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门传递窗装置及传递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568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门传递窗装置及传递方法。所述三门传递窗装置包括传递窗主体、三扇门、互锁联动装置、外部门锁和紫外消毒装置。所述传递窗主体的三扇门通过互锁联动装置实现互锁,即同一时间只能打开一扇门,每扇门都有透明玻璃可以观察窗内物品,窗体内含有紫外线消毒可对传递的衣物、药物或者污物进行消毒。所述三门传递窗装置为相邻两个病房共用,用于在病房和外部传递物品;同一时间只能有一扇门被打开,由此避免两个门同时被打开,导致病房与病房以及病房与医护通道之间空气对流而引来传染传播危害。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医院基建成本,补足市场此类产品的形式。补足市场此类产品的形式。补足市场此类产品的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门传递窗装置及传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及设施。

技术介绍

[0002]病房与病房间的物品传递一般通过传递窗进行。传统的传递窗包括传送通道、设置在传送通道前后两端的前门和后门,操作过程为:打开前门或后门,将要传递的物品放入传送通道内,关闭前门或后门,然后进行消毒,再打开后门或前门,取出物品,最后再关闭后门或前门。在实际操作中,前门和后门之间需要有互锁装置,避免出现前门和后门同时打开的现象,导致病房与医护通道之间房空气对流,引来传染传播危害。
[0003]目前国内现有的传递窗都是双门形式,即一扇门对病房内一扇门对病房外。这样的传递窗形式只能是一个病房用一个传递窗(打开机构)。而国内大部分医院都是好几个病房并排一列。一个病房用一个传递窗的基建成本显然会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三门”设计的传递窗,应用于相邻两个病房,让两个并排的房间公用一个传递窗来实现物品的传递与消毒。机械互锁机制保障日常使用过程安全。
[0005]技术方案一:
[0006]一种三门传递窗装置,其特征在于,供两个相邻的病房公共使用,包括传递窗主体1、三扇门、互锁联动装置、外部门锁4和紫外消毒装置;所述传递窗主体1为框架通道结构体,沿医护通道嵌入两个相邻病房公共壁上,包括三个联通的通道,分别跨接两侧病房和前方医护通道;三个通道对应三扇门;所述外部门锁4设置三个,分别设置于三扇门外,所述互锁联动装置和外部门锁4协同工作实现三门互锁,同一时间只能开一扇门,每个外部门锁4为使用者选择打开所在门或者保持所在门关闭状态;所述传递窗主体1内部通过紫外消毒装置对所需要传递的物品进行紫外线消毒。
[0007]所述紫外消毒装置包括紫外线灯7、紫外线灯电路,所述紫外线灯7设置于传递窗主体1内部用于紫外线消毒传递物品,所述紫外线灯电路嵌入传递窗主体1上,三扇门上的外部门锁4操作对应的电路逻辑状态与所述互锁联动装置机械控制逻辑状态相协同。
[0008]所述紫外线灯电路共设有四个串联的开关,分别为紫外线灯开关和三个门锁开关;紫外线灯开关为紫外线消毒的总开关,通常由医护人员控制,正常情况下当病房有病人使用时紫外线灯开关为闭合状态;当紫外线灯开关断开时,紫外线消毒功能不启用;当紫外线灯开关闭合时,通过三个门锁开关协同实现紫外线消毒功能,具体工作过程为:当门通过外部门锁打开时,紫外线灯电路中对应的该门的门锁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紫外线消毒停止;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紫外线灯电路中对应的该门的门锁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当三扇门均关闭时,紫外线灯电路中三个门锁开关就均处于打开闭合状态,电路处于连通状态,此时紫外线消毒工作。
[0009]所述三扇门上的外部门锁4,包括锁舌头尖端;所述紫外线灯电路中门锁开关触点分别放在门上和锁舌头尖端之间,接触即接通,否则即断开。如此,机械锁住状态(对应门闭合状态),同步等同于电路开关的关闭状态;而机械锁的打开状态(对应门打开状态),同步等同于电路开关的打开状态。
[0010]所述的一种三门传递窗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通道分别设置有三扇门,为医护通道门1

