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梁主筋与劲性柱钢柱芯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06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超限梁主筋与劲性柱钢柱芯连接节点,所述节点包括钢结构劲性框架柱、设置在钢结构劲性框架柱四个侧面的超限梁以及填充设置在钢结构劲性框架柱外侧的混凝土层,所述钢结构劲性框架柱包括矩形框架柱本体、设置在框架柱本体内侧面的柱身配筋、设置在框架柱本体中心位置的方钢柱芯构件、设置在框架柱本体内的竖向钢骨、填充设置在方钢柱芯构件内的填充料以及限位紧固筋;竖向钢骨有四根并且分别设置在矩形框架柱本体的四个角部;超限梁包括上部纵筋、下部纵筋、绑扎在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外侧面的箍筋和至少一个矩形水平连接板;所述上部纵筋包括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本结构施工便捷、结构准确、安装方便、稳定性好。性好。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限梁主筋与劲性柱钢柱芯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超限梁主筋与劲性柱钢柱芯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要对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时代需求与社会的蓬勃发展,建筑业追求建筑结构形式多样化,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建筑的外观(包括材料、造型、色彩乃至光影变化)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给人以很大的优美感。
[0003]为了不断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而不断发展,建筑越来越高,跨度越来越大,但是所要求的施工周期越来越短。因此新型的结构形式越来越多。超高层(或超大跨度空间结构)里面的混合结构(钢砼框架梁柱和混凝土筒体结合的形式)会有较大发展。既保留了砼框剪结构建筑布置灵活、延性好的特点,又具有钢结构刚度大、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同时还可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作用,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超限梁主筋与劲性柱钢柱芯连接节点,要解决劲性柱与超限梁梁柱的节点的处理方式,劲性柱钢柱芯与超限梁主筋如何有效连接并且保证了施工质量及成型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超限梁主筋与劲性柱钢柱芯连接节点,所述节点包括钢结构劲性框架柱、设置在钢结构劲性框架柱四个侧面的超限梁以及填充设置在钢结构劲性框架柱外侧的混凝土层,所述钢结构劲性框架柱包括矩形框架柱本体、设置在框架柱本体内侧面的柱身配筋、设置在框架柱本体中心位置的方钢柱芯构件、设置在框架柱本体内的竖向钢骨、填充设置在方钢柱芯构件内的填充料以及限位紧固筋;竖向钢骨有四根并且分别设置在矩形框架柱本体的四个角部;
[0006]超限梁包括上部纵筋、下部纵筋、绑扎在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外侧面的箍筋和至少一个矩形水平连接板;
[0007]所述上部纵筋包括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
[0008]所述水平连接板短边一侧与框架柱本体外侧面固定连接,水平连接板上端面与第一纵筋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一纵筋靠近框架柱本体外侧面的一侧与框架柱本体外侧面之间留有间隙;第二纵筋有两根并且对称设置在水平连接板长边外侧面,第二纵筋一侧端头与框架柱本体外侧面固定连接、该端头外部还设置有加固套筒;
[0009]所述限位紧固筋至少有四根并且围合设置在钢结构劲性框架柱与超限梁连接节点处。
[0010]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水平连接板正下方的矩形水平承接板,水平承接板短边一侧与框架柱本体固定连接,水平承接板上端面与下部纵筋下端面固定连接;水平承接板和水平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竖向连接板。
[0011]进一步,矩形水平连接板的短边长度小于矩形框架柱本体短边长度的


[0012]进一步,水平连接板的短边宽度与相邻两根第二纵筋之间的距离相适应。
[0013]进一步,限位紧固筋呈Ω型,包括中间限位部和对称设置在中间限位部两端的固定部,中间限位部贴合设置在框架柱本体外侧面,固定部与上部纵筋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纵筋至少有四根。
[0015]进一步,填充料为C40高强度无收缩CGM灌浆料。
[0016]进一步,上部纵筋与下部纵筋之间的距离50

