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党卫专利>正文

具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电源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74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电源适配器,包括:电磁干扰滤波器、整流模块、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反激变换模块及输出模块,电磁干扰滤波器与整流模块电性连接,整流模块与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电性连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与反激变换模块电性连接,反激变换模块与输出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电源适配器,其空载损耗小、功率因数高,适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同时其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电源适配器,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功能的电源适配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电力。为便于用电 人们创造了多种适用于工业生产或民用的电源插座和与适配的插头,从而提 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电源适配器作为一种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 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 一般由整理模块、反激变换模块及输出模块组成。然而现有市场上的电源适配器在输入功率大于75W时,其待机功率往往很 高, 一般大于0.75W,且功率因数和效率也很低,不了利于节约能源。因此 很多电源适配器在使用时往往都需要另外配备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APFC),使其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但同时又要使待机功率小于 0.75W,又必须使APFC在待机时不工作,以节省功率,所以又要另外加上 一些电路使APFC在待机时关闭,其安装调试麻烦,给使用造成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电源适 配器,其空载损耗小、功率因数高,适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同时其结构简 单、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为实现在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电源适配器,包括整流模块、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反激变换模块及输 出模块,整流模块与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电性连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模 块与反激变换模块电性连接,反激变换模块与输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的具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电源适配器,还包括一电磁干扰滤波器,该电磁干扰滤波器与整流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磁干扰滤波器输 入端并联一安规电容,安规电容的后级依次串联两个共模滤波器。所述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包括 一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变压器、 一有 源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芯片、及电性连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变压器和有源功率 因数校正控制芯片的辅助控制电路。所述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芯片为L6561/2、 UCC38051或NCP1606心片。所述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还包括一功率因数校正跟随控制电路,该 功率因数校正跟随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整流模块输出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有 源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的反激变换模块包括 一开关电源控制芯片、 一开关电源控制电路 及一反激变换变压器,反激变换变压器具有一初级绕组, 一辅助绕组,及一 次级组,反激变换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与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芯片的启动 电压控制脚电性连接,输出模块与反激变换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电性连接。所述的开关电源控制芯片为NCP1207芯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电 源适配器,通过加入电磁干扰滤波器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使其在效防 止电磁干扰的同时提高了功率因数,且,反激变换模块在空载和轻载时工作 在跳周期模式,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在空载时不工作,因此能大大降低电 源适配器的空载损耗,以节约能源,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 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 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技术的目的、特 征与特点,应当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 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参阅图l,本技术具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电源适配器包括-EMI (电磁干扰)滤波器IO、整流模块20、 APFC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模块 30、反激变换模块40及输出模块50。 EMI滤波模块10与整流模块20电性连 接,整流模块20与APFC模块30电性连接,APFC模块30与反激变换模块40 电性连接,反激变换模块40与输出模块50电性连接。EMI (电磁干扰)滤波器10为LC滤波器,其输入端并联一安规电容 Cl,安规电容C1的后级依次串联两个共模滤波器LF1、 LF2。安规电容C1一 端连接共模滤波器LF1的第一脚,另一端连接共模滤波器LF1的第四脚,共 模滤波器LF1的第二脚接共模滤波器LF2的第一脚,共模滤波器LF1的第三 脚接共模滤波器LF2的第四脚,共模滤波器LF1的第二、三脚与输入整流模 块连接。该电容Cl容值不宜选择太大,否则会使功率因数值降低,但又不宜 选择太小,否则容易使EMI滤波模块10传导部分的前端频段超标准,本实用 新型选用了容量较小的0.1uF X2安规电容。与安规电容Cl串联的是两个共模 滤波器LF1、 LF2,为了弥补Cl的容值,将共模滤波器LF2 (两个绕组分 开)的感值加大至40mH以上。Cl和LF2的漏感(L, 一般为感值的5%)构 成差模滤波器(取截止频率Fc=l/ (2tiXLC1) =50KH,欧盟EMI标准 EN55022B的起扫频率为150KH),以抑制EMI传到部分的前端频段的幅值。 共模滤波器LF1 (500uH)主要抑制EMI后端较高频段的幅值,采用双绞并 绕(一根为三层绝缘线),以减小滤波器的分布电容导致的不良影响。整流模块20采用现有技术模块,这里不再赘述。APFC模块30包括一 APFC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变压器、一APFC控制 芯片及辅助控制电路。APFC变压器初级一端与整流模块20的输出端电性连 接,APFC变压器初级另一端连接一快恢复二极管D3,快恢复二极管D3的 另一端连接一热敏电阻NTC,热敏电阻NTC的另一端连接一电解电容C7, 电解电容C7另一端接地。热敏电阻NTC与快恢复二极管D3连接的一端还连接一二极管Dl, 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整流模块20的输出,二极管D1的负极 连接热敏电阻NTC。 二极管Dl在APFC变压器工作之前给电解电容C7充 电,防止APFC变压器因C7电压低,而通过较大的电流,导致磁芯饱和。 APFC控制芯片为L6561/2、 UCC38051或NCP1606芯片,APFC控制芯片第 三脚通过一电阻分压电路连接到整流模块20的输出端,电阻分压电路为两个 串联的电阻R3和R4,通过调整R3和R4的电阻比值使APFC控制芯片第三 脚得输入电压为0-3V之间;APFC控制芯片第一脚接一电阻分压电路的分压 点,该电阻分压电路也为两个串联的电阻R8和R9, R8的一端与R9的一端电 性连接,R8的另一端与APFC模块30输出电性连接,R9的另一端接地,该电 阻分压电路的分压点为R8和R9的连接点;APFC控制芯片第一脚与第二脚之 间连接一电容C5,电容C5两端并联一电容C4和电阻R6的串联电路,该电 容C5、电容C4、和电阻R6连接在APFC控制芯片第一脚与第二脚之间组成 一比例积分电路,以抑制高频干扰,提高稳定性;APFC控制芯片第五脚连 接一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APFC变压器次级的一端,APFC变压器 次级的另一端接地,APFC控制芯片第七脚连接一电阻R43, R43的另一端连 接开关元件Q1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模块、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反激变换模块及输出模块,整流模块与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电性连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与反激变换模块电性连接,反激变换模块与输出模块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党卫
申请(专利权)人:李党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