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5966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包括进料装置、剪切装置、揉丝装置及压缩装置,剪切装置的上料口与进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揉丝装置的进料口与剪切装置的出料口连接,压缩装置与揉丝装置的排料口连接。其使用时,进料装置能够将桑枝或秸秆传送至剪切装置进行切断,揉丝装置承接被剪切装置切断的桑枝或秸秆并进行揉碎,压缩装置将揉碎后的桑枝或秸秆进行压缩制作成压块;通过将桑枝或秸秆压缩能够大大降低桑枝或秸秆存放所需的体积,其相较于现有技术直接运输桑枝条或秸秆的方式,运输效率得以提高,运输更方便,能够降低运输的成本。能够降低运输的成本。能够降低运输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桑枝或秸秆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桑叶种植面积大约为1146.5万亩,一般在夏季和冬季采摘完桑叶后会进行桑枝采伐,每年两次采伐大概每亩产量在1吨左右。桑枝可用于饲料加工、药物提取、食用菌栽培、造纸等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在桑枝采伐后,通常将采伐后的桑枝直接堆放至运输车内进行运输,达到目的地后再对桑枝进行加工处理。然而,由于桑枝分散、枝条长、体积大、水分高等问题,导致单位体积内能堆放的桑枝数量较少,运输效率低,运输困难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运输效率的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包括进料装置、剪切装置、揉丝装置及压缩装置,剪切装置的上料口与进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揉丝装置的进料口与剪切装置的出料口连接,压缩装置与揉丝装置的排料口连接;进料装置能够将桑枝或秸秆传送至剪切装置进行剪切,揉丝装置承接被切刀切断的桑枝或秸秆并进行揉碎,压缩装置将揉碎后的桑枝或秸秆进行压缩。
[0006]进一步地,压缩装置包括:
[0007]料筒,料筒的内腔包括同轴连通的进料通道及压缩通道,压缩通道的内径小于进料通道的内径,进料通道贯通料筒远离压缩通道的一端以形成开口端,压缩通道贯通料筒远离进料通道的一端以形成压缩料出口;料筒上设有与进料通道连通的入料口,入料口与揉丝装置的排料口连接;
[0008]压缩件,压缩件包括压缩驱动件及压缩活塞,压缩驱动件固定连接料筒并与压缩活塞连接,压缩活塞滑动设于进料通道内,压缩活塞外壁与进料通道内壁滑动接触;及
[0009]切料件,切料件与料筒连接,以将从压缩料出口排出的物料切断。
[0010]进一步地,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还包括运输车,进料装置、剪切装置、揉丝装置及压缩装置均设于运输车的车厢处。
[0011]进一步地,进料装置、剪切装置及揉丝装置均位于运输车车厢背向车头的一端,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还包括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导轨及行走驱动件,行走导轨装设于运输车的车厢内,料筒与行走导轨滑动连接,行走驱动件与料筒连接,以驱动压缩装置沿行走导轨运动,入料口与揉丝装置的排料口通过软管连接。
[0012]进一步地,行走导轨包括两个纵向导轨、两个滑块及至少一横向导轨,两个纵向导轨分别装设于运输车车厢的内壁上并与车厢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滑块分别与两个纵向导
轨滑动连接,横向导轨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固定连接,料筒与横向导轨滑动连接;行走驱动件包括纵向驱动件及横向驱动件,纵向驱动件与两个滑块连接,以驱动滑块沿相应的纵向导轨滑动,横向驱动件装设于滑块上并与料筒连接,以驱动料筒沿横向导轨运动。
[0013]进一步地,料筒的外壁上固定设有滑环,料筒通过滑环滑动地套接于横向导轨上。
[0014]进一步地,运输车的车厢内部装设有隔板,以将车厢内分隔为桑枝存放空间及仪器安装空间,仪器安装空间位于车厢背向运输车车头的一端,隔板的顶部与车厢的内顶间隔设置,以形成一供压缩装置通过的通过口;进料装置、剪切装置及揉丝装置均放置于仪器安装空间内;行走导轨自桑枝存放空间延伸至仪器安装空间。
[0015]进一步地,压缩料出口朝向运输车的车头设置。
[0016]进一步地,切料件包括切料驱动件及切料刀,切料驱动件装设于料筒上并与切料刀连接,以驱动切料刀沿竖向往复运动,进而将从压缩料出口排出的物料切断。
[0017]进一步地,揉丝装置为锤片粉碎机。
[0018]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上述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使用时,进料装置能够将桑枝或秸秆传送至剪切装置进行切断,揉丝装置承接被剪切装置切断的桑枝或秸秆并进行揉碎,压缩装置将揉碎后的桑枝或秸秆进行压缩制作成压块;通过将桑枝或秸秆压缩能够大大降低桑枝或秸秆存放所需的体积,其相较于现有技术直接运输桑枝条或秸秆的方式,运输效率得以提高,运输更方便,能够降低运输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中进料装置去掉挡板、承接板及剪切装置去掉外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所示进料装置去掉进料高度控制机构及出料高度控制机构后的右视图。
