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线一体化预制板及其连接构造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管线一体化预制板及其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采用装配式建筑可解决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且利于实现建筑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0003]现有装配式建筑中,水电管线、管路等一般主要预埋在预制墙体内,而当前装配式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叠合楼板预制部分的厚度普遍较薄,一般难以满足管线预埋的要求;因此预制楼板内一般仅预留接线盒,水平方向的管线仍是按传统方式预埋于预制楼板的现浇层内。
[0004]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现有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未将水电管线与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和施工有效结合起来,不仅没有提升水电安装的工程质量,而且也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基于此,本技术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线一体化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楼板,设于所述预制楼板下方的预制肋梁,所述预制肋梁内预埋有水电管线及接线盒,所述预制楼板和所述预制肋梁由钢筋混凝土整体预制;所述预制楼板整体为长方形板状,所述预制肋梁包括:沿所述预制楼板的纵向设置的预制纵梁,所述水电管线及接线盒预埋于所述预制纵梁内;所述预制肋梁还包括沿所述预制楼板的横向设置的预制横梁,所述水电管线及接线盒同时预埋于所述预制纵梁和所述预制横梁内;所述水电管线及接线盒包括预制肋梁预留管线和预制肋梁预留接线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一体化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纵梁的两端分别伸出预制楼板的边部,且所述预制纵梁的单边伸出长度为50mm
‑
10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一体化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纵梁和预制横梁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预制纵梁和预制横梁均为长方体状,且所述预制纵梁的宽度为50mm
‑
200mm;所述预制纵梁的高度为100mm
‑
300mm。4.一种管线一体化预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延化,周泉,李水生,唐宇轩,李新星,陈仙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