1、病房一门1

2、病房二门1

3,病房一门1

2和病房二门1

3相对;三扇门都分别配置两个限位槽,分别与互锁联动装置相互配合。
[0011]所述的一种三门传递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联动装置包括六根连杆,为一对长直连杆、一对大弯角连杆和一对小弯角连杆,其布置方式为:长直连杆布置于相对设置的两侧病房门之间,大弯角连杆和小弯角连杆对称布置于医护通道门和两个病房门之间相邻位置;各个连杆一端带钩,通过钩与限位槽伸入/退出动作以实现锁定/解除两种状态;各个连杆另一端为自由端,三扇门在关闭状态分别与连杆自由端抵触;六根连杆与带限位槽的三扇门配合形成互锁机制,其中:
[0012]医护通道门打开状态下通过一对大弯角连杆端部的钩分别伸入两个病房门在近端处的限位槽;任一病房门打开状态下通过其一小弯角连杆端部的钩伸入医护通道门在近端处的限位槽,同时通过其一长直连杆端部的钩伸入另一病门在近端处的限位槽;对称的另一病房门打开状态下亦然;三门都关闭状态下,六根连杆端部的钩都处于限位槽外。
[0013]所述的一种三门传递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联动装置还包括销和弹簧,形成作动机构,其中弹簧用作能量转换;每根连杆中间设置有孔,采用销及孔成为连杆的转动支点,将连杆设计成杠杆;每根连杆的一端自由,而另一端的末尾设有直角转折段;所述直角转折端分为正侧和背侧,其正侧为弯钩用于与限位槽进行咬合,其背侧与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通过基座安装固定,且靠近限位槽;
[0014]当三扇门均在关闭状态时,连杆的自由端抵触门内侧,连杆的另一端压缩弹簧通过弹簧储能;当使用者通过外部锁打开其中一扇门时,之前与该门内侧抵触的连杆自由端解除束缚,因杠杆原理,弹簧开始释放能量并带动连杆的另一端转动;
[0015]所述连杆在销和弹簧的配合下,与限位槽实现内部锁锁定/解除功能:当弹簧处于释放状态时直角转折段正侧弯钩与近端的门的限位槽相咬合,从而该门被从内部锁定,该门无法通过其外部门锁打开;当弹簧被压缩时直角转折段与近端的门的限位槽相分离,当门的两个限位槽均与直角转折段相分离时,该门内部锁解除。
[0016]六根连杆,分别为连杆一2

