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池放空管复合式阀门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5909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化池放空管复合式阀门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生化池、复合式阀门井、墙体、集水坑、防水套管、阀门、底部放空管、中位放空管;所述生化池、复合式阀门井由墙体分隔组成;生化池、复合式阀门井内分别设置有集水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科学合理,各部分结构部件设置高低错落,可以发挥其功能效果;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可依托公共墙体进行改建,节约了建造成本,降低了阀门井的土建费用;3、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施工难度,有利于运营人员操作管理(检修、维护);4、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污水进行前期的培养和训化,且操作方便、安全,得益于其结构装置的设计创新。得益于其结构装置的设计创新。得益于其结构装置的设计创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化池放空管复合式阀门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属于一种生化池放空管复合式阀门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阀门井是地下管线、管道的阀门为了在需要进行开启和关闭部分管网操作或者检修作业方便时设置的类似小房间的井,将阀门部件等安装在此井内,方便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管道,是防止管道堵塞的枢纽。生化池作为污水处理厂中的核心构筑物,往往需要考虑底部放空与中位放空,由于放空管基本上是埋地布置的,故放空管上的阀门就需要考虑设置阀门井,生化池阀门井的合理设置不但可以降低土建费用、节约成本,而且对运营管理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化池放空管复合式阀门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不但可以降低阀门井的土建费用、节约成本,而且装置构造科学合理,降低了施工难度,有利于运营人员操作管理。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生化池放空管复合式阀门井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包括生化池1、复合式阀门井2、墙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化池放空管复合式阀门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生化池(1)、复合式阀门井(2)、墙体(3)、集水坑(4)、防水套管(5)、阀门(7)、底部放空管(8)、中位放空管(9);所述生化池(1)、复合式阀门井(2)由墙体(3)分隔组成;生化池(1)、复合式阀门井(2)内分别设置有集水坑(4),底部放空管(8)穿越墙体(3)连接在生化池(1)内的集水坑(4)中,中位放空管(9)穿越墙体(3)一端连接在生化池(1)中,另一端连接在底部放空管(8)上,底部放空管(8)与中位放空管(9)上分别设置有阀门(7),防水套管(5)布置在墙体(3)上且与底部放空管(8)、中位放空管(9)紧密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池放空管复合式阀门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3)包括公共墙体(3.1)、第一外墙体(3.2)、第二外墙体(3.3)、内墙体(3.4);公共墙体(3.1)、第一外墙体(3.2)、第二外墙体(3.3)的标高相同且高于内墙体(3.4);第一外墙体(3.2)与公共墙体(3.1)形成第一内部空间(S1),内墙体(3.4)在靠近第二外墙体(3.3)侧壁一定距离设置,内墙体(3.4)、第二外墙体(3.3)与公共墙体(3.1)形成第二内部空间(S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化池放空管复合式阀门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墙体(3.2)与公共墙体(3.1)形成第一内部空间(S1)设置为生化池(1);所述的内墙体(3.4)、第二外墙体(3.3)与公共墙体(3.1)形成的第二内部空间(S2)设置为复合式阀门井(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化池放空管复合式阀门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化池(1)的池底紧贴公共墙体(3.1)一侧设置有第一集水坑(4.1);复合式阀门井(2)井底的左上角处设置有第二集水坑(4.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化池放空管复合式阀门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钢制爬梯(6),钢制爬梯(6)设置在墙体侧壁上,包括钢制爬梯(6.1)、钢制爬梯(6.2);复合式阀门井(2)的左侧的第二外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航陈涛年正陈涛高升毕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