台在转动时,其中一组会出现迟滞,从而很容易使两组伺服转台之间的对接的产品损坏,极大的提高了次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控制精度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精度伺服转台的机械控制机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精度伺服转台的机械控制机构,包括底框,所述底框顶部的两侧从左至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所述底框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配合使用的通槽,所述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内腔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并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伺服转台的机械控制机构,包括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顶部的两侧从左至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2)和第二固定框(3),所述底框(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框(2)和第二固定框(3)配合使用的通槽,所述第一固定框(2)和第二固定框(3)内腔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相互靠近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框(2)和第二固定框(3)并固定连接有转台(5),所述支撑柱(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固定框(2)和第二固定框(3)内设置有与第一齿轮(6)配合使用的传动机构(9),所述底框(1)内设置有与传动机构(9)配合使用的加固机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伺服转台的机械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9)包括第一转轴(901),所述第一转轴(901)和第二转轴(902)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固定框(2)和第二固定框(3)内腔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901)和第二转轴(902)上由内至外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903)和第一皮带轮(905),所述第二齿轮(903)的顶部与第一齿轮(6)的底部啮合,所述底框(1)内腔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轴(906),所述连接轴(906)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907),所述第二皮带轮(907)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且皮带的一端贯穿通槽并与第一皮带轮(905)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框(3)的右侧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电机(904),所述电机(9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90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伺服转台的机械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文璐施凌超陆浙炜廖鹏超叶小龙赵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