1、连杆二2

2、连杆三2

3、连杆四2

4、连杆五2

5、连杆六2

6;六个销,分别为销一3

1、销二3

2、销三3

3、销四3

4、销五3

5、销六3

6;六个弹簧,分别为弹簧一6

1、弹簧二6

2、弹簧三6

3、弹簧四6

4、弹簧五6

5、弹簧六6

6;
[0017]其中,连杆一2

1和连杆二2

2为小弯角连杆,连杆一2

3和连杆二2

4为大弯角连杆,连杆一2

5和连杆二2

6为长直连杆;
[0018]连杆一2

1和连杆二2

2用于实现医护通道门1

1的内部锁功能;
[0019]连杆三2

3和连杆五2

5用于实现病房一门1

2的内部锁功能;
[0020]连杆四2

4和连杆六2

6用于实现病房二门1

3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门传递窗装置,其特征在于,供两个相邻的病房公共使用,包括传递窗主体(1)、三扇门、互锁联动装置、外部门锁(4)和紫外消毒装置;所述传递窗主体(1)为框架通道结构体,沿医护通道嵌入两个相邻病房公共壁上,包括三个联通的通道,分别跨接两侧病房和前方医护通道;三个通道对应三扇门;所述外部门锁(4)设置三个,分别设置于三扇门外,所述互锁联动装置和外部门锁(4)协同工作实现三门互锁,即同一时间只能开一扇门,每个外部门锁(4)为使用者选择打开所在门或者保持所在门关闭状态;所述传递窗主体(1)内部通过紫外消毒装置对所需要传递的物品进行紫外线消毒;所述紫外消毒装置包括紫外线灯7、紫外线灯电路,所述紫外线灯(7)设置于传递窗主体(1)内部用于紫外线消毒传递物品,所述紫外线灯电路嵌入传递窗主体(1)上,三扇门上的外部门锁(4)操作对应的电路逻辑状态与所述互锁联动装置机械控制逻辑状态相协同;所述紫外线灯电路共设有四个串联的开关,分别为紫外线灯开关和三个门锁开关;紫外线灯开关为紫外线消毒的总开关,通常由医护人员控制,正常情况下当病房有病人使用时紫外线灯开关为闭合状态;当紫外线灯开关断开时,紫外线消毒功能不启用;当紫外线灯开关闭合时,通过三个门锁开关协同实现紫外线消毒功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门传递窗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通道分别对应三扇门,为医护通道门(1

1)、病房一门(1

2)、病房二门(1

3),病房一门(1

2)和病房二门(1

3)相对;三扇门都分别配置两个限位槽,分别与互锁联动装置相互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门传递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联动装置包括六根连杆,为一对长直连杆、一对大弯角连杆和一对小弯角连杆,其布置方式为:长直连杆布置于相对设置的两侧病房门之间,大弯角连杆和小弯角连杆对称布置于医护通道门和两个病房门之间相邻位置;各个连杆一端带钩,通过钩与限位槽伸入/退出动作以实现锁定/解除两种状态;各个连杆另一端为自由端,三扇门在关闭状态分别与连杆自由端抵触;六根连杆与带限位槽的三扇门配合形成互锁机制,其中:医护通道门打开状态下通过一对大弯角连杆端部的钩分别伸入两个病房门在近端处的限位槽;任一病房门打开状态下通过其一小弯角连杆端部的钩伸入医护通道门在近端处的限位槽,同时通过其一长直连杆端部的钩伸入另一病门在近端处的限位槽;对称的另一病房门打开状态下亦然;三门都关闭状态下,六根连杆端部的钩都处于限位槽外。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门传递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联动装置还包括销和弹簧,形成作动机构,其中弹簧用作能量转换;每根连杆中间设置有孔,采用销及孔成为连杆的转动支点,将连杆设计成杠杆;每根连杆的一端自由,而另一端的末尾设有直角转折段;所述直角转折端分为正侧和背侧,其正侧为弯钩用于与限位槽进行咬合,其背侧与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通过基座安装固定,且靠近限位槽;当三扇门均在关闭状态时,连杆的自由端抵触门内侧,连杆的另一端压缩弹簧通过弹簧储能;当使用者通过外部锁打开其中一扇门时,之前与该门内侧抵触的连杆自由端解除束缚,因杠杆原理,弹簧开始释放能量并带动连杆的另一端转动;所述连杆在销和弹簧的配合下,通过正侧弯钩与限位槽伸入/退出动作以实现内部锁
锁定/解除功能:当弹簧处于释放状态时直角转折段正侧弯钩与近端的门的限位槽相咬合,从而该门被从内部锁定,该门无法通过其外部门锁打开;当弹簧被压缩时直角转折段与近端的门的限位槽相分离,当门的两个限位槽均与直角转折段相分离时,该门内部锁解除。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门传递窗装置,其特征在于,六根连杆,分别为连杆一(2

1)、连杆二(2

2)、连杆三(2

3)、连杆四(2

4)、连杆五(2

5)、连杆六(2

6);六个销,分别为销一(3

1)、销二(3

2)、销三(3

3)、销四(3

4)、销五(3

5)、销六(3

6);六个弹簧,分别为弹簧一(6

1)、弹簧二(6

2)、弹簧三(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俊余宵辉丛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强固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