[0023]图4为图2所示进料装置中拨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所示进料装置中拨料组件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2所示进料装置的后视图。
[0026]图7为图1所示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中剪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所示剪切装置在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图1所示剪切装置去掉外罩后的结构示意图,为清楚显示剪切装置的内部结构,省去部分支架的绘制。
[0029]图10为图1所示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中压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图10所示压缩装置在纵截面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为图12中运输车车厢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摊平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5]1、进料装置;11、机架;12、传送机构;14、摊平机构;140、拨料组件;141、传动件; 142、固定架;1420、支撑立柱;1421、高度调整件;1422、滑套;1423、螺孔;1424、锁紧螺钉;
1425、支撑臂;1426、架体;1427、角度调节件;1428、固定轴;1429、锁紧旋钮; 143、第一传动轮;144、第二传动轮;145、传动带;146、拨料齿;147、传动驱动件;15、进料高度控制机构;151、安装架;152、第一旋转刷;154、第一高度调节件;155、第一导向块;156、第一升降螺杆;157、第一调节螺母;16、出料高度控制机构;161、连接架;162、第二旋转刷;164、第二高度调节件;165、第二导向块;166、第二升降螺杆;167、第二调节螺母;168、旋转滚轴;169、回拨齿;17、挡板;18、承接板;2、剪切装置;21、安装座; 211、外罩;213、观察门;214、支架;215、上料口;216、出料口;22、送料机构;221、送料辊;223、弹性架;224、滑动杆;225、浮动弹簧;23、压扁机构;232、压扁滚轴;234、升降调节件;235、调整螺母;236、调整螺杆;237、固定块;24、剪切机构;241、剪切台; 242、剪切驱动件;243、转盘;244、摇杆;245、安装柱;2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1)、剪切装置(2)、揉丝装置(3)及压缩装置(4),剪切装置(2)的上料口(215)与进料装置(1)的输出端连接,揉丝装置(3)的进料口与剪切装置(2)的出料口(216)连接,压缩装置(4)与揉丝装置(3)的排料口连接;进料装置(1)能够将桑枝或秸秆传送至剪切装置(2)进行剪切,揉丝装置(3)承接被切刀(246)切断的桑枝或秸秆并进行揉碎,压缩装置(4)将揉碎后的桑枝或秸秆进行压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压缩装置(4)包括:料筒(41),料筒(41)的内腔包括同轴连通的进料通道(411)及压缩通道(412),压缩通道(412)的内径小于进料通道(411)的内径,进料通道(411)贯通料筒(41)远离压缩通道(412)的一端以形成开口端(414),压缩通道(412)贯通料筒(41)远离进料通道(411)的一端以形成压缩料出口(415);料筒(41)上设有与进料通道(411)连通的入料口(413),入料口(413)与揉丝装置(3)的排料口连接;压缩件(42),压缩件(42)包括压缩驱动件(421)及压缩活塞(423),压缩驱动件(421)固定连接料筒(41)并与压缩活塞(423)连接,压缩活塞(423)滑动设于进料通道(411)内,压缩活塞(423)外壁与进料通道(411)内壁滑动接触;及切料件(43),切料件(43)与料筒(41)连接,以将从压缩料出口(415)排出的物料切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还包括运输车(5),进料装置(1)、剪切装置(2)、揉丝装置(3)及压缩装置(4)均设于运输车(5)的车厢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料装置(1)、剪切装置(2)及揉丝装置(3)均位于运输车(5)车厢背向车头的一端,桑枝或秸秆回收系统还包括行走机构(6),行走机构(6)包括行走导轨(60)及行走驱动件,行走导轨(60)装设于运输车(5)的车厢内,料筒(41)与行走导轨(60)滑动连接,行走驱动件与料筒(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正中周晓情周俊华刘征吴柱月周剑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