100mm。
[0017]进一步,钢结构劲性框架柱的截面为1000*1000mm。
[0018]进一步,方钢柱芯构件截面尺寸为600*600*30*30,采用Q345B。
[0019]进一步,超限梁的梁截面为800*900mm或者800*1300mm。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1]1,本技术提供的超限梁主筋与劲性柱钢柱芯连接节点,本方法施工便捷、结构准确、安装方便、稳定性好。超高的钢结构劲性框架柱结构完整、没有任何穿孔,稳定性好,牢固耐用,误差小,精度高。
[0022]2,不仅具有结构布置灵活、延性好的特点,又具有钢结构刚度大、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同时还可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作用,能达到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0023]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图1是钢结构劲性框架柱与超限梁平面图。
[0026]附图标记:1

超限梁、11

第一纵筋、12

第二纵筋、13

加固套筒
[0027]3‑
框架柱本体、4

柱身配筋、5

方钢柱芯构件、6

填充料、7

水平连接板、81

中间限位部、82

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9]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本技术提供超限梁主筋与劲性柱钢柱芯连接节点,所述节点包括钢结构劲性框架柱、设置在钢结构劲性框架柱四个侧面的超限梁1以及填充设置在钢结构劲性框架柱外侧的混凝土层,所述钢结构劲性框架柱包括矩形框架柱本体3、设置在框架柱本体3内侧面的柱身配筋4、设置在框架柱本体3中心位置的方钢柱芯构件5、设置在框架柱本体3内的竖向钢骨、填充设置在方钢柱芯构件5内的填充料6以及限位紧固筋;竖向钢骨有四根并且分别设置在矩形框架柱本体3的四个角部;
[0030]超限梁1包括上部纵筋、下部纵筋、绑扎在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外侧面的箍筋和至少一个矩形水平连接板7;上部纵筋与下部纵筋之间的距离50

100mm。
[0031]所述上部纵筋包括第一纵筋11和第二纵筋12;所述第一纵筋11至少有四根。
[0032]所述水平连接板7短边一侧与框架柱本体3外侧面固定连接,水平连接板7上端面与第一纵筋11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一纵筋11靠近框架柱本体3外侧面的一侧与框架柱本体3外侧面之间留有间隙;第二纵筋12有两根并且对称设置在水平连接板7长边外侧面,第二纵筋12一侧端头与框架柱本体3外侧面固定连接、该端头外部还设置有加固套筒13;
[0033]所述限位紧固筋至少有四根并且围合设置在钢结构劲性框架柱与超限梁1连接节点处。
[0034]还包括设置在水平连接板7正下方的矩形水平承接板,水平承接板短边一侧与框架柱本体3固定连接,水平承接板上端面与下部纵筋下端面固定连接;水平承接板和水平连接板7之间还设置有竖向连接板。矩形水平连接板7的短边长度小于矩形框架柱本体3短边长度的

。水平连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限梁主筋与劲性柱钢柱芯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包括钢结构劲性框架柱、设置在钢结构劲性框架柱四个侧面的超限梁(1)以及填充设置在钢结构劲性框架柱外侧的混凝土层,所述钢结构劲性框架柱包括矩形框架柱本体(3)、设置在框架柱本体(3)内侧面的柱身配筋(4)、设置在框架柱本体(3)中心位置的方钢柱芯构件(5)、设置在框架柱本体(3)内的竖向钢骨、填充设置在方钢柱芯构件(5)内的填充料(6)以及限位紧固筋;竖向钢骨有四根并且分别设置在矩形框架柱本体(3)的四个角部;超限梁(1)包括上部纵筋、下部纵筋、绑扎在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外侧面的箍筋和至少一个矩形水平连接板(7);所述上部纵筋包括第一纵筋(11)和第二纵筋(12);所述水平连接板(7)短边一侧与框架柱本体(3)外侧面固定连接,水平连接板(7)上端面与第一纵筋(11)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一纵筋(11)靠近框架柱本体(3)外侧面的一侧与框架柱本体(3)外侧面之间留有间隙;第二纵筋(12)有两根并且对称设置在水平连接板(7)长边外侧面,第二纵筋(12)一侧端头与框架柱本体(3)外侧面固定连接、该端头外部还设置有加固套筒(13);所述限位紧固筋至少有四根并且围合设置在钢结构劲性框架柱与超限梁(1)连接节点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限梁主筋与劲性柱钢柱芯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水平连接板(7)正下方的矩形水平承接板,水平承接板短边一侧与框架柱本体(3)固定连接,水平承接板上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旭渝石维奎王宝军陈会生马彬肖磊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